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 成功 黎姿怀孕 黎姿 梁朝伟 梁洛施 刘嘉玲 徐子淇 袁立改名 改名 文化
易经 成功 黎姿怀孕 黎姿 梁朝伟 梁洛施 刘嘉玲 徐子淇 袁立改名 改名 文化

本期主讲:张国明沈阳市历史教育研究会秘书长,沈阳市周易研究会副秘书长,北京联合大学易学特约研究员。沈阳大学《易经基础》主讲教师。

凝聚着中国古圣先贤古老智慧的《易经》,曾长久地被误解为一本算命的书。随着科技的发展,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易经》越来越受到中外科学界、文化界的重视,西方学者称之为“一部奇妙的未来学著作”。

《易经》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呢?我们又如何才能够读懂古老而神秘的《易经》?而懂了《易经》的道理,对于我们的人生会有什么意义呢?

六十四卦代表了什么?是我们的祖先把宇宙所有的事情归纳起来,概括成的六十四种代表情境。六十四卦对我们的人生究竟有什么作用?是当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能够按图索骥,明白自己的处境,知道自己应把握的基本原则,清楚怎么应对。《周易》中运用八卦预测信息的方法的发明,正是我国人民具有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真实写照,他们在实践很好地认识社会、改造社会、推动社会不断的向前发展。所以,易卦及《周易》,是个储存量很大的信息库。

其实,每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里,每个人的卦也都是由自己画的。

我们就从成语典故入手为您通解《易经》的符号,探求《易经》的生存智慧在生活中的应用法则。


 

易理应用

那么,如何对待成功,让自己保持住持久的优势创造更大的成就呢?

一、要清醒认识到自身取得的成就是有限的。俗话说得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中华大地卧虎藏龙,过高估计自己的成就只能落得个贻笑大方的下场。

二、要清醒认识到自身取得的成就具有阶段性。自己目前的成就只是以前努力的回报,只是阶段性成果,我们还得向前走。对未来来说,现有的成就只是数字零,甚至是负数,为什么?因为成名后大家对你的要求更高了,审视你语言行为的眼睛更多了。你要想前行,只能比原来更加虚心,向别人学习。

三、要清醒认识到自己取得的成就离不开别人的帮忙。取得成就固然与自己的努力、自己的付出直接相关,但同时必须认识到“独龙难下雨”的道理。必须认识到自己的成就与别人的帮助、提携是密不可分的。是众人拾柴的结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四、要清醒认识到自己取得的成就是抓住机遇的结果。成功了并不能表明自己真的才高八斗。要想到那些没出名的人并不是不如我们,可能只是没有各种机缘而已。小沈阳的成功就是很好的例子。小沈阳固然有本事,但不能不说他也同时拥有了很好的机遇。赵本山在小沈阳出名后,就曾经说过:小沈阳并不是他的弟子中最有才的一个。

五、要清醒认识到自己取得成就的同时也会有负面影响。成就固然好,但任何东西都是相辅相成的,成就也不例外,它会给你带来名利,但同时也会带来麻烦。可能会有流言蜚语,可能会有负面新闻。名利也可能使你深陷名利圈而不能自拔。如果你恰巧有对手有敌人,还得提防敌人利用你懈怠的心理对你发动突袭。

六、要清醒认识到自己取得的成就本质是虚幻的。要知道自己成功后虽然成了“名人”,但名气本身并不能真正提升自身素质,自己还是原来的自己。说到这里不禁想到赵本山和宋丹丹合作的小品里的经典台词,“你白云是什么名人,那就是个人名。”、“咱就是农村小老头儿小老太太,小学还没毕业呢,咱写啥书啊!”这个小品形象而深刻地告诉人们:成名后不要把名气当回事,忘记那些虚浮的东西,做回本真的自己。

