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听众问我,《易经》可不可以讲?我说的《易经》为什么不可以讲?关键是看你怎么讲!孔子、诸葛亮、曹操、司马迁、康熙、乾隆……谁不懂《易经》?毛主席还学《易经》呢!而且学得很好。
《易经》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代表了东方智慧,所谓“百姓日用而不自知”,就是说老百姓在生活中天天都在应用《易经》的原理。孔子一生中最崇拜的书就是《易经》,达到了“韦编三绝”的地步(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晚年很爱读《易经》,翻来覆去地读,使穿连《易经》竹筒的皮条都断了好几次)。孔子最崇拜的人是周公,甚至常常会梦见周公,他理想中的社会也是西周。
孔子最推崇《易经》,也是研究《易经》最深入的人,所以要研究孔子,如果不懂《易经》,那么对孔子也只能是知其皮毛,因为《论语》可以说是《易经》的姊妹篇,二者都和孔子及其弟子密切相关,其中《论语》偏重人性,《易经》更偏重智慧。
《易经》是群经之首,是中国典籍之冠,是中国哲学之父,是中国文化的母亲河,诸子百家的上源,这么重要的一部书,我们能不讲么?我还要说:一部《易经》治天下,其实《易经》的道理,几千年来已经在治天下了!
中国的《易经》与基督教的《圣经》、伊斯兰教的《古兰经》、印度的《吠陀》,号称世界四大元典,对人类文化都产生着巨大影响。
《易经》文化,是中国历史上历时最长、影响最深、流传最广的文化现象。
《易经》为什么要用占卜来包装?
不少人说《易经》是部算卦的书。我说,不错。《易经》乍一看还真是一部算卦的书,不过,那只是以算卦为形式,去掉占卜的外衣,其内核却是灿烂的哲理和智慧。所以我说,《易经》是一部以占卜为形式的伟大的哲学巨著(是中国夏商周、春秋战国思想文化的总结,这一问题稍后我还要展开讲)。
那么,《易经》为什么要用占卜来包装呢?
占卜是商周时代的思想文化特征
中国古代崇尚卜筮,大凡国家要举办什么活动事先都要占卜,要占良辰吉时,为的是趋吉避凶。古代搞占卜的都是史官或君主本人,因为那时的人认为占卜是最神圣的,只有最上层的人才可执占。所以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大都是以占卜的形式来记录当时的政治历史。《易经》是产生于当时背景下的一部社会学巨著,选择以卜筮的形式来写作,可以说是历史必然。
杨力提示
当然,我们说,占卜这个外衣,不是单纯的占卜,卜辞中本和就蕴含着许多哲理,所以我们研究卜辞,不是用它来算命,而中汲取它的道理,所以研究《易经》要经传合研,就是这个道理。
占卜是商周时代的思想文化特征,对于这一点,我们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待。所以我们今天读《易经》这部书,主要是看她的内核。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正是因为《易经》披了占卜的外衣,才没有被秦始皇的一把火烧掉。
杨力提示
中国的思想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孔子、老子、孟子、庄子、墨子、韩非子、荀子、孙子思想百花齐放;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影响深远。然而诸子百家思想、“四书”的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上源于“五经”的,即《诗》、《书》、《礼》、《易》、《基秋》,其中,《易》尤其是先秦思想文化的源头。所以,我们怎么可以不学《易经》呢?
《易经》占筮是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记载
易源于筮,《易经》是对古代占筮文化的总结。
在古代,主管筮事的就是史吏重臣,逢国家大事则君王自己主持占筮。《易经》中的卦辞和爻辞都是对那一时期中国历史文化的总结。所以,一部《易经》记载着我国夏商周、春秋战国的历吵和文化,我们学习《易经》,其实也就是在学习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
周代筮法是《易经》诞生的土壤,对《易经》的产生及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
《易经》在占筮中孕育了预测思想及忧患意识
《易经》在占筮中孕育了古代的预测思想及忧患意识,甚至包括了最早的心理疏导,《易经》的卦辞、爻辞是从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中归纳出来的信息。
《易经》筮法启发了人们观象及推测、判断的能力。《易经》预测学包括感应预测及占卜预测及占卜预测两大类,前者属生物感传,《易经》谓之“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属潜意识直觉功能;后者属占卜的推测,属显意识抽象思维,目的在于趋吉避凶。
《易经》筮法是古代预测学的鼻祖,对于预测思维及忧患意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易经》占筮对中国古代哲学思维影响深远
易源于筮,数理源于筮,易的哲理同样源于筮。
哲理是社会实践的产物,而占筮是先秦时期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实践。当时,人们的思想是通过占筮来表达的,八卦便是表达筮法的产物。
杨力提示
卜筮是迷信,哲理是科学,然而中国的哲理偏偏产生于卜筮,人们虽然困惑不解,但这是历史、是事实,是不能改变的,连最权威的《四库全书》也无法否认这一事实,如其总目提要说:《易》则寓于筮,故《易》之书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可见《易经》占筮是中国古代哲学之母,预测学之鼻祖,其历史作用不可低估;但她已完成历史任务,我们现代人再来纠缠这个问题,就没有必要了。
我说这些话,请大字不要误会,并不是主张算命,而是想让大家明白,不要因为《易经》以占筮的形式出现而低估了其价值,关键要看到她的思想内核。
怎样看待“算命”?
