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 崇禧塔 巽峰塔 元魁塔 肇慶 肇慶四塔 四塔擎天 堪輿學家 堪輿學 堪輿 文明塔
易經 崇禧塔 巽峰塔 元魁塔 肇慶 肇慶四塔 四塔擎天 堪輿學家 堪輿學 堪輿 文明塔

 

 

編者按:“四塔擎天天宇穩,七星伴月月宮閑”,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初,郭沫若先生游西江時就留下這樣的詩句。“四塔”是指祟禧塔、元魁塔、文明塔和巽峰塔。這四座明代古塔,聳立於西江兩岸,南北各兩座,相互呼應,成為西江流域歷史文化的重要遺產。除了獨特的建築風格外,這四座古塔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民間傳說。



 

    “崇禧塔”

    為聚人才而建   
 

    四塔之首崇禧塔位於城東南,面臨西江北岸,此塔正如書法家趙朴初曾撰書楹聯:“七星高北斗,一塔聳南天”形容的一樣,遠望巍峨壯觀,近看直插雲霄。如今這副楹聯鐫刻在塔門旁。
 

    走進崇禧塔,記者看到,塔身呈八角形,外觀九層內分十七層,塔基為花崗石,浮雕有“托塔鬼王”群象,有頭頂的,肩托的,還有雙手高舉的,形態各異,雕刻精緻,耐人觀賞。據崇禧塔景區的工作人員介紹,這座塔繼承了唐、宋時期的塔型風格,又具有明代建築特色,由上而下,每層高度遞減,塔檐和平座的寬度,也隨之逐漸收縮,顯得玲瓏高光,遊人可由西北方向的乾清門進入塔內,循級盤旋直至塔頂。
 

    在塔的背後,記者找到了兩塊記載建塔始末的石碑,但由於年代久遠,如今碑上字跡模糊,無法參考。通過查閱史書了解到,崇禧塔建於明萬曆十年(1582年)九月,由肇慶知府王泮興建,是四座塔中數崇禧塔年代最早。
 

    相傳,有一天,王泮站在西江岸邊,望着滾滾而來的西江水感慨萬千:肇慶人才稀少,學氣不旺,眾心散亂,制約了各方面的發展,如何才能凝聚人心,求學上進呢。王泮想出一條妙計。若建塔聚氣,可使人才輩出;又因西江水患頻仍,建塔可鎮住“禍龍”,永固堤圍,於是有造塔之舉。萬曆十年開始建塔,時間跨度三個年頭,終於建成。取名“崇禧”,意在“文運興旺”、“鴻福無疆”,是一座風水塔。崇禧塔落成之時,王泮感觸頗深,並寫了一首詩:“九層雀級控羚羊,日射金輪散寶光。危構不煩千日力,靈成應與萬年長。懸知窟是龍蛇蜇,會見人題姓字香。極目五雲天闕近,雙鳧直欲趁風翔。”

 

    元魁塔、巽峰塔

    肇慶學子修塔求金榜題名
 

    近四十年後,在如今的端州江濱三路與二塔路交界處又樹立起一座古塔——元魁塔。“元”是“狀元”之意,“魁”則是“獨佔鰲頭”的意思,那意味着有書生高中。原來端州黃崗渡頭村梁挺芳、梁挺高兄弟倆於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同科中舉,回鄉后,兩兄弟為了報答鄉恩,於天啟三年(1623年)在江北渡頭村東南側建起了元魁塔,以作紀念。
 

    元魁塔的建築風格跟崇禧塔十分相似,都是自下而上,塔檐及平座逐層收縮。但是,元魁塔比崇禧塔“矮”多了,只有一半不到的高度,外觀七層,裡面有十層。但雖如此,元魁塔的結構玲瓏,造型獨特,塔基用石料鋪成,塔身用磚砌成,各層於南北兩面辟拱門,整座塔呈上細下大,如一個錐型,雖然有點偏斜但卻不倒,保持向東南偏68厘米不變。
 

    與金榜題名相關而建塔的還有位於西江南岸的巽峰塔。這座塔屹立在烏榕崗上,又叫“烏榕塔”。巽峰塔建於明代天啟四年(1624年),當時位於府衙的東南方。在《易經》里,東南方位稱之為“巽”,屬“木”,為“風”。有些堪輿學家就說:凡是地方不利不發科甲者,宜於甲、巽、丙、丁之處立一文筆峰,只要高於別人,即大發科甲。又可引申為順暢,有生生不息的意思。由此,建塔者就把該塔命名為“巽峰塔”。
 

