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让人警醒和聪明。基于这个理念,我常常忙里偷闲读一些史书。但由于职业的原因,我在读史时更多地关注风水学、姓名学在历史中留下的痕迹。说的更明白 点,就是我很关心历代帝王与周易之间的渊源,并从这个渊源出发,寻找帝王的姓名与其朝政命运之间的某些联系。

    今天的姓名学已引起很多人的关注,但是,古人对于姓名的关注与重视似乎比我们现代人更强烈。尤其是古圣先贤和历代帝王们,他们对姓名的重视确实非同寻常。

    如果你是一个有心人,并且看过明代皇帝的本纪,那么你就可以发现一个很重要的信息。那就是:除去朱元璋这个太祖外,自建文帝朱允炆起,以下明代皇帝的取名 原则一般都是遵循五行相生的原理,上辈名字的五行正好可以生出下辈名字的五行。

朱元璋 

    比如,明代皇帝中有父子对应关系的几个人如下:成祖朱棣、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镇、宪宗朱见深等等。每一代帝王的名字中都带有五行的偏旁,而 且正好是五行相生的关系: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儿子一辈的名字所含元素,总是被父辈的名字所含元素所生。

    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他们不仅重视本人的名字,而且还根据周易的五行相生原理对他们整个世系的名字做出了规定。很显然,他们比一般的老百姓对名字的重视 程度还要高!

    历代的帝王不仅对本人的名字很重视,也不仅对他们整个世系的名字很重视,他们对自己的朝代名称及自己的年号也非常非常重视。而他们在对自己的朝代以及年号 进行取名时,很多时候又是十分倚重于易经的。打开中华民族的历史,这个情况比比皆是。

    元世祖忽必烈采纳汉族官僚刘秉忠的建议,改国号为“元”,他是根据《易经》的《干、彖》中“大哉乾元”的含义取意。又如明朝的“明”字取自《易经》中 《干、彖》“大明终始”之义。大明为日,而日又是宇宙间主宰光明之物,日月如天,故取朝代名为“大明”。

    唐朝的唐太宗李世民在公元627年取年号为“贞观”,即是历史上称为有名的“贞观之治”时期。“贞观”两字取自《易经"系辞下》“天地之道,贞观者也”。 这两字表示天地之道,也就是天地间万事万物的发展是有其一定的客观规律的,这规律就是“正”。所以宋朝朱熹解释这句话时说:贞,正也;观,示也。“贞观” 以正示人也。其实质含义就是指示人们按照社会自然发展规律去做。以现代语言来说,就是人们只要遵循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大自然谐调发展 就能成功。

    唐高宗李治在公元670年取年号为“咸亨”,则取自《易经》的《坤"彖》:“含弘广大,晶物咸亨”。这里的“咸”是皆、都、感受之意。“亨”是美的含义。 连起来就是“皆美”、“都是美好的”。

    不仅中国的皇帝,外国的帝王也十分看重名字的重要性,而且他们在取名时,也同样重视易经。

    就以地处弹丸之地的小岛国日本为例,近代能以富强的经济地位,雄踞东方,并且能以举世瞩目的民族凝聚力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自强,其中全赖明治维新运动,由此 奠定了国家民族走向富强的基点。而“明治”这一年号,也取自于中国《易经》的《说卦》:“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响(向)明而治。”所以在日本明治期间,全国 上下掀起学易高潮,甚至提出有名的:“不知《易》者,不能人阁”的组阁原则。此外,日本的年号“大正”,也是取自《易经》的《无妄、彖》:“大亨以正,天 之命也。”

    由以上所说,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发端于易经的姓名学,不仅仅是我们现代人重视,我们的古人也很重视;不仅仅我们普通的老百姓重视,历代帝王更 重视;不仅仅我们中国重视,国外也同样重视!

来源网站: 董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