无论是古代人算命,还是现代的所谓“电脑”算命,和人的命理都没有必然联系。什么叫命理?就是人的出生年、月、日、时(即四柱,四柱和干支相配应,也称生辰八字)与五行金、木、水、火、土的生克与关系,这叫看八字;根据八字再去推算八卦,然后从八卦中去看祸福吉凶的命运,这就是所谓的算命。人的命理和八卦里的多种逆顺吉凶并必然的联系,所以,通过所谓的“算命”到八卦中寻找或对应吉凶祸福是不客观的。
再说,《易经》从来都是主张革命、反对宿命的。《易经》有一句名言“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易经•革》),就是旗帜鲜明地赞扬商汤革命推翻了夏桀建立了商朝。
《易经》的“穷则思变”、“自强不息”都是主张奋发图强的。而“算命”是有悖于《易经》的。我们现代人,要相信科学,不应该提倡算命。
占卜究竟可信不可信?我用一个著名的历史事件来说明:史书记载周武王出师伐纣,史官占卜结果是“大凶”,周武王正在疑虑之时,突然狂风暴雨折断了军旗,众人大惊失色,都怀疑不吉利,可就在这个时候,姜太公站了出来,他折断蓍草,踏碎筮甲,大声道:“枯骨死革,焉知吉凶!”力主出师。武王采纳了他的意见,在牧野誓师,结果灭了纣建立了西周。这件事令我震撼不已,大家想想,在那样占卜的时代,在那样重大的出师前,姜太公敢站出来坚决反对占卜,那我们说,占卜还有什么可信的?
《易经》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代表了东方智慧,所谓“百姓日用而不自知”,就是说老百姓在生活中天天都在应用《易经》的原理。孔子一生中最崇拜的书就是《易经》,达到了“韦编三绝”的地步(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晚年很爱读《易经》,翻来覆去地读,使穿连《易经》竹筒的皮条都断了好几次)。孔子最崇拜的人是周公,甚至常常会梦见周公,他理想中的社会也是西周。
孔子最推崇《易经》,也是研究《易经》最深入的人,所以要研究孔子,如果不懂《易经》,那么对孔子也只能是知其皮毛,因为《论语》可以说是《易经》的姊妹篇,二者都和孔子及其弟子密切相关,其中《论语》偏重人性,《易经》更偏重智慧。
《易经》是群经之首,是中国典籍之冠,是中国哲学之父,是中国文化的母亲河,诸子百家的上源,这么重要的一部书,我们能不讲么?我还要说:一部《易经》治天下,其实《易经》的道理,几千年来已经在治天下了!
中国的《易经》与基督教的《圣经》、伊斯兰教的《古兰经》、印度的《吠陀》,号称世界四大元典,对人类文化都产生着巨大影响。
《易经》文化,是中国历史上历时最长、影响最深、流传最广的文化现象。
《易经》为什么要用占卜来包装?
不少人说《易经》是部算卦的书。我说,不错。《易经》乍一看还真是一部算卦的书,不过,那只是以算卦为形式,去掉占卜的外衣,其内核却是灿烂的哲理和智慧。所以我说,《易经》是一部以占卜为形式的伟大的哲学巨著(是中国夏商周、春秋战国思想文化的总结,这一问题稍后我还要展开讲)。
那么,《易经》为什么要用占卜来包装呢?
