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发展是中国文化的缩影。一部《易经》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中国文化史。《易经》是中国古代哲学之父。我们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历史地、辩证地看待《易经》。

要历史地、辩证地看待《易经》

《易经》是一部以占筮为形式的哲学巨著。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易经》的占卜呢?

那要从历史来看问题,我国古代文化是卜筮文化和符号文化的综合。《易经》的八卦是对那个时代符号文化的总结,而《易经》卜辞,又是当时卜筮文化的反映,如果因此认为《易经》是糟粕的话,那么绝大部分都是卜辞的商周甲骨文也是糟粕吗?《左传》、《国语》中不是也有不少卜辞吗?这是历史的真实、要客观地看,历史地对待。

有的人因为《易经》有卜辞,就全盘否定《易经》,这是错误的。

有人问,《易经》是三千年前的著作,为什么现在还要研究呢?

我们知道,哲学是自然科学的指导,它的生命力跟自然科学的生存期不一样,自然科学的生命力长短不一,但是哲理的生命力是很强的,像《易经》这样一部超越时空的的哲学巨著,她是数千年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又经历了三千年的考验,她的价值当然是不会轻易被否定的。

三千年虽然很长,但对地球来说无非一呼一吸,即使对漫长的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来说,也无非弹指一挥间,所以怎么能因为她古老,就不是真理了吗?那么,我们现代人,再过几千年不也是古人了吗?我们的真理会轻易被否定吗?

怎样看待《易经》的占筮?

占筮只是《易经》的外衣,宝贵的是她的内核。她的许多宝贵内核就是占辞中,所以《易经》、《易传》都要结合着读,对于占辞,我们的态度是汲取其中的方法,而不是用来算命。

在孔子之前,《易经》还被占筮外衣包裹得很紧,因为春秋时代,仍然是一个占筮风气很浓的时代,《左传》、《国语》中的占筮记载反映了这一历史事实,商周甲骨文90%以上是占筮辞,更是铁证。所以《易经》以占筮形式反映当时的思想文化是历史的必然,因为春秋以前中国的文化还是占筮文化占统治的时代。因此不能因为是占筮书就视为糟粕。

但是,我们今天21世纪的人当然不必要像几千年前的古人那样靠占卜来决定命运,占卜的不科学,就在于过分夸大了人的命理。

其实,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对他这一生的前程命运根本就没有任何决定性的影响。所以,通过占卜来决定自己的命运是不先进、也是不科学的,是《易经》的支流,我们不提倡。其实,《易经》占卜主要是帮助人们选择吉凶,目的在于趋吉避凶,其中所含占卜只是一些原则,一些选择方法,与每个人的命理并无直接关系,正如《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的巨著,对中医学有巨大指导意义,但把每一个人的病都到《黄帝内经》里去找相应的治疗方法又是不可能的,因为《黄帝内经》中总共只有13个方子,而且还是不常用的。所以我们学的《易经》,是学她的智慧,她的哲理方法,而不是用她去算人的前程命运。

对待《易经》的正确态度是扬弃

扬弃,就是对其中的精粹我们要发扬,而对待糟粕我们就应抛弃,这就是马列主义的思想方法。
《易经》的内涵如此巨大,不是成书于一朝一代,也非一人所写,而是古代几千年的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因而,《易经》智慧不只《易经》一部书,还有易著三千形成的易学和以之为根哺育的中国传统文化,所以《易经》割得断吗?扔得了吗?

连秦始皇烧书都不准烧《易经》,我们现在又何必来糟蹋她呢,要知道她是中华民族祖先们几千年的智慧结晶啊,我们有理由扔掉她吗?她是我们的文化之父,哲学之母啊,大家细想,应该全盘否定她吗?

再说了,玉终归是玉,它的光芒是抹不掉的,即使有一点糟粕也是瑕不掩瑜。

杨力提示

扬弃,这是我们对待《易经》的正确态度。《论语》教们怎样为人,而《易经》教我们怎样做人,更教我们怎样做事。

我们通过对《易经》相关知道的了解,现在可以做出一个基本评价了。

《易经》是一部以占筮了为外衣的伟大的哲学巨著和社会科学巨著,《易经》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对中国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当前,随着医易学的对外传播,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医易热,使中华易学更加走向世界,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也更加展示了中华文化的魅力,更加反映了中华智慧将被世界人类共享,将对中国及世界人类的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易经》的发展是中国文化的的缩影。一部易学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中国文化史。《易经》是中国古代哲学之父。

《易经》的内核是精湛的哲理、治国的智慧及处世方法,这些都是宝贵的内核,正是《易经》的魅力。也是《易经》几千年来日用而不衰的缘由。

我们对待古籍,当然应该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方法,那就是要辩证地、历史地看待《易经》,要肯定和弘扬《易经》的合理内核,而舍弃其占卜方面的支流。要正视《易经》的光辉的哲理,不要因为她的占筮外衣而轻易否定《易经》,那是不客观的。

我要用毛主席的话来结束这一讲,就是: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