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嗎?《周易》被儒家尊為“群經之首”,被西方人稱之為東方神秘主義的巨著;《周易》被道家尊為“三玄之一”,是中國歷史上最早最重要的典籍之一;《周易》堪稱我國文化的源頭;《周易》文化反映了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是中國歷史上最早最偉大的第一部經典,它是中國先祖們創造的中華文明的精神成果,是中國勞動人民社會實踐活動的智慧結晶……
《史記-太史公自序》中有記載:“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安陽是周易的發源地,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應該為此感到驕傲。可什麼是《周易》?《周易》中講的是什麼內容?您對《周易》又了解多少……讓我們帶着這些問題,一同翻閱資料尋找答案,一同來揭開周易文化的神秘面紗,走近周易、了解周易。
源於安陽影響世界的巨典
人類祖先歷經數代把瞬息萬變的事物歸納成可以運用的規律,經數千上萬年的不斷實踐,一代一代人的補充發展,成為公共認可的易學。人類祖先進入新石器時期,已經有了彩陶和網罟、結繩記事等文明初萌。後來,伏曦氏得《河圖》始畫八卦,以另一種更為簡明方便的符號代替了結繩記事符號。古代有三易,即夏為《連山易》,商為《歸藏易》,周為《周易》。
周文王生於歧山之下,姓姬名昌。姬昌自青少年時來到了殷商都城,學習政治,軍事和文化,姬昌精通甲骨文,諳熟《歸藏易》。82歲的姬昌彼殷商紂王軟禁於殷都南15公里的麥里城。姬昌滿懷悲憤,但又不露怒色,只好忍氣吞聲地在麥里城畫地為牢中度過七年囚禁生活。姬昌雖身陷囹圄,但胸懷寬廣,自強不息,結合自己一生成功的經驗和教訓,同時總結《連山易》、《歸藏易》,汲取精華,去其糟粕,傾畢生精力,克服許多難以想象的困難,演繹出新的六十四卦,並為每一卦撰寫了卦辭。其後,他的兒子周公又為三百八十四艾撰寫了交辭。自此,卦形便有了文字,圖文兼得,象意參照,為《周易》的成書奠定了基礎。孔子從五十歲開始虔心研習《周易》,串連竹簡的牛皮繩三次磨斷。孔子對卦辭和曼辭又作了進一步的詮釋和發揮,撰寫了幾萬言的解讀文字。后經歷代哲人賢士的研究開發,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周易文化。成為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
隨着漢文化對外影響加大,中國易學在元初傳到阿拉伯世界,同時在朝鮮、日本和越南等東亞、東南亞國家得到了充分地發展。《周易》逐漸發展成為一部影響亞洲人思維方式的經典巨著。“世界之易學”時代是由歐洲傳教士開啟的,至明清時期,以意大利傳教士利馬竇、法國傳教士金尼格、德國傳教士衛禮賢向西方世界介紹了包括《周易》在內的中國文化典籍,把易學的影響擴大到世界範圍。在近三百年的時間裡,眾多的西方漢學家為傳播易學做出了大量的貢獻,奠定了易學世界化的堅實基礎。
涵蓋萬物博大精深的六十四卦
《周易》一書由兩部分組成,即《易經》和《易傳》。所謂《經》是解釋《易》的,也就是解釋《易》的文字謂”經”;解釋《易經》的文字謂《易傳》。《易傳》是孔門弟子對《周易》經文的註解和對筮占原理、功用等方面的論述,由十篇著作組成,即《彖傳》、《文言》、《繫辭》、《說卦》、《序卦》、《雜卦》等組成,也稱《十翼》。
《周易》所反映的陰陽對立統一的規律是人類社會、自然界發展的普遍規律,因此又是說《周易》的內容含蓋了世界萬物,博大精深。《周易》一書的內容主要是象、數、理、辭四大部分。象,即六十四卦符號,六十四卦即六十四個符號,表示事物發展的規律,反覆循環,永無止境。數,即指術數,指易卦演變的程序,反映事物的吉凶禍福。理,主要指天地自然,萬事萬物發展的規律,即一陰一陽之為道,生生不息的道理,主要是從象和數中升華。辭,即六十四卦的卦辭和三百八十六交的交辭,也即《易經》的文字部分。用來說明卦義和艾義,反映卦與卦之間的關係和每交的意義。