   谦冲自牧

【卦图】

【卦名通解】

“谦冲自牧”这个成语不常见,但出处比较有名气,源自唐代名臣魏征写的《谏太宗十思疏》,词锋犀利,情辞恳切,提醒李世民要思虑十个方面的问题。其中第三思是“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这里的“谦冲自牧”意为要经常考虑职位高,随时会有危险,就应当想到待人谦逊温和,加强自身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

再溯源而上,“谦冲自牧”出自《易经·谦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谦”是《周易》中一个卦名。谦卦,上卦为坤卦,代表平地,就人物来说代表没有名望的一般百姓;下卦为艮卦,代表高山,就人物来说则代表已经有地位、有成就之人。高山本应在平地之上,在谦卦中却位于平地之下,以人事来论则象征一个人虽有很大成就却能甘居人下,不居功自傲。

那么这个谦卦是吉是凶呢?看看卦象即知,《周易》的核心精神是上下交通、阴阳和合为吉,反之为凶。上卦地阴之气是向下运动的,而下卦山阳之气是向上运动的,正是阴阳和合、上下交通之象。就人事而论,有作为的大人物不以功名自居,继续以谦卑的态度深入群众之中,当然是好事呀,官民关系、名人与百姓的关系当然会和谐。因此谦卦是吉卦,卦辞说,“亨通顺利,君子会有好的结果”。谦卦不仅卦辞为吉,而且六爻爻辞都是吉辞,无一凶字,这在六十四卦中是绝无仅有的,因此可以说,谦卦是六十四卦中最好的一卦。有人说:六十四卦中有一卦,大可以保一国,小可以保一身,这就是谦卦。

 

【经典案例】水满则倾

有一次,孔子带着几个学生到庙里去祭祀,刚进庙门就看见座位上放着一个引人注目的祭器,据说这是一种盛酒的器具。学生们看了觉得新奇,纷纷提出疑问。孔子没有回答,却问寺庙里的人:“请问您,这是什么器具啊?”守庙的人一见这人谦虚有礼,也恭敬地说:“夫子,这是放在座位右边的器具呀!”于是孔子仔细端详着祭器,口中不断重复念着:“座右”、“座右”,然后对学生们说:“放在座位右边的器具,当它空着的时候是倾斜的,装一半水时,就变正了,而装满水呢?它就会倾覆。”听了老师的话,学生们都以惊异的目光看着他,然后又看着那新奇的祭器。孔子看出大家的心思,和蔼地问大家:“你们不相信吗?咱们还是提点水放到祭器里试试吧!”说着学生们就打来了水。往祭器里倒了一半水时,那器具果然就正了。孔子立刻对他们说:“看见了吧,这不是正了吗?”大家点点头。他又让学生继续往器具里倒水,器具中刚装满了水就倾倒了。孔子赶忙告诉他们:“倾倒是因为水满所致啊!”直率的子路率先发问:“难道没法子让它不倾倒吗?”孔子深深地望了大家一眼,语重心长地说:“世上绝顶聪明的人,应当用持重保持自己的聪明;功誉天下的人,应当用谦虚保持他的功劳;勇敢无双的人,应当用谨慎保持他的本领……这就是说要用退让的办法来减少自满。”

 

【易理启示】

孔子青年时期就已成为当时名满天下的文化大师,晚年传道授业之时,还时刻不忘加强自身修养,时刻不忘“三人行,必有我师”的信条。一方面以自然为师,以百姓为师,周游列国,行万里路;一方面以书本为师,以《周易》为师,读万卷书。孔子晚年喜《易》,爱不释手,曾把《周易》读到“韦编三绝”的地步,并感叹:“再给我几年,从50岁开始学习《周易》,我就不会犯大错误了”。他最终成为万众景仰的一代圣人。白居易的事迹也很典型。著名诗人白居易(曾官至太子少傅)是中唐时期名动一时的成功人士,他的诗作在国内广泛流传,声名甚至远播朝鲜和日本等国。然而这样一位成功人士并没有固步自封,而是深入群众,时刻不忘体察人民疾苦,力求语言通俗易懂,被誉为“老妪能解”。正因为如此,他的诗才能广泛流传,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

