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研究企业名字的时候,不时会有怅然若失的感觉。

 

    我们的企业命名现在可谓是百花争春,气象万千。名优企业不胜枚举,企业商标更是争奇斗艳。可是,能结合企业产品、企业文化,深入人心的企业名字却寥寥。

    环顾身边,大家可以很容易地就说出海尔、长虹、美的、康佳、等家电产品;新浪、搜狐、百度、阿里巴巴、淘宝等网站;联想、神舟等电脑……..

    可是,除了产品之外,你对这些品牌的了解还有多少?

    如果说起海尔人们还大都知道张瑞敏,谈到阿里巴巴就想起马云。那么应对危机下柳传志的复出,你会因此有什么联想呢?

    

 仁心”、“仁术”之“仁”在同仁堂名号中的妙用,是我对同仁堂企业文化关注的开始。

    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清康熙年间,历经三百多年的风雨,始终坚持“德、诚、信”的优良传统,创造了诸多广大消费者放心的精品良药。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 效显著”而闻名海内外。

 

    看过《大宅门》的观众应该还记得,白家人是多么重视原料质量的。白景琦幼年曾亲随采办人员去药材市场学习,杨九红则在日本人的刀下冒死前往东北采购优质药 材。

    即便是在自己家人的生活水平都受到经济影响的时候,白家人依然高薪养着制药的师傅;白景琦火烧不合格成药的那场戏,更是历代同仁堂人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 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传统古训的明证。

   《大宅门》倾情演绎后,在同仁堂文化的耳濡目染之下,同仁堂之名号更深入人心,"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始终是同仁堂人的立身之本。


    杏花村酒也自有其得天独厚的地方。

    杜牧的一曲“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让山西的杏花村酒闻名国内,且历代的杏花村都以酿酒、酒 文化闻名。盛唐时,这里以“杏花村里酒如泉”、“处处街头揭翠帘”成为酒文化的古都。 

 

    杏花村的诗词千古传颂,杏花村的酒香沁人心脾;

    相传杏花村里有一口古井,俗称神井,井水“味如醴,甘馨清洌”,为汾酒和竹叶青酒的水源。自南北朝以来汾阳便以产美酒著名,所产汾酒素有“甘泉佳酿”的美 誉。历代文人墨客的题诗碑刻甚多,而杜牧的这首《清明》诗,赫然列于碑群之首。

 

    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我关注的焦点始终是国内的人、事、物。

    可即便如此,年少时期的一则广告还是让我对万宝路香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宽阔无垠的蓝天,一望无际的草原,那奔驰的骏马,粗犷豪放、野性不羁的牛仔骑马者……是多少生活在钢筋水泥中现代人的梦想!

    广告词Where there is a man,there is a Marlboro (哪里有男士,哪里就有万宝路)开一代广告之先河。

    而万宝路(Marlboro)的解释:

    Man always remember love because of romantic only

    译文:男人们总忘不了爱情,但,仅仅是为了罗曼蒂克

    更是让多情男儿、浪漫女子魂牵梦萦。

    万宝路(Marlboro)无疑是知名度最高和最具魅力的国际品牌之一。不论你是否吸烟,万宝路的世界形象和魅力都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令你难以忘怀。

    不久前,我在网上看到了一篇题为“海参与太极”文章:

    太极就是至阴至柔,至刚至强,至柔至坚,太极,无极,大极.阴阳互生,变幻无常,生出世界万千.

    从海里捞出来的鲜海参,如果不即时加工就会,你一抓它,就会变软装死,直到阳光下化作一滩水,变得无影无踪,大到无形;如果你及时加工,放入水中煮上 20-30时分,就会变得奇硬无比,吃起来像在咀爵胶皮,难以下咽.海参可以说是刚柔相济.

 

    出于专业的好奇,我搜索了这篇文章的出处,“圣朗 海参”也就这样进入了我的视线。

   “圣朗海参”来源于主人的英文译名,却妙在用"圣德载物,朗心谦和"来注解,再加上主人还开辟了参道文化大讲堂,将我国的食文化弘扬到了更高的层次 “道”。

 

    我在网上查了一下,以“圣朗”命名的企业不少,有服装、地板、卫浴用品等。但这些,也仅仅只是给我以一个名字的感觉而已。唯独“圣朗海参”却带来了文化的 气息。

 

    产品可以让企业走入消费者的生活,而企业名号、企业文化走进的却是消费者的心中,会一直流 传下去。

来源网站: 董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