中醫學的發展始終與易學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所以人們常說“醫易同源”,或曰“醫源於易”。我們說,醫易不但同源,而且同流,請大家翻開中醫醫學史看看,中藥學的每個重要發展時期的中醫名家明著,無不是伴隨着易學而誕生的。
中醫典籍《內經》、《傷寒論》都有河圖洛書及八卦。隋唐之際,楊上善在《黃帝內經太素》中,闡發太易生萬物的思想,用十二消息卦闡述醫理。孫思邈對醫者更是明確提出“周易、六壬,並須精熟,如此乃得大醫”(《千金要方·大醫習業》)。王冰則用易學方法注釋《素問》,更是人人皆知的事。
金元四大家,劉河間、張子和的離火論,李東垣的太極坤土論,朱丹溪的相火論,都以易學理論闡發自己的醫學思想,從而發展了中醫理論。
到了明代,出生了一位接觸的大醫學家張景嶽,他作《醫易義》一文,全面深入地闡發了醫易相同的特點。認為“《易》具醫之理,醫得《易》之用”,“醫易相通,理無二致”。強調“醫不可以無易,易不可以無醫,設能兼而有之,則易之變化出乎天,醫之運用由乎我,運一尋之木,轉萬斛之舟,撥一寸之機,發千均之弩。”張氏不但用醫易之理闡發生理病理,還論述臨床施治及組方用藥,甚至於養生。
清代著名的溫病大家葉天士運用易理,制瀉南火補北水、滋陰潛陰諸法。吳鞠通則用易理解釋病機,制訂“調濟水火”、“協力陰陽”、“運坤陰”、“承乾健”、“鎮震母”等治法。其他如章楠作《醫門棒喝·論易理》、邵同珍作《醫易一理》、唐宗海作《醫易通說》等等,無不是用易理髮展了中醫科學。
至於歷代的命門學說,更是在醫易、水火理論滋養下成長壯大的,就不一一細說了。
那麼到了21世紀,易學還能不能推動中醫學的發展呢?還能不能與易學相結合呢?我們的回答是肯定的,一定能。下來就是我們的研究成果。
《內經》說“少陰之上,相火主之”,標本皆陽,是為純陽,配應乾卦。又說“太陰之上,濕氣主之”,“標本皆陰,是為純陰,配應坤卦。乾坤合之謂太極,分之謂兩儀。其餘太陽(配心)、陽明(配肺)、少陰(配腎)、厥陰(配肝)為四象。從而建立了《中醫外感三部六經說》系統,有專家在審讀此書時說,此說是對《傷寒論》理論的發展。在此基礎上,我們進一步根據成無己用五運六氣註解《傷寒論》的思維方法去研究《傷寒論》,寫成《五運六氣臨床應用大觀》一書,將三部六經說提高到五運六氣學說的高度,建立了根據人出生時間的診斷治療疾病的方法。再進一步研究,將三部六經說從外感擴大到內傷,建立了《中醫太極醫學》體系,至此使中醫太極三部六經說成為一個的完整的理法方藥體系,既可用於外感病,也可用於內傷病。辯證突出水火,即寒熱兩綱,其餘表裏、陰陽、虛實六綱從之。治療從燥濕下手。用之臨床,簡捷而效如桴鼓相應。由此看,易學是促進了中醫理論的發展,還是阻礙了中醫理論的發展,不是很清楚了嗎?現在的中醫沒有幾個人學習易學了,中醫現狀堪憂啊!

萬靈風水修復綜合派. 萬靈風水堂{許少鋒QQ595578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