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学的发展(下)
风水发展到宋代,出现了以江西形 法派和福建理法派为主体的风水学理论体系。宋代的风水大师特别多,赖文俊、陈抟、徐仁旺、吴景鸾、傅伯通、蔡元定等都很有名。宋徽宗相信风水,相传他原本 无子,有一位术士告诉他,将京师西北隅地势加高数倍,就可得子,于是命人照做,果然得子。因此更信风水,又命人择宝地筑“上清宝篆宫”,结果劳民伤财,国 库空虚,以至政权衰败。

到了明、清时候,司天监改名为钦天监,除负责观天象记天文外,还负责修建陵墓的堪舆工作,因为明清代各皇帝都笃信风水,很重视陵墓方位。

明成祖是一位笃信风水的皇帝,北京名胜“十三陵”就是被风水大师廖均卿相中之地而推荐给明成祖,成为明朝皇帝的陵地区。明朝还有个传奇人物刘伯温,民间传说他精于风水,说定都金陵就是他相的地,有一本《堪舆漫兴》就是托名于他。

清朝除了钦天监以外,还设有国师府,国师府的任务是:一为王朝找到好的风水宝地,安排好使用方法;二是破坏民间的地理风水,使之出人不敢向朝廷造反,不能夺皇位。这是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应用地理风水这门无形科学做他们的统治工具的一个例证。

而“风水”这一传统智慧发展至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亦在东南亚、日本、韩国、欧美等地区掀起了一场研究中国风水的热潮,从而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运用风水理论指导生活。

近年来,随着国际上对风水的重视以及它的适用性,这门古老的学科焕发出勃勃生机。据闻连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克林顿在选购新住宅时都要请中国风水师进行咨询,可见中国风水文化的魅力。
来源网站: 戴子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