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旵
中国著名易经专家,国际易学联合会理事,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与易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三智道商国学院特聘导师。
用殷旵老师的话说,“我讲国学是天马行空”,“不讲大道理,不拘泥于‘大一小一’‘大二小二’的提纲式结构”。正是这种“得意而忘形”的倾谈,将国学的智慧寓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深入浅出地将中国文化的根源与现实价值娓娓道来,使我们感受到国学的亲近与博厚,指导我们“背阴向阳”,追求光明,认真对待生活。
除了指向南方、辨别方向以外,给社会“指南”、人生价值取向“指南”是“指南”的深层次的意义,因为不只是物质生活,文化、精神生活同样需要“指南”。
从“指南”说起
“指南”是中国文化特色,也是《易经》的文化特色。从先天八卦图可以看出中国的南北与西方地图中是不同的,西方地图通常“指北”,而中国则是“指南”。南,表示光明。中国人注重“背阴向阳”,“向明而治”,多看光明的、积极的一面,现在社会的一个弊端就是把消极的东西看成了主流。
“指南”的含义除了方位指向,还有给社会“指南”、人生价值取向“指南”的深层次的意义。因为不仅是物质生活,文化、精神生活同样需要“指南”。
“南”字与“暖”字古音相近。古汉字有音同义近的规律,因此南的内涵包括:既是光明的,也是温暖的;是向上的,而不是消极的,是充满希望的。比如《精品购物指南》一打开给人亮丽的感觉,这种向上的、能化解阴暗的特质,有着很好的积极意义,与“指南”的深层含义也是很契合的。
《易经·说卦》中有“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中国人的居住习惯坐北向南,从居住学问中已经找到了天人合一的法则,找到了与天地相应、与自然相应,在大环境中的定位。孔子在《系辞》开篇中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位矣。”这两句话中关键是“定位”。
有南就有北。“北”字从甲骨文“
神化《易经》的人其实不是真正懂得、热爱《易经》,更多的恐怕是神化自己。其实,真正的《易经》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的。
做人做事也好,学术研究也好,态度很重要,《易经》就是做人做事的“定位仪”,也就是说,《易经》为我们提供了坐标和检验标准。
现在,很多人对《易经》非常感兴趣。对于读《易经》和有兴趣想去读《易经》的人,我想说的是,首先,读《易经》不是为了占卜,而是使自己有一个心理上的指南。其实,真正的《易经》并不难,但是如果把《易经》看做是神秘的、用来算命的东西,那么你一辈子都读不懂;只有把《易经》当做是做人行事的定位仪,才能真正地读懂《易经》,用好《易经》。
当然,我也不是完全否定功利。对“功利”也应区别看待,换句话说,功利也要有指南。我们现在社会上一味地反对功利,但是,没有功利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没有了动力。我曾经也经历过那么一个迷惘的时期,一提到名和利就含蓄、遮掩,羞于启齿,不想追名逐利,但是又绕不开这些。那么,既然躲不开,为什么要讳言呢?我领悟到要求大名大利:如果我没有名,那么我研究的很好的东西没人相信;如果没有大利,想做一点公益事业也拿不出钱。所以,求大名大利是可以为社会做一点有益的事,这也是定位问题。
《易经》是庞杂的、包罗万象的,但应该理性对待,而不是神化它。神化《易经》的人其实不是真正懂得《易经》,更多的恐怕是神化自己。其实,真正的《易经》是“百姓日用而不知”“民咸用之谓之神”。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都能运用,这就是最大的神奇。