逸豫亡身

【卦图】

【卦名通解】

“逸豫亡身”这个成语源自宋代名臣欧阳修写的《伶官传序》,原文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里的“逸豫亡身”意为:安逸自在、骄傲懈怠会导致不好的结果,甚至丧失生命。

再溯源而上,“逸豫亡身”出自《易经·豫卦》。豫卦是《周易》中一个卦名,与“谦卦”卦形相反,上卦为震卦,代表鸣雷,就人物来说代表有名望的成功人士;下卦为坤卦,代表平地,就人物来说则代表没有名望的一般百姓。鸣雷在平地之上,以人事而论则象征一个人有成就之后洋洋自得,到处夸耀。“豫”就是骄傲、怠慢、自视清高的意思。那么这个“豫卦”是吉是凶呢?上卦雷阳之气是向上运动的,而下卦地阴之气是向下运动的,正是阴阳不调、上下不通之象。以人事来说,有作为的大人物以功名自居,生起虚骄之心,对一般百姓开始不屑一顾,这当然是坏事,官民关系、名人与百姓的关系自然不和谐。因此“豫卦”是凶卦,“豫卦”卦辞告诫我们:要善于团结人,共同做事才会吉利,不要骄傲自满,一意孤行。

 

【经典案例】大意失荆州

关羽远征樊城曹军驻地时,为防备东吴大将吕蒙偷袭荆州,留下重兵防范。这时,陆逊给吕蒙献计说:“关羽自恃英勇无敌,所怕的就是你。如果将军辞职,关羽一定轻敌,届时荆州唾手可得。”吕蒙依计而行。不久,陆逊取代吕蒙的消息传来,关羽仰天大笑:“孙权怎么不长眼睛呢?用了陆逊这个乳臭未干的孩子!”忽又听得报告:“陆将军派使者送来名马、锦缎等礼物,还有公函一封。”关羽拆开公函一看,里面尽是卑躬屈膝,乞求蜀吴两家永结同心的话,不由得纵声长笑。使者刚走,关羽即调出荆州精兵去攻取樊城。结果,吕蒙率吴军一举攻破城防空虚的荆州,关羽被迫败走麦城,手下劝谏:“小路恐有埋伏,可走大路。”而关羽的最后一句话是:“虽有埋伏,吾何惧哉?”最后迎接他的是被俘、被杀的结局。

关羽的骄傲自大和刚愎自用是十分有名的,从他坐镇荆州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分析看,就潜藏着祸事。他先是与马超论武争高低,后又要和黄忠争名位,最后不按“隆中对”联吴抗曹的方针,意气用事,侮辱孙权,诋毁盟友,这些行为,对于一位镇守边疆的指挥官来说,是致命大忌,不论是本集团内部,或是东吴盟军,这都是不能容忍的,他的悲剧不但令自己丧命,还断送了蜀汉前程,致使蜀吴联盟分裂,蜀汉精锐尽失,教训不可谓不惨痛。

 

【易理启示】

多少誉满天下的学者,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关羽以马弓手的身份,“温酒斩华雄”一战成名,之后的履历上写满了“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的英雄事迹,大兵压境之时临危不乱,缔造了“水淹七军”的神话,威震华夏,达到人生的巅峰,但如日中天的将军何以旋即“失荆州、走麦城”,最后竟落得壮志未酬、身首异处的结局?骄兵必败的警钟犹在耳畔!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在起义前期能和官兵同甘共苦,身先士卒,礼贤下士,因而屡战屡胜。但随着起义队伍的壮大,功绩的显赫,他的骄傲情绪一天天滋长起来,贪图享受,拒听忠言,居然杀害了向他进谏的忠臣李岩,以致军心涣散,辉煌功业毁于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