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于印度的佛教何以能一度大盛于中国?
关于这个问题,根本的原因是有易、儒、道这三家构起的桥梁通道,为佛学的传入和在中国的立足创造了条件。
《易经》与儒、佛统一于仁善,这是佛学能在中国立足的重要原因。
前面我已讲过,《易经》为人这道主张仁义、与儒家强调仁爱、佛家强调慈悲相一致,所以佛教一经传入,便很快在中国开花结果。
其实《易经》不仅突出“仁”,而且强调“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可见强调积善、强调因果报应这一道德观念,远在佛学传入中国之前的《易经》中就早已存在。当然这也是促成佛学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重要基础之一。
杨力提示
佛教与易儒道有合拍也有冲突,佛教吸收了儒教的“孝”,儒教则借鉴了佛学的心性,道教则引进了佛学的禅宗以丰富自己的内丹修炼,儒道佛三教互补,共同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易经》自强不息对中国禅宗的影响
在印度佛教已经衰落的情况下,中国佛教的主要代表——中国禅宗则兴盛起来,其根源仍然要溯源于《易经》及儒家的自强不息精神。
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中国佛教尤其是禅宗注重今生当下,强调自力更生,包括自耕自食,一改传统化缘乞食的旧习,坚持“一日不作,一日息”,从而为佛教在中国长期立足及发展奠定了基础。
遗憾的是,禅宗虽然借鉴了易儒的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却没有吸收易儒的重视经典,而是一味主张不立文字、不念经、不拜佛,终因过分夸张实践、否定理论在走向了把佛学简单化、庸俗化的极端。物极必反,禅宗终于衰落下去了。
《易经》积善观及因果报应对佛学立足中国的影响
佛教与儒易世界观鲜明不同,最后却能相安无事,原因在于佛教震惊世俗的三世轮回、因果报应,和《易经》的善恶报应相统一,从而圆融了《易经》和佛学在世界观方面的根本对立。
《易经》不信神,尊重客观天体,强调观象了取义,强调生命产生于天地阴阳气化,宇宙本体是太极氤氲之体,强调自立……与佛教的信佛信神、只有佛能帮助解决痛苦相比,在世界观方面有天壤之别。但佛教把灵魂轮回与因果报应相结合,起到了与易儒善恶因果报应相合拍的效果,从而为佛教在中国立足奠定了基础。
加之是易儒重视典籍,中国人也爱读书,佛教以其撼动人心的佛性感动了中国人,加之洋洋大观,浩如烟海的《大藏经》,为佛教在中国的立足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杨力提示
以《易经》、《老子》、儒、道为基础的中国传统思想,是印度佛教在中国扎根的土壤,佛教之所以能在中国生根发芽并开花结果,就好比是一颗良好的种子撒到了一块肥沃的土地上。
由此可见,《易经》是我国儒道佛尤其是儒道两家的上源,《易经》对中国儒道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杨力提示
通过《易经》与儒道佛关系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易经》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其他任何一部经典所无法比拟的。
关于这个问题,根本的原因是有易、儒、道这三家构起的桥梁通道,为佛学的传入和在中国的立足创造了条件。
《易经》与儒、佛统一于仁善,这是佛学能在中国立足的重要原因。
前面我已讲过,《易经》为人这道主张仁义、与儒家强调仁爱、佛家强调慈悲相一致,所以佛教一经传入,便很快在中国开花结果。
其实《易经》不仅突出“仁”,而且强调“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可见强调积善、强调因果报应这一道德观念,远在佛学传入中国之前的《易经》中就早已存在。当然这也是促成佛学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重要基础之一。
杨力提示
佛教与易儒道有合拍也有冲突,佛教吸收了儒教的“孝”,儒教则借鉴了佛学的心性,道教则引进了佛学的禅宗以丰富自己的内丹修炼,儒道佛三教互补,共同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易经》自强不息对中国禅宗的影响
在印度佛教已经衰落的情况下,中国佛教的主要代表——中国禅宗则兴盛起来,其根源仍然要溯源于《易经》及儒家的自强不息精神。
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中国佛教尤其是禅宗注重今生当下,强调自力更生,包括自耕自食,一改传统化缘乞食的旧习,坚持“一日不作,一日息”,从而为佛教在中国长期立足及发展奠定了基础。
遗憾的是,禅宗虽然借鉴了易儒的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却没有吸收易儒的重视经典,而是一味主张不立文字、不念经、不拜佛,终因过分夸张实践、否定理论在走向了把佛学简单化、庸俗化的极端。物极必反,禅宗终于衰落下去了。
《易经》积善观及因果报应对佛学立足中国的影响
佛教与儒易世界观鲜明不同,最后却能相安无事,原因在于佛教震惊世俗的三世轮回、因果报应,和《易经》的善恶报应相统一,从而圆融了《易经》和佛学在世界观方面的根本对立。
《易经》不信神,尊重客观天体,强调观象了取义,强调生命产生于天地阴阳气化,宇宙本体是太极氤氲之体,强调自立……与佛教的信佛信神、只有佛能帮助解决痛苦相比,在世界观方面有天壤之别。但佛教把灵魂轮回与因果报应相结合,起到了与易儒善恶因果报应相合拍的效果,从而为佛教在中国立足奠定了基础。
加之是易儒重视典籍,中国人也爱读书,佛教以其撼动人心的佛性感动了中国人,加之洋洋大观,浩如烟海的《大藏经》,为佛教在中国的立足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杨力提示
以《易经》、《老子》、儒、道为基础的中国传统思想,是印度佛教在中国扎根的土壤,佛教之所以能在中国生根发芽并开花结果,就好比是一颗良好的种子撒到了一块肥沃的土地上。
由此可见,《易经》是我国儒道佛尤其是儒道两家的上源,《易经》对中国儒道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杨力提示
通过《易经》与儒道佛关系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易经》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其他任何一部经典所无法比拟的。
文章系列
此文章属于12 / 15 系列. 其他相同系列的文章如下:
- 杨力讲易经(13):易经与佛学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