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涛 国学 易经 智慧宝典 文化周刊 易经文化 易学文化 易学 司徒法正 文化
张涛 国学 易经 智慧宝典 文化周刊 易经文化 易学文化 易学 司徒法正 文化
现在提倡的‘和谐’理念来源于《易经》。《易经》其实是中国人的智慧宝典。”昨日,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易学文化研究会会长张涛,做客珠海文化大讲堂,以《易经的智慧》为题,将古典文化和现实相结合,用幽默生动的语言、独到的见解,让现场听众了解国学文化的同时,领略到《易经》智慧在现实生活中的无穷魅力。

  和谐创新是最根本的精神

  文化周刊:《易经》成书于几千年前的中国古代,它既是一本书,也带有种种神话色彩。那么易学是不是这么一种玄虚东西,离我们很远呢?

  张涛:易学其实是一门包容广阔、无处不在的学问,就是“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易学就像中国文化的一个源头,已经是深深地融入了我们生活的每一处,它可以极其宏观地指导我们的行动,如,它所倡导的天人合一思想几千年来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它也体现在生活中的微观细处,如我们结婚喜庆要择个吉日、建房子要挑个好的方位等等。正如一句话所说的,“百姓日用而不知”,只是我们对这一切习以为常,加上易学神秘色彩让大家感觉到了 “距离”。


  文化周刊:既然易学对我们的生活影响之深,到了我们习以为常不易察觉的程度,那您能给我们列举一下易学里面体现的一些思想吗?

  张涛:《易经》在古代的地位很高,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中国儒、道两家的思维模式与它是一脉相承的,甚至许多有名的高僧都专门研究探讨《易经》。

  举个例子说,梁启超题写的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出自《易经》。对中国文化稍有涉猎的都知道,孔子创立的儒家就讲究“自强不息”的入世精神,而老子提倡的“上善若水”与“厚德载物”指的都是同样的道理。

  《易经》虽然只有短短的两万一千多字,但它囊括了中华文化、民族精神的许多内容,如天人合一的整体思想,阴阳变化原理,兼容并蓄的包容,防微杜渐、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等等。其中,我认为和谐和创新是《易经》里面最根本的精神。

  堪称中国最早的成功秘笈

  文化周刊:您能谈谈《易经》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它所阐释的主旨是什么呢?

   张涛:《易经》包括《经》和《传》两大部分:《经》讲的

干、坎、艮、震、巽、离、坤、兑,这八卦重叠演变而来的六十四卦;“传”的意思就是解释、注释,所以,《传》附属于《经》,也就是解说“经”的内容的。

  《易经》有三义:变易、不易、简易。变易是《易经》的第一义,讲的就是一个“变”字,世界一切都在变化,推陈出新。“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等道理都是出自于《易经》,开示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易,阐述的是世界虽然是在无止尽的变化中,方法可以变,但它的根本、它的规律是不变的。“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就反映了变化中的不变,和谐、平衡的规律是不变的。简易,是《易经》中的第三义,它更多地指做事的方法,“易道尚简”,抓住最根本的东西,透过复杂的外表,以简驭繁。

  目前西方对我们的《易经》不太了解,更多的看到《易经》中“变”的一面,所以他们把《易经》看成是“变经”。

  文化周刊:那您认为易学最重要的精神是什么?

  张涛:其实,《易经》是中国人成功学里面最早的秘笈,因为易经文化里面非常重视人的成功与否,强调成功重要的是人的和谐发展。例如,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以进取的精神鼓励大家上进。同时,也有“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来奉劝大家顺时而行,坤者,顺也,像大地一样容纳一切,对人、对己宽容。进可以奋发向上,退可保留开阔的心态,所以,易学也可以用作养心之学。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遗产

  文化周刊:什么人对研究易学最有兴趣?易学的研究方向何在?社会上有人将易学应用于看风水、算命上,容易让人将它跟带有迷信色彩的方术一流相提并论,您怎么看待?

  张涛:根据一部《易经》,现在易学的研究方向有很多,总的来说有精英易学、民间易学之别,分“学院派”和“江湖派”两大类。学院派以院校、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为主,而江湖派则由民间的易学研究者组成。

  学院派和江湖派的易学研究方向有很大不同,学院派的易学研究者们主要侧重于从理论上对《易经》里面的内容进行把握。他们通过对理论的深入研究,挖掘《易经》的思想内涵,并试图应用到现代社会中来。而大家对易学的印象更多地是来自江湖派的易学研究内容。江湖派的易学研究更注重于“实践”,也就是把《易经》里面内容,通过看风水、命学(看八字等)、择吉等形式应用于生活。

  文化周刊:那么易学存在预测功能吗?

  张涛:易学是我们先人的经验总结,就方术而言,它的确有一定的预测性。但是你不能要求易学百分之百地预测,就如预测吉凶来说吧,它本身就有百分之五十的可能性,加上中国人比较相信心理暗示,很多时候就觉得“真的很灵了”。

  其实,不能片面看待易学这种预测功能,它更多地是通过阴阳变化、天干地支,结合金木水火土这五行,辩证地分析情势,体现一种暗含的和谐思想。比如民间易学研究者给一个孩子看命数的时候,根据出生年月日、时辰、生肖等方面推断他是否“五行”俱全,要是缺火,就在他的名字里面留个跟“火”有关的字,如“红”、“辉”等等。这种给孩子“补”全五行的做法,其实更多地是表现中国人一种贴近天地自然的和谐心态。

  文化周刊:那现在易学的研究现状如何,您觉得易学发展前景如何?

  张涛:有些人提到《易经》就会联想到算命打卦,而真正的《易经》文化博大精深,是可以运用其中的智慧来洞彻人生、经营人生的,而有些仅仅限于工具、被工具所左右的人,永远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智者。中华历史几千年,大浪淘沙中,保留下来的是人民接受的精华。易学作为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想焕发新的青春,还需要更多的合作和努力。  □本报记者 卢伟 实习生 任文强/文本报记者 于燕敏/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