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是举世公认的“天宇第一奇书”。它在信息学、预测学等科学的研究起了重大的作用。它神秘的魅力吸引愈来愈多的读者来研究、破译它,从而古为今用,方便于科学研究,方便于日常生活。总之,《易经》本身有其丰厚的意蕴,它吸纳了宇宙的无穷无尽的信息,是自然宇宙的“直译”和“传真”。宇宙是一个巨大的信息库和能量库,《易经》同样是一个巨大的信息库和能量库。《易经》与宇宙互通,这已为许多学者和专家所肯定,也为许多读者所理解。因此,破译《易经》,我们能走进宇宙,破译宇宙的诸多秘密。

  那么如何研通《易经》密码,破译《易经》,从而走进宇宙秘奥?工具和方法很多很多,信手沾来都可建立卦象,什么都可以用来起卦,比较常用的有时间起卦、数字起卦、方位起卦、色彩起卦、笔划起卦、铜钱起卦、蓍草起卦等等,只要有了卦象,就可以进行带目的性的推断和预测。其他起卦方法不说,现在来说一说“揲蓍法”的宇宙意蕴,从而让人们看出这“揲蓍法”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尔后自觉学习、接受这种起卦法来起卦,破译《易经》,预测宇宙万象万物,预测自己的人生,以及预测各个生命流程的吉凶度,从而方便于日常生活,看准前行的路道,顺利地驶进生命的各个驿站和最终的归宿地。

  一、“揲蓍法”如何摆演生化卦象
  “揲蓍法”即是用五十根蓍草(取其久远而生生不老之意思)来摆演生化卦象,从而获取特定时间的宇宙信息,推断人在某一时间的所做所为,有什么吉凶福祸发生。

  对于“揲蓍法”,《周易本义》(朱熹注解)有充分的论说。《周易本义》:“择地洁处为蓍室,南户,置之于室中央。蓍五十茎,韬以丝帛,贮以皂囊,纳之椟中,置于床北。设木格于椟南,居床二分之北,置香炉一于格南,香合一于炉南,曰炷香致敬。将筮,则洒扫拂拭涤砚一,注水,及笔一墨一,黄漆板一,于炉东,东上,筮者齐。洁衣冠北面,洗手焚香致敬。两手奉椟盖,置于格南炉北,出蓍于椟,去囊解韬,置于椟东。合五十策,两手执之,熏于炉上,命之曰:假尔泰筮有常,假尔泰筮有常!某官姓名,今以某事云云,未知可否?爰质所疑于神于灵,吉凶得失,悔吝尤虞,惟尔有神,尚明告之。

  及以右手取其一策,反于椟中,而以左右手中分四十九策,置格之左右两大刻。次以左手取左大刻之策执之,而以右手取右大刻之一策,桂于左手之小指间,次以右手四揲左手之策,次归其所余之策,或一、或二、或三、或四,而扐之,左手无名指间。次以右手反过揲之策于左大刻。遂取右大刻之策执之,而以左手四揲之,次以右手反过揲之策,于右大刻而合左手一挂二扐之策,置于格上,第一小刻,是为一变。再两手取左右大刻之蓍合之,复四营如第一变之仪,而置其挂扐之策于格上第二小刻,是为二变。又再取左右大刻之蓍合之,复四营如第二变之仪,而置其挂扐之策于格上第三小刻,是为三变。三变既毕,乃视其三变所得挂 扐过揲之策,而书其爻于版。

  如是每三变而成爻,凡十有八变而成卦。乃老其卦之变,而占其事之吉凶。应毕,韬蓍之以囊,入椟加盖,敛笔砚墨版,再焚香致敬而退。”这一段话作现代臆解为:从五十根蓍草中先抽出一根,停放一边,始终不用,以象征天地未开之前的太极。把余下的四十九根随意分开,分握于两手之中,左手象征天,右手象征地。从右手中抽出一根,夹在左手小指与无名指之间,象征人。放下右手中的蓍草,用右手数左手中的蓍草,每四根一数,象征四季,最后余下四根或四根以内,夹在无名指之间,象征闰月。再用左手数右手放下的蓍草,也是四根一数,最后剩下四根或四根以内,夹在中指与食指之间。小指中的一根与左右手数余下的蓍草,合起来肯定是九或五,这是第一变。把第一次余下的九或五根除去,再用四十或四十四根蓍草,分握两手,从右手中取出一根,夹在左手的小指,然后分别每四根一数,左右手余下的加上小指的一根,一共是八或四,这是第二变。再把余下的三十二或三十六根蓍草,同样地数,余下的合计一定是八或四,这是第三变。

  经过以上三变,得到一卦的第一爻(最下面)。三变中,九和八为多数,五或四为少数。三变中如果两多一少,即是九、四、八,九、八,四或九、四、四时为“少阳”,符号为“--- ”。如果三变中两少一多,即五、四、八,五、八、四或九、四、四为“少阴”,符号为“---”。三变都是少数,即五、四、四时,为“老阳”,符号“0”,三变都是多数,即九、八、八为“老阴”,符号为“×”。一卦的成立须用上面方法重复六次成六爻。

