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龍脈是古代山水畫的生命線

 龍脈,本是風水學術語,卻出現在古代畫論中。大自然山水有龍脈,古代山水畫中也有龍脈。畫中的龍脈往往變化多端,忽隱忽現,難以察覺,仿如隱藏在畫面中的一條活潑的生命線。古代優秀作品之所以充滿生機、氣勢雄偉,就是因為畫出了這條生命線。



 

    石濤《雪景山水圖》

 

  如果仔細觀察古代經典山水畫,會發現山與山之間氣勢連貫,充滿生機,並且開合有度,主次分明,起伏飛動,雲水穿梭,彷彿有一條生命線隱藏於畫面之中。這條暗藏的生命線,就是畫中“龍脈”的律動。

  龍脈,本是風水學的術語。而脈的本義是血管,《黃帝內經素問·脈要精微論》稱:“夫脈者,血之府也。”后引申為事物的連貫性。《國語·周上》將“脈”與“土”聯繫起來,稱土壤開凍為“脈發”,如人身脈動。“地脈”一詞出自《史記·蒙恬列傳》,秦二世派使者殺蒙恬,蒙恬在吞葯自殺前說:“恬罪固當死矣。起臨洮屬之遼東,城塹萬餘里,此其中不能無絕地脈,此乃恬之罪也。”他把自己的死歸罪於築長城切斷地脈。《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也稱:“行到名山大澤,召其神而問之山川脈理。”可見,早在風水學出現之前,古代先民就習慣稱山川之間的聯繫為脈。

  直呼山脈為龍脈

  風水學之所以稱山脈為龍脈,乃因傳說中的龍變化莫測,忽隱忽現,忽大忽小,忽東忽西,忽而潛藏深淵,忽而飛騰雲霄,忽而現首不現尾,忽而興雲而布雨。而山脈也是一樣,踴躍奔騰,聚散無定,或起或伏,或高或低,或轉或折,或逶迤千里,或分支側出,或穿田過水,或截斷而另起。龍不易令人全見,而山脈過峽處也有“掩護”,難以察覺。龍有須角頸眼,山脈也往往像龍之形。古人覺得山脈與龍無一不相類似,故直呼山脈為龍脈。

  山脈有大有小,有長有短。風水學認為辨龍如辨樹,要先分枝幹,樹榦像大龍,枝葉像小龍,樹身大者,枝葉必繁,樹身小者,枝葉也有相對少些。所以龍脈有大幹龍、小干龍、大枝龍、小枝龍之別。山脈有來源出處,看龍脈要先審定山脈的祖山。祖山有遠祖、太祖、少祖之分。風水學認為昆崙山是我國山脈的總源頭,稱為遠祖,而昆崙山分出的大幹龍則為太祖,太祖分出的中干龍則為少祖,少祖分出的小干龍或枝龍則為祖山,陰陽宅所靠之山為父母山。

  作為畫家,“外師造化”,行萬里路是創作山水畫的基本功,要畫出山川的精神氣勢,必須先飽覽天下名山大川,摸清山川的來龍去脈,搜盡奇峰打草稿,才能“中得心源”,意在筆先,下筆如有神助。自然界有千變萬化的龍脈,山水畫當然也要把它表現出來。因此,古代畫家把風水學說中的龍脈概念納入到創作理論裡面,並在創作實踐中不斷探索龍脈的畫法。

  古法雖備 未經標出

  早在東晉,顧愷之已提出畫山要“使勢蜿蜒如龍”;南北朝梁元帝蕭繹提出畫山要“首尾相顧,項腹相迎”;唐代畫家王維提出畫山要分主賓遠近,“主峰最宜高聳,客山須是奔趨”;五代畫家關仝、荊浩畫山也是先定賓主;宋代畫家董源、李成、范寬、郭熙等對龍脈的認識更上一層樓,畫面中的龍脈清晰可見,只是沒有將龍脈一詞運用于山水畫論中而已。所以清代畫家王原祈說:“畫中龍脈開合起伏,古法雖備,未經標出。”

  元明時期,黃公望、沈周等畫家雖掌握畫龍脈的“古法”,但都秘而不宣。直至清代,王原祈才道出了其中的奧秘,他在《雨窗漫筆》中說:“不參體用二字,學者終無入手處。龍脈為畫中氣勢,源頭有斜有正,有深有碎,有斷有續,有隱有現,謂之體也。開合從高至下,賓主歷然,有時高聳,有時平修欹側,照應山頭、山腹、山足,銖兩悉稱者,謂之用也。若知有龍脈,而不辨開合起伏,必至拘索失勢。各有開合起伏,而不本龍脈,是謂顧子失母。故強扭龍脈則生病;開合逼塞淺露則生病;起伏呆重漏缺則生病。且通幅有開合,分股中亦有開合,通幅有起伏,分股中亦有起伏。尤妙在過接映帶間,制其有餘,補其不足,使龍之斜正、渾碎、隱現、斷續,活潑潑地於其中,方為真畫,如能從此參透,則小塊積成大塊,焉有不臻妙境者乎?”

  王原祁說得對,如果只知道有龍脈而不辨開合起伏,畫面便失去氣勢,因為畫出的龍是死龍而不是活龍,風水學認為龍脈起伏多變、生動活潑者方為好龍,粗笨硬直、起伏呆重者為死龍病龍。另外,龍脈的源頭為祖,如果不把本源畫出來,無論主峰如何突出,也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王原祈形容這種情況為“顧子失母”。一幅好的山水畫,妙就妙在生動地表現出山的來龍去脈、開合起伏和變化多端的形態,王原祈認為這就是“古法”。

  胸有“龍脈” 然後落筆

  後來,王原祈的弟子唐岱繼續對如何表現畫中龍脈進行探討,他說:“山主靜,畫山亦要沉靜。立稿時須凝神澄慮,存想主山從何處起,布置穿插,先有成見,然後落筆,使主山來龍起伏有環抱,客山朝揖相隨,陰陽向背,俱各分明。主峰之脅,傍起者為分龍之脈,右聳者左舒,左結者右伸。”又說:“畫遠山,遠則低,近則高,但不可越出主山,以損氣勢。用一層,用二層,襯靠近山,並以有情為妙。”所謂“有情”,是指主山周圍的客山朝向主山。從唐岱的論述可以了解到,他在創作時是先有“成見”,然後落筆。在下筆之前,一條條活潑生動的龍脈,早已在他的腦海中踴躍飛騰。 來源: 廣州日報 作者: 鍾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