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大多有“名”无“字”,所以当我们说到“名字”的时候,通常指的仅仅是人的名,或姓名。可是在古代,多数人尤其是做官的知识分子,往往是既有“名” 又有“字”。

    在先秦时代,“字”是用来表示地位的,一般而言,平民百姓有名无字,但是到了后来,这一点就被打破了。不过相比之下,古代做官的和知识分子,他们对名和字 比一般的老百姓要讲究很多。久而久之,名和字的命名方法就形成了一套比较固定的规则。

    左传里记载着春秋时代命名的五个原则:“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这是鲁国大夫申儒在回答桓公问名时提出来的,意思是:或根据其出身特 点,或从追慕祥瑞、托物喻志、褒扬德行、寄托父辈期望等几个方面比照取名。

    古人命名重取义、重内涵的做法,几千年来一直延续至今。对于所生男孩、女孩,因其生理、性格以及将要从事的职业不同,所以取名也就有了差别。但总的来说, 古人在确定名和字的时候,总是遵循着以下一些搭配思路。从以下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对名和字确实是很讲究的。

    具体来说,古人在确定名和字时,一般采取以下五种方法:

    一、同义相训:即字和名意义相同或相通。

    如:屈平,字原。广平曰原,意思相同。

    颜回,字子渊。渊,回水也,意思相同。

    宰予,字子我。予,我也,意思相同。

    张衡,字平子。衡、平义同。

    陆游,字务观。游、观义同。

    曾巩,字子固。巩、固义同。

    班固,字孟坚。坚、固义同。

    孟轲,字子舆。轲、舆都是车。

    二、同类相训:即字和名意思相近,但不完全相同。如:

    梁鸿,字伯鸾。鸾和写都是飞禽,但不是一种。

    陆机,字士衡。机、衡都是北斗中的星名。

    郑樵,宇渔仲。樵是打柴的,渔是钓鱼的,常为侣伴。

    李渔,字笠翁。渔翁常戴蓑笠。

    陈琳,字孔璋。琳、璋都是玉石制品。

    三、反义相训:即字和名意思正相反。如:

    曾点,字皙。点为黑污,皙为白色。

    朱熹,宇元晦。熹是天亮,晦是黑夜。

    刘过,字改之。改了就不为过错。

    王绩,字无功。成绩和无功正好相反。

    四、同句取义:即字与名往往出自一句话中。如:

    赵云,字子龙。《周易》说:“云从龙,风从虎。”

    陆羽,字鸿渐。《周易》日:“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

    高明,字则诚。《礼记》日:“诚则明矣。”

    于谦,字廷益。《尚书》说:“谦受益。”

    五、增字润饰:即在名之上再加上一个修饰词。如:

    李白,字太白。在白字之上再加一个太字,产生了新的含义。

    杜牧,字牧之。牧之即放牧,延伸解释了牧的含义。

    杨达,字士达。士达,即士进的意思,进一步延伸了达的含义。

    丘锡,字永锡。永锡是“永锡难老” 的省约,出自《诗经·鲁颂》,延伸了锡的含义。

    当然,古人取名定字的方法还不只这几类。只要我们善于总结,还会有很多的思路出来。通过学习古人的方法,我们可以把自己的名字取的更好。那就是:不仅符合 命理的原则,而且还更有文化的内涵,从而让自己的名字更加响亮。

来源网站: 董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