  古人很虔诚,特别是对神灵的膜拜和祈求,更是如此。上面这一套方法,的确很繁琐,但自有它特殊的作用,它是以繁琐的细节来拖延时间,以换取内心的平衡和平静,心不存杂念,入静入定了,就能与外界交通,心境结合,达到了“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这样就能捕捉外界的信息,从而建立卦象,起到了科学预测的作用。古人是这样认为的,起卦预测的方法——揲蓍法能如此准确,是由于本身对灵神诚心诚意的祈求。依愚之拙见,除了上述原因外,更主要是“揲蓍法”含纳了宇宙本身的意蕴,五十根蓍草的摆列、分折而最终成卦象,摆演的过程已逐暂走进了宇宙的深处,宇宙信息集纳其中了(以《易经》里的卦象的捕捉就是了)。可以这样说,卦的形成即具有了特定或完全的信息。这信息来源于宇宙这一巨大的信息库,所成卦象也就能准确无误地助人分析、判断,达到科学预测的目的。因此,抛开古人起卦的琐杂方法,取其简单的方法来起卦,同样能获得带目的性的信息,同样能达到科学的预测的目的。

  二、八卦、河洛来析解“揲蓍法”的演变过程
  《易经·系辞上传》有言:“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既成,六十四卦出现,《易经》得以成书面世。

  “易有太极”。“易”应该说是宇宙的本质,即混沌时期天地未判的景象。“易”生化变成太极,这可在先天太极图,即天地自然图,也就是俗称的“阴阳鱼”得到很好的说明和体现。太极其实也是《系辞上传》所说的“一阴一阳谓之道”。太极也是老子《道德经》上所说的“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言之曰道。吾强为之曰大。”“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中有象兮!恍兮惚兮,中有物兮!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兮!其精有真,其中有信。”“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太极”是“道”。“道”是“太极”。“道”是“一”。在古人认为“一”是一个很重要的数字,事物都从“一”始,其实应该是从“太极”、“道”开始,因此,古人崇尚“一”。“揲蓍法”中取五十根蓍草作为一个单位,意思即是“易”了,抽出一根,即从五十根这一整体中抽出“一”为单位来代表“易有太极”——易化生出太极,以说明宇宙来源混沌之时的景象。

  在这里有必要对河图和洛书作一番分析,以看出五十根蓍草的取意是什么,这是很关键的一环。 河图数字图(其实是点的数字摆列)的排列为: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五、十居中。河图有口诀:“一与六共宗而居乎北,二与七为朋而居乎南,三与八同道而居乎东,四与九为友而居乎西,五与十相守而居乎中。”洛书数字图的排列: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中央”。《系辞上传》:“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相传,伏羲时有龙马出于黄河,其背有旋毛如星点,后一、六,前二、七,左三、八,右四、九,中五、十。称作龙图(河图)。夏禹治水时,有神龟出于洛水,其背有裂纹,前九,后一,左三,左七,中五;前右二,前左四,后右六,后左八。其纹如字(洛书)。上面所说的河图数字加起来一共是五十有五,而洛书数字加起来的和有四十过五。河图是说天的,而洛书则是道地的。因此,把河洛之数加起来恰好是一百(10×10),“十”在中国又是一个特别的数字,凡事起始于“ 一”,而终没、圆满于“十”。河洛数字,即天、地数加起来是圆满无缺的。10×10包含了宇宙的所有物象。

  而河洛之数一百分二半成“阴阳”则又成“五十”了。在《易经》中有这种说法: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一、三、五、七、九为阳为奇,称为天数,而二、四、六、八、十为阴为偶,称为地数。河图天地之数为五十有五,即是天数为二十五,地数为三十。而洛书天地之数为四十有五,天数为二十五,地数为二十。河图的天地之数为五十五,称为大衍之数,在《易经·系辞上传》中有一、二、三、四、五为“生数”,六、七、八、九、十为“成数”。五个“生数”各加上“五”这个特别的数字就自然产生了六至十这五个“成数”。即是一加五为六,二加五为七,三加五为八,四加五为九,五加五为十。如果去掉“五”这个特殊的数字,一至十这十个数字(1—5为生数,6—10为成数)则成五十五减去“五”为五十,为“揲蓍法”的五十根蓍草数。回过头来,河洛之数为55+45恰好是100:河图的天数是二十五,地数是三十,洛书的天数是二十五,地数是二十天地生成,阴阳轮换,久合必分久分必合成阴阳成天地。

  因此,河洛之数100(包含天数和地数),再分折为阴阳成五十剩二为一百,或一百除以二等于五十,即成蓍草数,还可看出10×10(10倍“生数和成数”,河洛之神奇为《易经》所接纳所破译。因此“揲蓍法”以五十根蓍草来推演起卦最渊源应是河洛之数的和再分半,而不是大衍之数(河图之数)五十五减去卦六爻之“六”数为四十九数,“六”在起卦过程中,作用是形成卦中看出爻数的演化的多少(当然“六”有其深刻的含义,就是“三生万物”,“三”为天、地、人三才,而天、地、人三才都有阴阳之分,3×2就是6,“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且河图之数——大衍之数尽管有天数和地数在内。但应该清楚,河图仅是反映天象的。《系辞上传》所说的“河图是说天的,洛书是道地的”。仅用五十五之数大衍之数(河图之数)来看世上万物的生化和形成、存在显然是偏面的。因为,天为父,地为母,有天地,有父母,才有生化之可能,所谓“纯阳不生,纯阴不化”。所以以大衍之数减去卦六爻之数成四九来分折起卦法——“揲蓍法”是没有理由的,不符合宇宙含义的。