《易经》不是神秘的,而是简单、日用的,当然,学习《易经》也并不容易。就像我们对待生活。生活是简单的,但是我们对生活就可以随意吗?我们今天的人对生活有一点随意,以为有吃有喝就是生活,开好车、住好房就是生活,沉迷于物质的世界,但是,对突发事件的担忧和困惑也更多。物质越是丰富,烦恼、失落、浮躁则更甚,对未知更茫然,非理性更强烈。有钱还是买不到一个清静。《易经》告诉我们,不能寄托在非理性上,对生活要认真对待。
“易与天地准”,与天地相应就是与客观规律相应,是理性的。什么是智慧?绵绵不断的理性就是智慧。在顺境中能保持理性,在逆境中也能保持理性,在突发事件来临的时候同样能保持理性,这样绵绵不断,打成一片才是智慧。“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不是智慧。人为什么会一时糊涂、患得患失?就是因为虽然有理性,但是这种理性是间断的,而智慧则是连贯的理性。
《易经·随卦·象辞》说“君子以向晦入宴息”,刚读的时候我有过疑惑,难道只有君子知道“向晦入宴息”,小人就不知道太阳下山了要回家休息吗?那不是一句笑话吗?后来我明白,只有君子才明白自然规律,并且遵循“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起居规律。小人则是随大流,不是出于理性指导下的。君子懂得天地万物千般变化、万般变化,基本规律不会变,则不容易犯错。
曾经有人问我泰卦和否卦哪个好,其实,没有好坏之分,泰极否来、否极泰来,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正如五行相生相克,没有相克就没有相生,要看成整体,不能分割。就像红绿灯一样,不能说绿灯是好的,红灯是不好的。有些人开车时就希望一路绿灯;也有些人上班可以磨磨蹭蹭迟到半个小时,但在红灯前等了半秒就要骂人了,这都是心态问题。君子的心态就是懂得遵循规律,这样才能做到在日常生活中举轻若重,在关键时刻举重若轻。所以说,《易经》就是教人做人、做事的定位仪。
我们今天如何鼓励自己,如何禁得起苦难,顶得住压力,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如果年轻人顶不住压力,那么相反的就是未老先衰,赤子之心早已老了。
《老子》读起来比《易经》要深奥一些,其实原因在于时代的不同,就像现在的人读十年前的文献也不大懂一样。我认为不存在内容上哪一个更深入的问题。各家的语言表达方式不一样,但讲的都是一个东西——道,即自然规律。研究的都是万事万物的规律,只是表述的方式不一样而已。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乃至于马克思、毛泽东、爱因斯坦,讲的都是一个东西,只是他们所处的生活背景、表述方式不一样。只有真正去读通了,才有整体上的理解和深入,而不是分歧和“打架”。
学术研究上也有不少这样的情况,研究老子的排斥孔子,研究孔子的排斥老子,大家都希望自己的祖先更高一筹。有的人一辈子研究老子,就一定要把老子塑造得高高在上,仿佛老子比孔子高大,自己就高大;同样的,研究孔子的就要贬低老子,原因都在于没有读通。比如《论语》第一篇就提出“泛爱众”,《墨经》也指出要“爱人”,孔子与墨子也有相通之处。中国的儒释道三家无论哪一家都是相通的、理性的、智慧的。
《老子》中我最欣赏的一句话是:“含德之厚也,比于赤子。”经济学家孙冶方在监狱里17年,无一支笔,无一张纸,但把自己的经济学研究理论打好了腹稿。晚年重病之时,仍然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把被子叠好,把马桶刷好。我看到这个故事马上想到这句“含德之厚也,比于赤子”,如果不是赤子之心,那样的年纪和身体状况,其实是连叠被子的力气都没有的。赤子之心具有赤子的力量。我们今天如何来鼓励自己,如何经得起苦难,顶得住压力,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如果年轻人顶不住压力,那么相反的就是未老先衰,赤子之心早已老了。
