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追溯,“师”作为军
本期主讲:张国明沈阳市历史教育研究会秘书长,沈阳市周易研究会副秘书长,北京联合大学易学特约研究员。沈阳大学国学研究会秘书长兼周易分会理事长。
凝聚着中国古圣先贤古老智慧的《易经》,曾长久地被误解为一本算命的书。随着科技的发展,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易经》越来越受到中外科学界、文化界的重视,西方学者称之为“一部奇妙的未来学著作”。
《易经》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呢?我们又如何才能够读懂古老而神秘的《易经》?而懂了《易经》的道理,对于我们的人生会有什么意义呢?
六十四卦代表了什么?是我们的祖先把宇宙所有的事情归纳起来,概括成的六十四种代表情境。六十四卦对我们的人生究竟有什么作用?是当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能够按图索骥,明白自己的处境,知道自己应把握的基本原则,清楚怎么应对。《周易》中运用八卦预测信息的方法的发明,正是我国人民具有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真实写照,他们在实践很好地认识社会、改造社会、推动社会不断的向前发展。所以,易卦及《周易》,是个储存量很大的信息库。
其实,每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里,每个人的卦也都是由自己画的。
我们就从成语典故入手为您通解《易经》的符号,探求《易经》的生存智慧在生活中的应用法则。
【易理应用】打败对手最好的方法是把他变成朋友
利益面前、忍让为先。现代社会,我们每天都在和“利益”打交道,为了得到更多的利益,多数人做事情的第一想法是争先,认为只有抢先一步才会得到更多,担心落在别人后面则会什么也得不到。凡事争先固然有其合理的一面,具有把握先机的合理性,但一旦形成“凡事争先”的思维模式,就会忽视“忍让为先”同样具有合理的一面。“忍让为先”看似失去了利益,失去了眼前的机会,但可能得到了更多的更有价值的东西。凡事退一步,也许我们的日常生活会从此不同,也许我们的人生体验会更加丰富。
冲突面前、和气为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与别人发生冲突。发生冲突时,我们往往都很生气,心气郁结,很难受,伴随而来的往往是怒气、火气。如果对这种情绪不加以调整,我们就会冲别人发火,拿别人撒气。前几天报纸上登了一个新闻,说是一个小女孩玩耍时碰伤了一辆小轿车,这个小轿车的女主人是一名检察院的公务员。当时这个公务员很生气,当众殴打了那个小女孩。结果现场打人的情景被曝光,打人者最终被拘留、罚款、停职。这个例子再次提醒我们,怒气伤害的不仅仅是他人,更是我们自己。怒气填胸的冲动行为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矛盾面前、共赢为上。没有矛盾没有冲突的“世外桃源”只是诗人美丽的想象。我们遇到矛盾时,习惯于从对立的角度看问题,习惯于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往往不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想,更不会站在全局的角度去想。往往夸大矛盾双方的对立的一面,忽略了甚至看不到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的一面。总以为打倒对方,清除对立面就是解决了矛盾。站在周易的角度,这就太片面了。换个角度看,敌人可能就是朋友,对手可能就是帮手。人与人相处如此,国与国相交也是如此,和则两利,斗则两伤,智者会看到矛盾双方的利益共同点,寻求实现双赢的机会。其实打败敌人最好的方法就是把他变成朋友。
【卦图】
地水师
【卦名通解】
“劳师袭远”这个成语不是很常见。这里的“师”不是老师的意思,而是指军队。这个成语意思是发动军队袭击远方的敌人,一般指冒险的军事活动。它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向上追溯,“师”作为军队的原意源于《周易》的“师卦”,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坤)相叠。上卦为坤卦,代表大地、国土、百姓;下卦为坎卦,代表水泽、沟洫、危险。卦象显示地面深陷,地下有沟有坑,有危险。就人事而论寓意广大的国土面临危险,众多的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正是军队出征,国家处于战争状态之象。从六爻来看,只有下卦的二爻是阳爻,代表积极主动的力量。其他阴爻都代表消极被动的力量。二爻阳爻代表发布命令的统军大将,其他阴爻代表接受命令的众多士兵。正是一名将军受命统兵出征之象。它是《周易》第7卦,排在“讼卦”之后,“讼卦”寓意有矛盾,有争执,矛盾争执的一个结果就是兴师动众,发动战争。所以“师卦”就是讲战争的。
