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孔子“韦编三绝”修纂《周易》之后,二千五百年以降,对《周易》的研究已发展为世界文化史中非常奇特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易》学。《易》学研究在历史上出现的思想流派,《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易类小序》曾有一个概括:

《左传》所记诸占,盖犹太卜之遗法。汉儒言象数,去古未远也;一变而为京、焦,入于 祥,再变而为陈、邵,务穷造化,《易》遂不切于民用。王弼尽黜象数,说以老、庄;一变而胡瑗、程子,始阐明儒理;再变而李光、杨万里,又参证史事,《易》遂日启其论端。此两派六宗,已互相攻驳。又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说愈繁。

而“《易》说愈繁”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由中国文化热带动的“《周易》热”中,已经达到了《周易》思想原理无所用其极的“繁无所繁”的地步,新的“易学思想体系”层出不穷,破译易学千古之迷的新闻经常见诸于报端和各种学术会议。这固然有运用现代西化思维方式所使然,更有现代学术浮燥、功利心态之趋使。然而,把《易》学的历史和逻辑进行统一,则会发现,“《易》说愈繁”,实为统续无宗所导致。

孔子曾说:“吾道一以贯之”(《论语·宪问》)、“后世之士疑丘者,或以《易》乎”(《帛书要》)。如果对孔子的这些话与“《易》说愈繁”的历史和逻辑进行哲学反思,就有理由认为,由于不理解孔子“吾道一以贯之”的思想原理,“后世之士”不知孔子的《易》学思想,就必然形成“《易》说愈繁”的历史和逻辑。所以,《易》学研究的重要问题是在正本清源的基础上,推定孔子的易学思想和儒学之道。

众所周知,宋代诸儒在复兴儒学中曾作出了不懈的努力,曾以道统的理论建构和理学的哲学体系,书写了中国学术思想史中的重要一页。表现在《易》学研究上,宋儒也开创了一个新的历史局面,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形成了《易》图学的解释学系统,由此成为理学的内容之一。这主要表现在以太极图、先天图、后天图与河图洛书为形式的对《周易》《经》、《传》有关内容的解释。这个系统越往后来,则进一步发展为巍尉大观的图解整个《周易》的图书学系统。以至于在当代的《周易》研究中,经常有人援图以为说,作为著书立说的本体论根据。显然,“《易》说愈繁”不但表现在文字系统,而且又生成了更为歧出的图书系统。  

这样一来,对此进行的哲学反思则必然提出下述问题,《易》之为学,先有《易》之《经》《传》文字还是先有《易》图?《经》《传》是为了解《易》图而作还是《易》图为解《经》《传》而作?《易》图能否正确的解释《经》《传》?《易》图能够一以贯之孔子的儒学思想体系吗?《易》图是《周易》的本义吗?如果是,孔子为什么只立文字而不作《易》图?《易》图究竟是怎样产生的?究竟表达了怎样的思想原理?《易》图在《易》学史上的地位究竟应当给出怎样的判释?显然,上述问题是当代易学研究应当解决的问题,并且对《易》学的正本清源而言,是相当重要的问题。

我们看到,关于《易》图,明清两代的易学家虽然作过一定研究,但由于没有正本清源的价值承诺,《易》图的基本问题仍然十分模糊。郭彧先生专攻《易》图之学已十有数年,其尤以考辨功夫见长,发前人之所未发,其《易》图之学颇具正本清源之功。为了推动当代《易》学研究实现历史和逻辑的统一,为复兴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奠立基础,决定在“周易研究”栏目中增设“易图讲座”,聘请郭彧先生主讲。计划在每个星期日开讲,每周讲一个图,第一讲将在本月25日举行,之后循序进行。希望读者利用这次机会,对易学史中的主要问题能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以为今后周易研究之参照。同时希望各位读者把要求、希望与问题写信告诉我们,改进我们的工作,共同推动易学研究向更深的层次上发展,为复兴优秀的传统文化贡献我们的力量。

“周易研究”主编 鞠曦


      # 易图讲座第一讲
      # 易图讲座第二讲 汉代的卦气易图
      # 易图讲座第三讲 汉代“十二月卦图”及其演变
      # 易图讲座第四讲 汉代的“九宫算”图与“五行生成数”图
      # 易图讲座第五讲:京房的“八宫卦次图”
      #

      # 易图讲座第六讲宋代的易图——从《道藏·周易图》中的..
      # 易图讲座第七讲宋代的易图——《易数钩隐图》(一)
      # 易图讲座第八讲宋代的易图——《易数钩隐图》(二)
      # 易图讲座第九讲宋代的易图——《易数钩隐图遗论九事》
      # 易图讲座第十讲 宋代的易图——邵雍的《先天图》(一)
      #

      # 易图讲座第十一讲宋代的易图——邵雍的《先天图》(二..
      # 易图讲座第十二讲 宋代的易图——邵雍的《先天图》(三..
      # 易图讲座第十三讲宋代的易图——周敦实的太极图(一)
      # 易图讲座第十四讲宋代的易图——周敦实的太极图(二)
      # 易图讲座第十五讲宋代的易图——周敦实的太极图(三)
      #

      # 易图讲座第十六讲宋代的易图——杨甲的《六经图·大易..
      # 易图讲座第十七讲 宋代的易图——朱熹的《河图》、《洛..
      # 易图讲座第十八讲宋代的易图——朱熹改造的《周子太极..
      # 易图讲座第十九讲宋代的易图——朱熹的黑白块横图
      # 易图讲座第二十讲宋代的易图——朱熹黑白块二横图之谬..