六十四卦反映了自然界陰陽對立的發展規律,構築了人們認識宇宙和社會的框架,是人們認識世界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易經》有三個基本的要點:一、變易:《易》所說明的宇宙事物,是必變的,也就是說,天地間萬事萬物,沒存不變的。但這個變,是漸變而不是突變,《易》是否定突變的,因為一切突變的事情,實際上,內部的變化已由來久矣。二、不易:在一切的必變之中,有一種絕對不變的本體,這就是形而上的道理,在西方的宗教呼之為上帝,佛教稱之為佛,老子無以名之稱它為道,也有人稱它為”一團漆黑”。不論其名如何,所代表的是不變的本體。三、簡易:《易》是歸納法,將宇宙間的現象與人事,歸而納之為極簡單的必然之理,稱為簡易。
推動自然科學進步
《周易》“盡宇宙之妙,通天人之際”的科學思維和宇宙觀揭示了自然現象的辨證規律。近現代一些重大自然科學進展,都與《周易》的思想有着密切聯繫,而《周易》的一些基本理論範疇,如“太極”,“陰陽”、“八卦”、“五行”等都已得到有確鑿依據的解釋,它揭示宏觀宇宙和微觀世界的許多基本觀點被現代自然科學所驗證,以《周易》為代表的整體自然觀,給予自然科學家以重要的思想啟迪,使科學家從《周易》的樸素辯證法思想中,抽引和演繹出一些具有辨證思維的數理模式,推動了科學的發展。
《周易》文化與數學與電腦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聯繫。八卦圖在古代人類社會活動及其實踐中的充分運用,
逐漸形成了一套較完整的預測學體系。其中,蘊含著近現代模糊論、概率論、數論以及信息論等科學原理,陰陽圖更包涵着數學科學的解析原理。德國著名的數學家萊布尼茲在接觸到《周易》后,開始了0與1的二進制思考,並建立了二進制的表示及運算方法,從而跨過了電腦的門檻。
常言說”醫易相通”,易經”托物以明義,用小以喻大”的直覺思維模式以及由此發生的理論模式,直接影響着中醫學的理論思維。貫穿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一書始終的陰陽學說,直接來源於《周易》。許多現代生物科學的最新進展與《易經》“卦有着驚人的對應關係。 此外,據統計,上世紀60年代以來,世界上重大科研成果共有14項,其中12項皆與《周易》在原理上相通。
影響世界哲學發展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周易》的一個重要思想。《周易》把天地人視為一個整體。天道、人道、地道,講的是天地人的發展規律,即三才之道。人的行為正確與否,要看是否與天地之道相合,人可以認識自然,但不能改變自然的規律。人只能適應自然,以變應變,唯變所適,遵循自然規律,發揮人的主動性。同時,人要效法自然規律,發揮人的能動性。人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人類如果不遵循自然規律,將會發生人為的自然災害。
《周易》是哲學,這在我國哲學界普遍認同。在《周易》中闡述了一些重要的哲學觀點。比如“一陰一陽之謂易”的對立統一觀點;“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一分為二”的觀點;“生生不息”、“變動不居”的變化觀點等,為中國哲學思想的形成起到了奠基作用。
《周易》的哲學思想不僅在我國哲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對世界哲學史的發展也有重要的影響。德國古典哲學大師黑格爾在其《哲學史講演錄》中認為,中國的哲學是”易經哲學”,他受易經的啟發,發明了著名的正反合邏輯定理,後來發展成唯物辯證法。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曾說:”十九世紀是英國人的世紀,二十世紀是美國人的世紀,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因為 “中國的基本理論是陰陽”。
彙集最早管理思想
專家指出,中國最早的管理思想就見之於《周易》,遠在周朝初期,就把陰陽用在國家管理上,《尚書?周官》言:”論道經邦,曼理洲陽”,把陰陽調理好了,作為管理國家的最高準則。