“师卦”卦辞翻译过来说,“坚守正道,军队的统帅吉利”。“师卦”告诫我们,应该建立“正义之师”,反对“师出无名”,反对因为小事而“兴师动众”。不得已而“劳师袭远”时应该慎之又慎。
【经典案例】秦穆公劳师袭远全军覆没
春秋中期,秦在穆公即位后,国势日盛,已有图霸中原之意。但东出道路被晋所阻。公元前628年,秦穆公得知郑文公及晋文公相继亡故,就想越过晋境偷袭郑国。大臣蹇叔认为秦军孤师远征,不易成功,且须穿越晋境,易遭晋军伏击,反对出兵,可秦穆公却坚持己见。十二月,秦派孟明视等率军出袭郑国,次年春顺利通过崤山隘道,越过晋军南境,临近郑国边界时,恰与赴周贩牛的郑国商人弦高相遇。机警的弦高断定秦军必是袭郑,即一面冒充郑国使者犒劳秦军,一面派人回国报警。
孟明视以为郑国有备,战机已失,于是只好率军回国。新即位的晋襄公得知情况后,决心打击秦国气焰,维护晋文公开创的霸业。
为不惊动秦军,命先轸率军秘密赶至崤山,率军埋伏于崤山隘道两侧。秦军从崤山返回时,因为上次经过时很顺利,所以并未戒备。晋军见秦军已全部进入伏击地域,立即封锁峡谷两头,突然发起猛攻。晋襄公身着丧服亲自督战,晋军将士个个奋勇杀敌。秦军身陷隘道,进退不能,惊恐大乱,全部被歼。
【易理启示】
郑国国君驾崩,晋国人主易位,一直对中原虎视眈眈的秦穆公,自认为过晋国、灭郑国,称霸中原的时机已到。于是不顾大臣理智的劝谏,不顾孤军深入的兵家大忌,派出精锐部队,浩浩荡荡杀将过去。一路奔波行至郑国边界,自以为成功在望的秦军将士却被郑国一位精明的商贾所骗。打道回府途中,又因轻敌遭遇晋国伏兵,落得个全军覆没的下场。称霸中原的渴望占据了秦穆公原本开阔的心胸,消灭郑国,征服晋国的诱惑蒙蔽了秦穆公原本智慧的双眼。最终,渴望变成了失望,诱惑变成了陷阱。
【卦图】
水地比
【卦名通解】
“万里比邻”这个成语大家不常见,但容易理解。比,连在一起,融合在一块的意思。“万里比邻”比喻大家虽然相隔遥远,但关系就如同邻居们一样亲近。
它出自曹植的《赠白马王彪》:“心悲动我神,弃置莫复陈。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向上追溯,比邻一词,源于《周易》的“比卦”,这个卦是异卦(下坤上坎)相叠。下卦为坤卦,代表大地、黄土;上卦为坎卦,代表水泽、江河。卦象显示地上之水向下渗透,土中有水,水中有土,水土交融,难分彼此。正是人际交往,彼此亲近得像邻居一样。
从六爻来看,只有上卦的五爻是阳爻,五阳爻处于“九五之尊”的尊位,代表国王有中正的德行。不论是贤者还是百姓都真心悦服。正是国泰民安,君臣和睦之象。
它是《周易》第8卦,排在“师卦”之后,与“师卦”相反。“不打不相识”,激烈的战争过后,出现了“握手言和”、“相逢一笑泯恩仇”的状态。
亲近固然是好的。但从周易的观点看,亲近中也包含着矛盾和不安。
“比卦”卦辞说:“亲近他人是吉利的,亲近应该永远坚持正道。没有灾祸。但不安定的因素也在亲近的关系中增长着,最后来亲附的人不吉利”。
【经典案例】礼部尚书让地三尺让出“六尺巷”
康熙年间,官居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的张英遇到了这样一件事:生活在桐城老家的家人要整修府第,但因宅基地界不清,与邻居屋老吴家出现争执。双方互不相让,闹到官府。家里人写信将此事告诉张英,希望张英利用官威、权势施加影响,打赢官司。
张英得知事情原委,赋诗一首,以诗代信,送回家中,诗云:“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书,主动在争执线上退让了三尺,垒建院墙,而邻居吴氏也深受感动,退地三尺,建宅置院,于是两家的院墙之间有了一条宽六尺的巷子。
“六尺巷”由此而来。这条巷子现存于桐城市城内,作为中国文化的遗产,是中华民族和睦谦让美德的见证。现在“六尺巷”已成为桐城古城的旅游景点,2007年4月,“桐城文庙――六尺巷”还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易理启示】
包容忍让、平等待人,作为一种美德,在我们古代已经提倡了,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并不是很多,尤其对身居高位,手握重权的人来说更是这样。张英在涉及自己家人切身利益的时候,没有利用手中权势压服对方。而是以高远的眼光,开阔的心态劝说家人退让为先。这种看似违背常态的观念蕴含着更高的智慧,更远的眼光。心胸宽广、放眼远处、恭谦礼让的人无论在何时都是受人尊敬的。在物欲横流、钱、权当头的今天,提倡这种美德,似乎更为必要。“六尺巷”的故事流传至今,是因为人们敬佩张英的胸襟气度。它让后人懂得了谦让不仅是美德,更是人际关系的调节器。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处理好与周围人的关系关系着我们自身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