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名字曾经是文化的载体。意存高远,用字讲究;或引经据典,或寓物抒怀。
古人起名志在高远,但用词谦逊,什么退之、好问、苦禅,毫不张扬。
古代的人取名最讲究“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在族谱中就为几十代后人的名字先取定一个字,让他们不会出现辈份上的混乱。
今人取名不可谓不用心,也巴不得孩子可以威名远扬,却缺失了不少文化韵味。
今人起名立场鲜明,用词直白,唯恐名字不响亮不够引人注目。
今人起名最容易出现重名。
今人取名的变迁其实也蕴含着一定的文化背景。
今人的名字与时代共进,带有太多的时代烙印。
诸如建国初期的解放、新华、建国、爱国、卫国、援朝、抗美、国庆;大跃进时期的跃
进、卫星、超英、超美;以及文革时期的文革、永红
、卫兵、向红 、卫革、学军 、向东、 红卫等;几乎成了当时最常见的名字。
经过文革十年后,人们重新投身到正常的工作和学习生活中,
“单名风“随之盛行,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大众经历浩劫之后,一心追求“简单”、“宁静”、“朴实无华”生活的心态。这时候的名字出现了史上最严重的重名现
象。诸如刘波李刚张勇
张伟、赵强等名字几乎是随处可见。据说有的名字全国就有上百万个在叫,几乎快赶上一个城市的人口总数了。
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不在我们的讨论之列,但在之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取名上,人们的观念又出现改变了,起名时开始结合命理五行了。
有的人一味相信命理中五行缺什么就补什么,而且不分轻重,只看数字的偏旁部首,一时间名字中又出现了大量的以木字旁、火字旁、土字旁、水字旁、金字旁组成
的字,“森、林、鑫、炎焱、淼”等字更是多见。
这个其实与新中国成立前很多年的取名有些相似之处,都开始注重名字与命理的结合。区别之处则在于,那时候人们识文断字的少,只能听凭先生给取名;今人则家
家父母都自负学识超人,一般不愿把取名大权假手他人,宁愿自己学习姓名学,或运用网络软件来给自己的孩子起名,巴不得能取个空前绝后,独一无二,又吉祥如
意的名字,让孩子在出生之处就与众不同。
愿望是美好的。实行起来却不那么心想事成。
试想,古老的易学文化岂是人人轻易就能掌握的?仅仅对命理学、姓名学这些易学的分支一知半解,又怎么能给孩子取个对其一生有帮扶作用的好名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