真正有赤子之心,必须“含德”。《说文解字》云:“德,升也。”所谓“道德”,在积极向前走的同时还在向上升、有进步,换句话说就是积极向上才叫“道德”。“含德之厚”的“厚”要靠圈子。从生活和工作来说,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圈子,圈子有大小之分,圈子大的人套住了圈子小的人,每个人都在其他人的圈子里,每个人又都能套住其他人的圈子。如果进入一个圈子,三天就出来了,不停地转圈子,盲目跳槽,那么圈子只会越跳越小。如果进入一个圈子之后,共同把这个大圈子做得更大,一起做贡献,自己的圈子就跟着大起来,到一定程度,觉得这个圈子已经容不下自己,再跳出来时,自己的圈子也大了。这种大就是“厚”,因为你在做大大圈子的时候,同时也做大了自己的小圈子。
所以,读《老子》,单从字面上逐字逐句地解释,通读全文,甚至倒背如流都没什么作用,应该应用在生活中。《老子》又称《道德经》,是向前、积极、向上的,没有积极向上的心态读《老子》,是一辈子也读不通的。
这与无为思想并不矛盾。无为包括“自然无为”与“无不为”;有“无为”则必然有“有为”;有为又包含“有所为”“有所不为”。可以用“玉”来表现。《说文解字》:“理,治玉也”。玉的纹理是自然、非人为的,是一种自然生态。不要随意去动它,但并非完全不能动;稍加修饰就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工艺品,可以更好、更美,客观与主观能动地合一,这就是有所为;对玉的雕琢是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但是不能无法无天,随意破坏,因此要有所不为,不能随便去雕,雕深一点、浅一点都有讲究。所以,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二者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就是无为而无不为了。当然,这只是找一个具象的东西量化一下,使人有入门的门径、门道。
要认真地对待生活,生活中就有《易经》的智慧,就有老子的智慧,就有孔子的智慧。生活不是用金钱,而是要用心,心不到,生活是没有味道的。
中庸是暂时使用超常手段
中庸之道是什么?众所周知,中庸是中国人处世法则之一。然而,对于中庸的理解却浮于主观臆想者渐多。那么,何谓中庸呢?要从中用说起。《说文解字》:“庸,用也。从用,庚声。”又:“庚,更事也。”更事,即对事物的更改、更变。可见,中用与中庸都是用,只是用法不同而已。有什么不同呢?
用过算盘的人知道,算盘上每档有七珠,下格五珠,每珠为数1;上格二珠,每珠为数5。计算时,常规情况下底珠和顶珠不用,只用中间五珠,即“中用”。但在计算复杂的乘法时,底珠和顶珠可以用。特殊时候,顶珠一珠当5仍不够时,则将顶珠悬着,一珠当10,这就是中庸之用。也可以说,是非常情形下的非常手段,异乎寻常之用。这即是“更事”的含义。“用”与“庸”,音近,义同,只是用法不同,这就是汉语原创思维的特点之一。
工作中也是如此。一般情况下只要中规中矩就行了,但特殊情况下就要打破规矩,不按常规出牌。中庸其实是用非常手段达到回归常态的目的。中庸不能越轨,不能越过道德、法律底线,人们常说的打擦边球,并不是与道德和法律捉迷藏。不是一般的平常的用,而是中庸之用,目的是为了保持平衡,更合乎规矩。也就是说,还是离不开“中”。
中字“
人在大自然中,“中”的空间有多大要看个人的修为,要明白规律。“易与天地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讲“无为无不为”、孔子讲“无可无不可”、释迦牟尼讲“非法非非法”,用现在的话说是很辩证的,就是水无常形,法无常法。如果执著于一个东西就放不开了,但没有这样一个东西又不可以,所以只有“法无常法”。就像写文章一样,文笔好不是靠造句,拘泥于一个“法”,而是自然而然,行文如流水。
我在《老子为道》一书中主要讲了《老子》中的23个字:“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要认真地对待生活,生活中就有《易经》的智慧,就有老子的智慧,就有孔子的智慧。生活不是用金钱,而是要用心,心不到,生活是没有味道的。生活不能走过场,人要随和,但有时候必须较真。不能跟金钱、跟社会较真,那样只会平添无限烦恼,而是要跟自己较真,有板有眼,一步一个脚印,“含德之厚”。如果每一天的生活只是走过场,那么人生百年也就是跑了一次龙套。
口述/殷旵 整理编辑/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