  “是生两仪”就是说,太极生化、衍演出“两仪”,“两仪”就是阴阳互为对立统一的统一体两个对立面。在“先天太极图”(“阴阳鱼”中容易看出),“太极”中“两仪”即阴阳各占半,交尾而运作,成阴阳回互之状态。《系辞上传》:“一阴一阳谓之道”。“两仪”也就是“道”的“一阴一阳”,相反说“道”分成阴阳。阳为轻为清为天,阴为重为浊为地。干为阳为天为父,坤为阴为地为母。《易经》以乾卦和坤卦看万物的生化情况,在《易经》中,干、坤卦是阴阳之象。《彖辞传》中《乾卦》:“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坤卦》:“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维合无疆,含弘光大,口物咸亨。”天地万物如何化生而成?

  《易经》认为是通过阴阳二气交感结合的方法进行并实现的。《咸卦》:“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悦),男下女…天感地,而万物化生。”《系辞下传》:“天地氲氤,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因此,“揲蓍法”中,从五十中抽出一根为“太极”为“道”之后,所剩四十九根,按“是生两仪”来处理,把四十九根随意分成二堆,分出了“两仪”即阴阳了。这里把四十九根分成二半,但两堆不可能是永远相等的,而是有多有少。这体现了阴阳并不总是等同的原理,有时阴盛阳衰,有时阳盛阴衰,有时阴阳相衡。在摆演中,这几种情况都有可能出现,这符合了阴阳互根、消长、变化、转化、更新这动态运动的法则,符合自然运行规律,符合宇宙的内在意蕴。

  再接下来是“两仪生四象。”阴阳经过一番交合而产生了“四象”。“四象”即是春、夏、秋、冬。阴阳经过太极演化而来后,阳为轻为清为天为父,阴为重为浊为地为母。干为父,坤为母,乾坤转定,天地生成,日月运转,昼夜更替,父母交,阳阴回互,刚柔互用,万象生化,四季出现。这体现在“揲蓍法”中就是从两堆蓍草中每每以四根为单位抽出,直到剩下四或四以内的数字尔后两堆所剩的和作为一爻,这些数字肯定是或六、或七、或八、或九,表现在阴阳上就是老阴、老阳和少阴、少阳,符号就是
“--”为老阳,“-
--”为少阳,“-
-”为少阴,“--
--”为老阴,体现在季节就是“-
--”为春季,“-
-”为夏季,“--
-”为秋季,“--
--”为冬季。

     “四象生八卦”。“四象”一经形成,有天地父母了,“四象”运作正常了,八卦自自然然出现了。八卦即是干、坤、震、离、坎、巽、兑、艮。古人在八卦中约定俗成揉进了许许多多东西,从天、地、人三方面加以渗透。八卦代表了八种自然物,即干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离为火、坎为水、兑为泽、艮为山,所谓《易经》上的“八卦成列,象在其中”。八卦象征了干为健、坤为顺、震为动、巽为八入、坎为陷、离为附(丽)、兑为悦(说)艮为止。在人伦上则为干为父、坤为地、震为长男、巽为长女、离为中男、坎为中女、兑为少女、艮为少男。在人体上为干为头、坤为腹、震为耳、巽为目、坎为足、离为股、艮为手、兑为口。在方位上为干为西北、兑为西、坤为西南、离为南、巽为东西、震为东、艮为东北坎为北。在五行上则是干兑为金、坤艮为土、离为火、坎为水、震巽为木。

  在八卦成立后,八纯卦(经卦)的卦成八宫,每宫又是八卦即为六十四卦。这样六十四卦全部出现。六十四卦的每一卦,都是由二个纯卦(经卦)组叠而成的。由是每卦有六爻,自下而上叠建而成卦。在“揲蓍法”每三变而成一爻,道理应该是《道德经》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每一卦的成立,在第一、二、三变的操作过程,其实是对天地(时空)生成万物的捕捉过程,因此经过三变成一爻,如此反复六次之多,一卦成立,万象在其中了。每卦要反复六次“三变”的演习,3×6成18次,1为乾和8为坤(18这数字分拆而成)成乾坤。天地之内,万物无不包含其中了。因此,卦成立了,宇宙的信息和能量集汇其中,从而能对万物万象起预测作用,能达到预测的目的。

  《易经》的神奇体现于卦象之上,而卦象的形成是通过“揲蓍法”摆演而成的,卦象是由六个易爻符号而形成的。《易经》正是以这简单的符号来进入宇宙、破译宇宙的神秘的。这是中国古文化的最为神奇的光芒,古人的智慧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