    據了解,初成的巽峰塔為八角七層,內十三層,屬樓閣式穿壁繞平座磚石塔。1984年初,文化部門對該塔進行普查時,發現該塔的塔剎被雷電損壞,塔身的東南面損壞嚴重,各層腰檐、平座、欄杆和閣樓已全毀。數年後,對該塔進行全面大修。經大修后的巽峰塔保留了該塔各層用菱角牙磚與挑檐相間疊澀出檐和平座,塔身每面均作磚砌出仿木構扁柏枋、闌額、角柱等明代塔的建築特色。
 

    文明塔

    傳說能預測風雨
 

    不少市民發現,在肇慶府學宮的文明門隔江相對,同一條南北軸線上的西江南岸,高要城區鎮塘崗頂上也有一座古塔——文明塔。該塔又被稱為“雨雲寶塔”,在民間有一種說法,凡塔上空烏雲翻滾,高要南部一帶及周邊地區則必有風雨。
 

    該塔面向西北方向,高約45米,從外面看共有7層,呈六角形樓閣形狀,為磚木塔,塔身均為青磚鋪砌,深具古健雄風。該塔底層南北對開一平門,西北開一扇落門。
 

   據有關史料記載,明代萬曆年間,當時的肇慶知府鄭一麟為振興文風、培養更多人才,從風水角度出發,建造了文明塔。
 

    鎮塘崗腳是鎮塘村,一位60多歲的村民告訴記者,這個山崗是屬於村裡的,所以這個塔又叫作鎮塘塔,以前山上還有一個書堂的舊址,村民們把青磚拿回去建豬欄。高要博物館負責人說,當年他們到高要搜查文化歷史資料時,發現在高要南部的新橋鎮、蓮塘鎮一帶,流行着一個民間諺語。那裡一帶的老人說,凡是看到高要南岸接近文明塔一帶的上空有烏雲,那麼新橋一帶很快有大雨。記者到新橋鎮跟一些老人了解后,證實確有此說法。
 

    文明塔被稱為“雨雲寶塔”的說法,是否存在一定的氣象根據?記者曾採訪過高要氣象局和肇慶氣象局工作人員均表示,對此無研究,不能確定這種說法是否因為地理位置而引來的氣象預兆。
 

    說法

    建塔由來眾說紛紜
 

    關於建塔的由來,歷來眾說紛紜,尤以崇禧塔為甚,而廣為流傳並最為人們所接受的有三種:
 

    端州歷來多水患,人們缺乏科學知識,認為水患是由於河妖禍龍造成的,建寶塔可以鎮河妖鎖禍龍,這就是建塔的原因,端州流傳最廣的是“一篙插竹筏的故事”。話說端州是二水挾州,它像一個竹筏浮在水面,隨時可能被水沖走,洪水襲來,一瀉千里,人物捲走,建塔就像有支篙插住竹筏,這是人們對塔寄託的良好願望。
 

    另外一種是“鎖龍鎮妖”說。據說,每年的春、夏季之交,西江的黃龍、妖怪一起興風作浪,常常肆虐端州,衝垮堤圍,毀壞房屋,淹沒田地,農作物顆粒無收,給人們帶來了無法估量的災難。時人認為:“龍宜潛,不宜躍。”建塔乃希冀能夠鎖住黃龍,鎮煞河妖,永固堤圍,遏止洪水泛濫。而最後一種說的是“文運興旺”的原因。由於西江河水“滔滔而東,其氣不驤,人才遂如晨星”,若建塔聚氣,就可使人才輩出。這寄託了端州人期盼文運興盛、多出人才的嚮往。
 

    現在還有一種說法,建塔是為了化解民族之間的矛盾。明代,肇慶因“改土歸流”(土官是封建王朝封賜的獨霸一方能世襲的官員或統治者,宋代開始成為統治少數民族的官職、官員的稱呼)而戰事連綿。隨着生產力的發展,土官制度越來越不適應社會需要,弊端越來越明顯,廣大人民不斷的反抗鬥爭又動搖了土官制度的統治。與此同時,土官又日益與封建王朝鬧對立,反對封建王朝對它的管轄。這種有損於封建王朝國家統一的行為,明王朝進行“改土歸流”勢在必行。
 

    據歷史記載,從明代洪武帝到萬曆帝兩百多年間,西江流域的瑤民與明王朝展開了持久的戰爭,起義鬥爭一直沒有間斷和停息過,壯族、黎族等與朝廷之間的戰爭也不計其數。
 

   有專家指出,民族間的爭鬥不斷,導致生靈塗炭,當時的封 建統治者一方面要鎮壓動 亂,另一方面要告慰逝者,安撫生者。俗話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而“浮屠”就是指佛塔。其實,中國古塔的來源之一是印度佛教的建築窣堵坡(印度塔的一種形式)。塔,梵文稱作Stupa,在古代的印度就是墳冢的意思。塔,象徵性地成為戰爭中逝去的生命的棲身之地。在佛家來說,這是一項功德無量的行為。肇慶的塔文化也由此興起。    專題撰文/攝影 西江日報記者 羅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