20世紀80年代發展起來的”管理易”,把易經思想運用於管理科學,推進了管理科學的發展。1991年10月在安陽舉行的《周易與現代化國際學術討論會》上,周易與現代管理科學成為討論會的重要主題,也成為這次會議的主要成果。”管理易“作為一個學說模型已經基本形成。丁善熬教授概括了《周易》中與現代管理相關的原則,北京周易研究會會長周止禮教授、信息工程大學吳鐵鑄教授、楊宏聲、徐宏達、張超等多位學者,以及《決策理論與實踐》等刊物都對”管理易”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貢獻。
軍事理論的源頭
周易文化的哲學原理,也是軍事理論學說的源頭和基礎。我國最早的“孫子兵法”經典文獻,就是以“周易”文化為理論基礎。“易”?繫辭“中”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與孫子兵法中天者,陰陽,寒暑。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的理論密切相關。“易?繫辭”中"知崇禮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矣。與孫子兵法中"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的理論也是密切相關。
軍事家諸葛亮的草船借箭,火燒戰船,就是用的"周易"天有四時和風雨的原理。《周易》六十四卦中“師卦”,就是專門研究論述出師打仗的,上坤代表大地,下坎代表險,易理是大地被外入侵略,出現了戰爭性災難時,戰爭的勝敗,代表着大家的共同利益,人人有責。“國強則民富,國破則民亡”。毛澤東主席根據這一原理,創立了全民皆兵的人民戰爭思想,說“真正的銅牆鐵壁……是千百萬真心擁護革命的群眾,這是真正的銅牆鐵壁,什麼力量也打不破的。”毛澤東主席依據“師卦”六五交辭田有禽,利執言,無咎。“戰爭是敵人強行挑起的,不得不應對必然會勝利的原理,提出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是正義戰爭。領導全國人民,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美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反動派,解放了全中國。
最早的生態環境學
《易》曰:“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順應天而應乎人”“與天地合其德,以日月合其明,以四時合其序,以鬼神合其吉凶”。講的是大自然及其與人關係的規律。也是建築環境學的理論基礎。武漢大學唐明邦教授講:周易建築環境文化,在建築學中有其特殊側價值,它集天文、地理、建築為一體,全面探討建築布局、空間分割、方位確定、陪襯特設施等問題,蘊涵著東方審美意識,同建築工程學雖大異其趣,卻相得益彰。
建築環境學對建築工程的作用,主要在考慮如何合理布局,使建築物對人的生理、心理產生良性影響。它由古代神秘文化演變而來,至今有着特殊研究價值,不可以迷信視之。周易建築環境學是以研究居室的自然環境對人的身心影響為中心,可稱之為人類最早的生態環境學。
周易建築環境學遵循《周易》思想,肯定大自然是人類的母親。《易傳》強調,人的思想、行為當與天體運動、自然變化相一致,只有順應自然人類才有幸福。建築環境學古稱”堪輿”,許慎云:”堪,天道也,輿,地道也。”表明堪輿是講求天體運動和地理變化的統一之道,亦即人如何選擇山川形勢以適應天象變化。堪輿學是以天人統一學說為理論基礎,離開天人統一學說,堪輿學將失去靈魂。這些中國傳統的建築理論,蘊含著合理內核,值得深入探討,不可等閑視之。《周易》思維模式,簡稱太極思維,乃東方思維的精華。太極思維注重整體,講究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繫,全面考察事物的對稱、互補、序列演變,然後作出整體綜合評價。堪輿學汲取太極思維的優點,加以巧妙運用,在堪輿過程中,以整體思維為指導,密切觀察山川形勢是否陰陽對稱互補,達到整體平衡。目的在於營造足以令人身心舒適、視野開闊、生意盎然的最佳生態地理環境。總之,營造一種時空統一,“藏風聚氣”,使人身心康泰的最佳生態地理環境。