占卜是商周时代的思想文化特征
中国古代崇尚卜筮,大凡国家要举办什么活动事先都要占卜,要占良辰吉时,为的是趋吉避凶。古代搞占卜的都是史官或君主本人,因为那时的人认为占卜是最神圣的,只有最上层的人才可执占。所以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大都是以占卜的形式来记录当时的政治历史。《易经》是产生于当时背景下的一部社会学巨著,选择以卜筮的形式来写作,可以说是历史必然。
杨力提示
当然,我们说,占卜这个外衣,不是单纯的占卜,卜辞中本和就蕴含着许多哲理,所以我们研究卜辞,不是用它来算命,而中汲取它的道理,所以研究《易经》要经传合研,就是这个道理。
占卜是商周时代的思想文化特征,对于这一点,我们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待。所以我们今天读《易经》这部书,主要是看她的内核。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正是因为《易经》披了占卜的外衣,才没有被秦始皇的一把火烧掉。
杨力提示
中国的思想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孔子、老子、孟子、庄子、墨子、韩非子、荀子、孙子思想百花齐放;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影响深远。然而诸子百家思想、“四书”的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上源于“五经”的,即《诗》、《书》、《礼》、《易》、《基秋》,其中,《易》尤其是先秦思想文化的源头。所以,我们怎么可以不学《易经》呢?
《易经》占筮是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记载
易源于筮,《易经》是对古代占筮文化的总结。
在古代,主管筮事的就是史吏重臣,逢国家大事则君王自己主持占筮。《易经》中的卦辞和爻辞都是对那一时期中国历史文化的总结。所以,一部《易经》记载着我国夏商周、春秋战国的历吵和文化,我们学习《易经》,其实也就是在学习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
周代筮法是《易经》诞生的土壤,对《易经》的产生及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
《易经》在占筮中孕育了预测思想及忧患意识
《易经》在占筮中孕育了古代的预测思想及忧患意识,甚至包括了最早的心理疏导,《易经》的卦辞、爻辞是从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中归纳出来的信息。
《易经》筮法启发了人们观象及推测、判断的能力。《易经》预测学包括感应预测及占卜预测及占卜预测两大类,前者属生物感传,《易经》谓之“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属潜意识直觉功能;后者属占卜的推测,属显意识抽象思维,目的在于趋吉避凶。
《易经》筮法是古代预测学的鼻祖,对于预测思维及忧患意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易经》占筮对中国古代哲学思维影响深远
易源于筮,数理源于筮,易的哲理同样源于筮。
哲理是社会实践的产物,而占筮是先秦时期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实践。当时,人们的思想是通过占筮来表达的,八卦便是表达筮法的产物。
杨力提示
卜筮是迷信,哲理是科学,然而中国的哲理偏偏产生于卜筮,人们虽然困惑不解,但这是历史、是事实,是不能改变的,连最权威的《四库全书》也无法否认这一事实,如其总目提要说:《易》则寓于筮,故《易》之书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可见《易经》占筮是中国古代哲学之母,预测学之鼻祖,其历史作用不可低估;但她已完成历史任务,我们现代人再来纠缠这个问题,就没有必要了。
我说这些话,请大字不要误会,并不是主张算命,而是想让大家明白,不要因为《易经》以占筮的形式出现而低估了其价值,关键要看到她的思想内核。
怎样看待“算命”?
无论是古代人算命,还是现代的所谓“电脑”算命,和人的命理都没有必然联系。什么叫命理?就是人的出生年、月、日、时(即四柱,四柱和干支相配应,也称生辰八字)与五行金、木、水、火、土的生克与关系,这叫看八字;根据八字再去推算八卦,然后从八卦中去看祸福吉凶的命运,这就是所谓的算命。人的命理和八卦里的多种逆顺吉凶并必然的联系,所以,通过所谓的“算命”到八卦中寻找或对应吉凶祸福是不客观的。
再说,《易经》从来都是主张革命、反对宿命的。《易经》有一句名言“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易经•革》),就是旗帜鲜明地赞扬商汤革命推翻了夏桀建立了商朝。
《易经》的“穷则思变”、“自强不息”都是主张奋发图强的。而“算命”是有悖于《易经》的。我们现代人,要相信科学,不应该提倡算命。
占卜究竟可信不可信?我用一个著名的历史事件来说明:史书记载周武王出师伐纣,史官占卜结果是“大凶”,周武王正在疑虑之时,突然狂风暴雨折断了军旗,众人大惊失色,都怀疑不吉利,可就在这个时候,姜太公站了出来,他折断蓍草,踏碎筮甲,大声道:“枯骨死革,焉知吉凶!”力主出师。武王采纳了他的意见,在牧野誓师,结果灭了纣建立了西周。这件事令我震撼不已,大家想想,在那样占卜的时代,在那样重大的出师前,姜太公敢站出来坚决反对占卜,那我们说,占卜还有什么可信的?
文章系列
此文章属于2 / 15 系列. 其他相同系列的文章如下:
- 杨力讲易经(2):《易经》是一部什么样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