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被称为
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军事理论家。中国军事思想
“谋战”派代表人物。“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汉军大将军兼左丞相---大将军兼相国---齐王-----楚王------淮阴侯)。
相传其座驾为五明骥;兵器为鱼肠剑;其几大经典之战不仅扭转了战局,而且青史留名:暗渡陈仓(出陈仓定三秦),井陉之战(背水一战,转败为
胜),潍水之战,垓下之战(霸王毕命).
韩信自言用兵“多多益善”遂有成语“韩信将
兵,多多益善”;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临晋设疑,夏阳偷渡,木罂渡军,背水为营,拔帜易帜,传檄而定,沈沙决水,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成为后世的军事经典。
其用兵之道,为历代兵家所推崇。韩信是中国战争史上最善于灵活用兵的将领,其指挥的井陉之战、潍水之战都是战争史上的杰作;作为战略家,他在拜将时的言
论,成为楚汉战争胜利的根本方略,“汉中高对”由此得来。
作为统帅,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率军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战无不胜”、
“百战百胜”不谬赞也。
虽然立下了不赏之功,被誉为“国士无双、兵仙神帅”,却难免功高震主。最终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落了个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被吕后设计杀害。
话说韩信如此死去,自是怨气难平。想想,谁能服气啊,这绝对是天大的冤案!遂一状告与阎罗王前,状告刘邦、吕后诛杀功臣。却因为此案牵连甚广,难住了阎罗
王,一直拖了三百多年未能审清,成为历史积案。
幸得一位只暂代理阎罗王之职六个时辰的旷世奇才,才把这一沉冤得雪,平了韩信的几百年怨气。
且听听韩信怎样自述:某受汉王筑坛拜将之恩,使尽心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定了三秦;又救汉皇于荥阳,虏魏王豹,破代兵,擒赵王歇;北定燕,东定齐,下
七十馀城;南败楚兵,逼死项王。指望子子孙孙,世享富贵。谁知汉祖得了天下,不念前功,将某贬爵。吕后哄某长乐宫,不由分说,叫武士缚某斩之;诬以反叛,
夷某三族。某自思无罪,受此惨祸,今三百五十馀年,衔冤未报,伏乞阎君明断。
阎罗王的判词是这样的:韩信尽忠报国,替汉家夺下大半江山,可惜衔冤而死。发你来生托生于曹家,是为曹操,先为汉相,后为魏王,坐镇许都,享有汉家山河之
半。那时威权盖世,任从你谋报前世之仇。但是自身不得称帝,来表明你无叛汉之心;你的儿子受汉禅,追尊你为武帝,偿你一生功劳。
发落刘邦:你来生仍投入汉家,立为献帝,一生被曹操欺侮,胆战魂惊,坐卧不安,度日如年。因前世君负其臣,来生臣欺其君以
相报。”
发落吕后:你来世在伏家投胎,后日仍做献帝之后,被曹操千磨百难,将红罗勒死宫中,以报长乐宫杀信之仇。
说到曹操,大家都比较熟悉啦,一部《三国演义》让曹操家喻户晓。更被历史
上推崇为:东汉末
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
他消灭了东汉末年的众多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而且在文学方面,曹操
父子的影响力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韩信终于可以含笑九泉了,曹操也自心中无愧。
劝人莫作亏心事,祸福昭然人自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