您知道嗎?《周易》被儒家尊為“群經之首”,被西方人稱之為東方神秘主義的巨著;《周易》被道家尊為“三玄之一”,是中國歷史上最早最重要的典籍之一;《周易》堪稱我國文化的源頭;《周易》文化反映了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是中國歷史上最早最偉大的第一部經典,它是中國先祖們創造的中華文明的精神成果,是中國勞動人民社會實踐活動的智慧結晶……
《史記-太史公自序》中有記載:“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安陽是周易的發源地,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應該為此感到驕傲。可什麼是《周易》?《周易》中講的是什麼內容?您對《周易》又了解多少……讓我們帶着這些問題,一同翻閱資料尋找答案,一同來揭開周易文化的神秘面紗,走近周易、了解周易。
源於安陽影響世界的巨典
人類祖先歷經數代把瞬息萬變的事物歸納成可以運用的規律,經數千上萬年的不斷實踐,一代一代人的補充發展,成為公共認可的易學。人類祖先進入新石器時期,已經有了彩陶和網罟、結繩記事等文明初萌。後來,伏曦氏得《河圖》始畫八卦,以另一種更為簡明方便的符號代替了結繩記事符號。古代有三易,即夏為《連山易》,商為《歸藏易》,周為《周易》。
周文王生於歧山之下,姓姬名昌。姬昌自青少年時來到了殷商都城,學習政治,軍事和文化,姬昌精通甲骨文,諳熟《歸藏易》。82歲的姬昌彼殷商紂王軟禁於殷都南15公里的麥里城。姬昌滿懷悲憤,但又不露怒色,只好忍氣吞聲地在麥里城畫地為牢中度過七年囚禁生活。姬昌雖身陷囹圄,但胸懷寬廣,自強不息,結合自己一生成功的經驗和教訓,同時總結《連山易》、《歸藏易》,汲取精華,去其糟粕,傾畢生精力,克服許多難以想象的困難,演繹出新的六十四卦,並為每一卦撰寫了卦辭。其後,他的兒子周公又為三百八十四艾撰寫了交辭。自此,卦形便有了文字,圖文兼得,象意參照,為《周易》的成書奠定了基礎。孔子從五十歲開始虔心研習《周易》,串連竹簡的牛皮繩三次磨斷。孔子對卦辭和曼辭又作了進一步的詮釋和發揮,撰寫了幾萬言的解讀文字。后經歷代哲人賢士的研究開發,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周易文化。成為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
隨着漢文化對外影響加大,中國易學在元初傳到阿拉伯世界,同時在朝鮮、日本和越南等東亞、東南亞國家得到了充分地發展。《周易》逐漸發展成為一部影響亞洲人思維方式的經典巨著。“世界之易學”時代是由歐洲傳教士開啟的,至明清時期,以意大利傳教士利馬竇、法國傳教士金尼格、德國傳教士衛禮賢向西方世界介紹了包括《周易》在內的中國文化典籍,把易學的影響擴大到世界範圍。在近三百年的時間裡,眾多的西方漢學家為傳播易學做出了大量的貢獻,奠定了易學世界化的堅實基礎。
涵蓋萬物博大精深的六十四卦
《周易》一書由兩部分組成,即《易經》和《易傳》。所謂《經》是解釋《易》的,也就是解釋《易》的文字謂”經”;解釋《易經》的文字謂《易傳》。《易傳》是孔門弟子對《周易》經文的註解和對筮占原理、功用等方面的論述,由十篇著作組成,即《彖傳》、《文言》、《繫辭》、《說卦》、《序卦》、《雜卦》等組成,也稱《十翼》。
《周易》所反映的陰陽對立統一的規律是人類社會、自然界發展的普遍規律,因此又是說《周易》的內容含蓋了世界萬物,博大精深。《周易》一書的內容主要是象、數、理、辭四大部分。象,即六十四卦符號,六十四卦即六十四個符號,表示事物發展的規律,反覆循環,永無止境。數,即指術數,指易卦演變的程序,反映事物的吉凶禍福。理,主要指天地自然,萬事萬物發展的規律,即一陰一陽之為道,生生不息的道理,主要是從象和數中升華。辭,即六十四卦的卦辭和三百八十六交的交辭,也即《易經》的文字部分。用來說明卦義和艾義,反映卦與卦之間的關係和每交的意義。
