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風水寶地吸引遊人 千年古村 鐫刻別樣歷史

千年風水寶地吸引遊人 千年古村 鐫刻別樣歷史


 


    村博物館內的農具藏品

 

  走進蜀鄉傳統村落

  入選村落:閬中市天宮鄉天宮院村

  入選理由:在榮獲“中國傳統村落”殊榮前,天宮院村早已將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的名號收入囊中。該山村不僅擁有國家級4A景區——天宮院風水文化景區,還擁有全省首個村級農耕文化博物館。而當地現存的不少民居仍保有的竹篾泥牆、青瓦蓋頂的川北民居風格,也讓這個千年村落流淌着別樣風情。

  村落印象一 千年風水寶地吸引遊人

  談及天宮院村的奇與妙,有一個詞與之息息相關,那就是——風水。

  相傳唐朝時,易學大師袁天罡奉聖命布龍脈。他在閬中西南方向的龍山發現王氣,選擇在當地住下。而這個龍山就位於如今的天宮院村。袁天罡在此地過世后數年,另一位唐朝易學大師李淳風也來到天宮院村定居,最終也葬在當地。後人為紀念這二人,便興建了天宮院。後來天宮院村漸成為久負盛名的風水文化盛地。

  如今位於村中心的天宮院始建於唐朝,后經戰火洗禮於明末清初重建。據天宮鄉黨委副書記王毅介紹,閬中市自2008年起投資億元打造天宮院風水文化景區,2010年該景區成功入選為國家級4A景區。

  在天宮院中,有一張極具風水文化魅力的“推背圖”,相傳系袁天罡、李淳風生前所制;在天宮院門口,建起了一個直徑33米的羅盤廣場,遊客可通過羅盤正中的轉移預測當日運勢……這些東西都為天宮院村的歷史和文化蒙上一層神秘面紗,並吸引了一批批遠道而來的客人,在此感受別樣的風水文化。


    天宮院風水文化景區遊人如織

  村落印象二 全省首個村級農耕文化博物館

  漢代的馬槽、陶器、五朱磚;清代酒壺、墨硯;民國的馬燈、蠟匣,還有過去農業生產常用到的犁頭、糞篼子、牛嘴籠、枷擔子等……在天宮院村的老街上,有一個60多平米的房子特別引人矚目。這是全省首個村級農耕文化博物館,裡面陳列着來自天宮院村普通農家數代傳下來的200多件藏品。

  “每一件藏品在收集時背後都有一個故事。”天宮院村村支 書羅勇告訴記者,該村自2012年8月起開始建這個博物館,並收集各類藏品。如博物館裡的一個提篼,是過去農民用於趕場的,從該村九十多歲的陳元秀老人家裡收集而來。從陳元秀老人那裡得知,這個看似不起眼的提篼,其實是從老人的父輩傳下來的,迄今至少都有130多年的歷史。

  “建這個村級博物館,一方面是為了好好傳承農耕文化,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把村裡的大事和歷史記錄下來,為子孫後代留一份文化遺產。”羅勇說,博物館中展出的所有藏品均來自當地農民家裡,像犁頭、牛嘴籠這類農具在農村並不鮮見,可隨着當今農村生活的日益改善,這類具有紀念價值的物件被人們隨意丟棄和損壞。而隨着越來越多的農村青年進城打工,他們對於傳統農具和生活用品已經不大認識,所以辦起這樣的一個博物館,有助於年青一代了解農村生活。

  村落印象三 川北民居風格濃郁

  漫步在天宮院村,可以看到目前全村都在以天宮院風水文化景區為核心,進行配套建設。而無論是村主街兩旁才建的新樓,還是一旁山丘間積年的農戶老居,都帶有典型的川北民居風格——木架木樓、竹篾泥牆、青瓦蓋頂、一樓一底。“目前我們村正在積極打造500米的步行街,計劃今年完工,就是採用的川北民居風格。”羅勇說。

  天宮院村六組村民蒲明春的家距離主街僅數十米,房子是1992年翻新重建的。木質結構的兩層小樓門口有着一米多寬的屋檐,並以直徑數十厘米的柱子形成支撐。柱基為幾個形狀,花式各不相同的石墩,上面或雕以龍鳳,或刻有獅虎。而這些石墩可謂是蒲明春家裡年代最久的物件。

  “早在我爺爺輩兒的時候這些石墩就有了。據他們說這也是祖輩傳下來的。這些年家裡房子翻修了很多次,這些石墩也跟着從一處挪到另一處。”蒲明春說。

  在天宮院村記者見到,像這樣的石墩幾乎家家農戶都有,它們和風水文化、農耕文化一同鐫刻在了當地傳統文化的歷史記憶中。

  後記

  傳承保護不可偏廢

  “和很多古村落相比,天宮院村近年來通過我市的積極打造建立起了國家級4A級景區,發展現狀也許優於很多古村落,但客觀上也決定了當地傳統文化的傳承保護與產業發展更加緊密。”閬中文化旅遊局局長宋海全告訴記者,由於天宮院的存在讓天宮院村在傳統文化的固有物態留存上具有天然優勢,為當地旅遊業發展提供了先天條件。

  但作為當地最有特點的風水文化,長期以來人們對其具有一定的認識偏差,需要在產業發展中予以正確引導,同時與當地鄉土文物建築相輔相成的民俗文化,其存在也借力於固有文化物態的開放和利用,也有助於當地旅遊產業的發展,所以對他們的傳承和保護也不可偏廢。“目前在天宮院村,成立了專門的民俗文化表演隊、腰鼓隊,並定期會進行大型祭拜、遊行活動。這也是我們目前對於當地傳統文化傳承保護的一個方式。”宋海全說。( 記者 劉佳 特約記者 張曉東 實習生 鄧玉倫 四川農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