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易学文化远在公元月世纪(西汉时代)即已超越国界、跨越时空对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价值已经不仅仅体现在是儒家的核心、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而且是东方文化的核心,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文明起到了不朽的作用。

公元2世纪易学与儒学就已传到海外

中华易学与孔子儒学一起,公元2世纪就传到朝鲜,后又传到日本,并受到朝鲜、日本的高度重视,之后又传到新加坡、越南等地,现在已传遍世界。

易学与儒学对东亚、东南亚的巨大的影响

在亚洲,易儒文化对东南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主要是儒家思想和东亚、东南亚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相适应,故受到日本历代统治者的推崇,而不像西方国家那样只有学样界传播,这就是易学、儒学对亚洲影响远远大于欧美的缘故。

作为儒家经典的易学和儒学相辅相成,在海外产生了日益深刻的影响,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及《易经》在亚洲不少国家如日本、朝鲜、韩国、新加坡……曾一度盛行,并被指定为教材,对亚洲的政治、伦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最重要的是,在这些国家,一些成功的大企业集团把易、儒伦理转化为企业精神,形成了新的企业人际关系,形成了新的经济集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企业的管理和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易学与儒学对欧美的广泛影响

15世纪《易经》及四书经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传到欧洲、法国耶稣会传教士白晋对《易经》高度赞赏,并发现易学与天主教有共通之处,尤其他首先注意到易图中阴爻“――”相当于数学中的“0”,阳爻“——”相当于数学中的“1”,对德国人莱布尼兹通过二进制从而发明电脑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他们对儒学及易学从哲理、政治伦理等方面进行了高度的评价,认为易儒的仁义教化及《易经》的哲理应成为欧洲的典范。

之后《易经》及五经又被译为拉丁语及法文版传人西欧,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18世纪末,美国基督教传教士又把易儒传到美国,受到美国的高度重视,对中西文化的交流起到到了重要的影响。

17世纪《易经》及西书被俄国留学生列昂季耶夫翻译为俄文传到俄国,19世纪俄国人体茨基再次把《易经》全文译为俄文、对中俄两国的文化交流起到了巨大作用。

易学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大贡献

无论是17、18世纪时期易儒文化的“自东而西”的闯入,还是21世纪初的“由西向东”的回流,都引起了西方人的倾慕,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西方学者,两次东西文化的碰撞,“中国热”都使西方人大开眼界,即使曾经出现的逆反心态的“黄祸论”,也未能阻挡西方有识之士对东方文化的瞩目。他们汲取了易、儒拼搏的人生观及对国家对人民的忧患意识,对中西精神的交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证实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必将继续进行。

《易经》主张中行,贵中道,主张“中行无咎”。把中道作为立人处事准则。长期奉行中道,虽然造就了中国人的处事公正、步伐稳健的风尚,但无形中又形成了守中的弊端,因为守中在一些问题上不敢越雷池半步,这样,虽然坚忍顽强,却缺乏勇猛激进,长此以往,便形成了一种故步自封、内向保守的文化观念,这也是东方文化的弊端。

西方的思想方法则不然,喜欢创新和探索,这样就形成了西方的向外和善革新的优势,当然也易产生反传统、断裂历史的弊端。东西方两种思想方法的形成,当然和各自的传统文化、社会结构及民族心态有密切关系,因此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然而地球是圆的,东西方文化最终必然走到一起,两大文化体系必将殊途而同归。

杨力提示

通过易学、儒学在东西方国家中的传播及影响,说明易学不仅在东方而且在世界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21世纪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大冲击的时代,相信随着东西文化的大交流,易、儒学将会对人类文明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