六十四卦反映了自然界陰陽對立的發展規律,構築了人們認識宇宙和社會的框架,是人們認識世界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易經》有三個基本的要點:一、變易:《易》所說明的宇宙事物,是必變的,也就是說,天地間萬事萬物,沒存不變的。但這個變,是漸變而不是突變,《易》是否定突變的,因為一切突變的事情,實際上,內部的變化已由來久矣。二、不易:在一切的必變之中,有一種絕對不變的本體,這就是形而上的道理,在西方的宗教呼之為上帝,佛教稱之為佛,老子無以名之稱它為道,也有人稱它為”一團漆黑”。不論其名如何,所代表的是不變的本體。三、簡易:《易》是歸納法,將宇宙間的現象與人事,歸而納之為極簡單的必然之理,稱為簡易。
推動自然科學進步
《周易》“盡宇宙之妙,通天人之際”的科學思維和宇宙觀揭示了自然現象的辨證規律。近現代一些重大自然科學進展,都與《周易》的思想有着密切聯繫,而《周易》的一些基本理論範疇,如“太極”,“陰陽”、“八卦”、“五行”等都已得到有確鑿依據的解釋,它揭示宏觀宇宙和微觀世界的許多基本觀點被現代自然科學所驗證,以《周易》為代表的整體自然觀,給予自然科學家以重要的思想啟迪,使科學家從《周易》的樸素辯證法思想中,抽引和演繹出一些具有辨證思維的數理模式,推動了科學的發展。
《周易》文化與數學與電腦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聯繫。八卦圖在古代人類社會活動及其實踐中的充分運用,逐漸形成了一套較完整的預測學體系。其中,蘊含著近現代模糊論、概率論、數論以及信息論等科學原理,陰陽圖更包涵着數學科學的解析原理。德國著名的數學家萊布尼茲在接觸到《周易》后,開始了0與1的二進制思考,並建立了二進制的表示及運算方法,從而跨過了電腦的門檻。
常言說”醫易相通”,易經”托物以明義,用小以喻大”的直覺思維模式以及由此發生的理論模式,直接影響着中醫學的理論思維。貫穿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一書始終的陰陽學說,直接來源於《周易》。許多現代生物科學的最新進展與《易經》“卦有着驚人的對應關係。 此外,據統計,上世紀60年代以來,世界上重大科研成果共有14項,其中12項皆與《周易》在原理上相通。
影響世界哲學發展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周易》的一個重要思想。《周易》把天地人視為一個整體。天道、人道、地道,講的是天地人的發展規律,即三才之道。人的行為正確與否,要看是否與天地之道相合,人可以認識自然,但不能改變自然的規律。人只能適應自然,以變應變,唯變所適,遵循自然規律,發揮人的主動性。同時,人要效法自然規律,發揮人的能動性。人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人類如果不遵循自然規律,將會發生人為的自然災害。
《周易》是哲學,這在我國哲學界普遍認同。在《周易》中闡述了一些重要的哲學觀點。比如“一陰一陽之謂易”的對立統一觀點;“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一分為二”的觀點;“生生不息”、“變動不居”的變化觀點等,為中國哲學思想的形成起到了奠基作用。
《周易》的哲學思想不僅在我國哲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對世界哲學史的發展也有重要的影響。德國古典哲學大師黑格爾在其《哲學史講演錄》中認為,中國的哲學是”易經哲學”,他受易經的啟發,發明了著名的正反合邏輯定理,後來發展成唯物辯證法。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曾說:”十九世紀是英國人的世紀,二十世紀是美國人的世紀,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因為 “中國的基本理論是陰陽”。
彙集最早管理思想
專家指出,中國最早的管理思想就見之於《周易》,遠在周朝初期,就把陰陽用在國家管理上,《尚書?周官》言:”論道經邦,曼理洲陽”,把陰陽調理好了,作為管理國家的最高準則。