  # 易图讲座第二十一讲:宋代易图与“宋明理学”(上)
  # 易图讲座第二十二讲:宋代易图与“宋明理学”(下)
  # 易图讲座第二十三讲:元代的易图——吴澄的“河图”与..
  # 易图讲座第二十四讲:元代的易图——胡一桂的《文王十..
  # 易图讲座第二十五讲:元代的易图——雷思齐的《河图》
  #

  # 易图讲座第二十六讲:元代的易图——俞琰的《先天图》
  # 易图讲座第二十七讲:元代的易图——王申子释《周子太..
  # 易图讲座第二十八讲:元代的易图——李简的《先天则河..
  # 易图讲座第二十九讲:元代的易图——陈应润的《易有太..
  # 易图讲座第三十讲:元代的易图——《天地自然河图》
  #

  # 易图讲座第三十一讲 明代的易图——曹端的《太极图说述..
  # 易图讲座第三十二讲:明代的易图——朱升的《周易旁注..
  # 易图讲座第三十三讲:明代的易图——刘定之的《易经图..
  # 易图讲座第三十四讲:明代的易图——韩邦奇的《易学启..
  # 易图讲座第三十五讲:明代的易图——季本的《易学四同..
  #

  # 易图讲座第三十六讲:明代的易图——章潢的《图书编》
  # 易图讲座第三十七讲:明代的易图——田艺衡的《易图》
  # 易图学讲座第三十八讲 明代的易图:钱一本的《像抄》
  # 易图学讲座第三十九讲——明代的易图:来知德的《易经..
  # 易图学讲座第四十讲——明代的易图:黄道周的《易象正..

# 易图讲座第四十一讲——明代的易图:倪元璐《儿易外仪..
# 易图讲座第四十二讲——明代的易图:方以智的《图像几..
# 易图讲座第四十三讲——明代的易图:董守谕的《卦变考..
# 易图讲座第四十四讲——明代的易图:来集之的《易图亲..
# 易图讲座第四十五讲——明代其他易学著作中的的易图
#

# 易图讲座第四十六讲——明代其他著作中的的易图
# 易图讲座第四十七讲——清代易图学概述
# 易图讲座第四十八讲:清代的易图——胡世安《大易则通..
# 易图讲座第四十九讲:清代的易图——毛奇龄《推易始末..
# 易图讲座第五十讲:清代的易图——张伯行《周子全书》..
#

# 易图讲座第五十一讲:清代的易图——李光地《启蒙附论..
# 易图讲座第五十二讲:清代的易图——德沛的《易图解》
# 易图讲座第五十三讲:清代的易图——杨方达的《易学图..
# 易图讲座第五十四讲:清代的易图——赵继序的《周易图..
# 易图讲座第五十五讲:清代的易图——江永的《河洛精蕴..
#

# 易图讲座第五十六讲:清代的易图——梁锡玙的《易学启..
# 易图讲座第五十七讲:清代的易图——崔述的《易卦图说..
# 易图讲座第五十八讲:清代的易图——辛绍业的《易图存..
# 易图讲座第五十九讲:清代的易图——焦循的《易图略》
# 易图讲座第六十讲:清代的易图——胡秉虔的《卦本图考..
# 易图讲座第六十一讲:清代的易图——胡祥麟的《虞氏易..
# 易图讲座第六十二讲:清代的易图——冯道立的《周易三..
# 易图讲座第六十三讲:清代的易图——沈映钤的《易卦变..
# 易图讲座第六十四讲:清代的易图——吴翊寅的《周易消..
# 易图讲座第六十五讲:清代其它易学著作中的易图
#

# 易图讲座第六十六讲:清代其它易学著作中的易图之一
# 易图讲座第六十七讲:清代其它易学著作中的易图之二
# 易图讲座第六十八讲:清代其它易学著作中的易图之三
# 易图讲座第六十九讲:清代其它易学著作中的易图之四
# 易图讲座第七十讲:清代其它易学著作中的易图之五
#

# 易图讲座第七十一讲:清代其它易学著作中的易图之六
# 易图讲座第七十二讲:清代其它易学著作中的易图之七
# 易图讲座第七十三讲:清代其它易学著作中的易图之八
# 易图讲座第七十四讲:清代其它易学著作中的易图之九
# 易图讲座第七十五讲:清代其它易学著作中的易图之十
#

# 易图讲座第七十六讲:清代学者对易图的反对意见——王..
# 易图讲座第七十七讲:清代学者对易图的反对意见——黄..
# 易图讲座第七十八讲:清代学者对易图的反对意见—黄宗..
# 易图讲座第七十九讲:清代学者对易图的反对意见——胡..
# 易图讲座第八十讲:清代学者对易图的反对意见——张惠..
# 易图讲座第八十一讲: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