20世紀80年代發展起來的”管理易”,把易經思想運用於管理科學,推進了管理科學的發展。1991年10月在安陽舉行的《周易與現代化國際學術討論會》上,周易與現代管理科學成為討論會的重要主題,也成為這次會議的主要成果。”管理易“作為一個學說模型已經基本形成。丁善熬教授概括了《周易》中與現代管理相關的原則,北京周易研究會會長周止禮教授、信息工程大學吳鐵鑄教授、楊宏聲、徐宏達、張超等多位學者,以及《決策理論與實踐》等刊物都對”管理易”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貢獻。
軍事理論的源頭
周易文化的哲學原理,也是軍事理論學說的源頭和基礎。我國最早的“孫子兵法”經典文獻,就是以“周易”文化為理論基礎。“易”?繫辭“中”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與孫子兵法中天者,陰陽,寒暑。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的理論密切相關。“易?繫辭”中"知崇禮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矣。與孫子兵法中"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的理論也是密切相關。
軍事家諸葛亮的草船借箭,火燒戰船,就是用的"周易"天有四時和風雨的原理。《周易》六十四卦中“師卦”,就是專門研究論述出師打仗的,上坤代表大地,下坎代表險,易理是大地被外入侵略,出現了戰爭性災難時,戰爭的勝敗,代表着大家的共同利益,人人有責。“國強則民富,國破則民亡”。m澤東主席根據這一原理,創立了全民皆兵的人民戰爭思想,說“真正的銅牆鐵壁……是千百萬真心擁護革命的群眾,這是真正的銅牆鐵壁,什麼力量也打不破的。”m澤東主席依據“師卦”六五交辭田有禽,利執言,無咎。“戰爭是敵人強行挑起的,不得不應對必然會勝利的原理,提出抗 日戰爭、解 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是正義戰爭。領導全國人民,打敗了日本 帝 國主義、美 帝國 主義和國 民 黨 反 動 派 ,解放了全中國。
最早的生態環境學
《易》曰:“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順應天而應乎人”“與天地合其德,以日月合其明,以四時合其序,以鬼神合其吉凶”。講的是大自然及其與人關係的規律。也是建築環境學的理論基礎。武漢大學唐明邦教授講:周易建築環境文化,在建築學中有其特殊側價值,它集天文、地理、建築為一體,全面探討建築布局、空間分割、方位確定、陪襯特設施等問題,蘊涵著東方審美意識,同建築工程學雖大異其趣,卻相得益彰。
建築環境學對建築工程的作用,主要在考慮如何合理布局,使建築物對人的生理、心理產生良性影響。它由古代神秘文化演變而來,至今有着特殊研究價值,不可以迷信視之。周易建築環境學是以研究居室的自然環境對人的身心影響為中心,可稱之為人類最早的生態環境學。
周易建築環境學遵循《周易》思想,肯定大自然是人類的母親。《易傳》強調,人的思想、行為當與天體運動、自然變化相一致,只有順應自然人類才有幸福。建築環境學古稱”堪輿”,許慎云:”堪,天道也,輿,地道也。”表明堪輿是講求天體運動和地理變化的統一之道,亦即人如何選擇山川形勢以適應天象變化。堪輿學是以天人統一學說為理論基礎,離開天人統一學說,堪輿學將失去靈魂。這些中國傳統的建築理論,蘊含著合理內核,值得深入探討,不可等閑視之。《周易》思維模式,簡稱太極思維,乃東方思維的精華。太極思維注重整體,講究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繫,全面考察事物的對稱、互補、序列演變,然後作出整體綜合評價。堪輿學汲取太極思維的優點,加以巧妙運用,在堪輿過程中,以整體思維為指導,密切觀察山川形勢是否陰陽對稱互補,達到整體平衡。目的在於營造足以令人身心舒適、視野開闊、生意盎然的最佳生態地理環境。總之,營造一種時空統一,“藏風聚氣”,使人身心康泰的最佳生態地理環境。 文章來源:廣電報(本報記者 安國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