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是中华民族五千里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特有文明之一,也是现今国学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自东晋郭璞创立风水学以来,中经战国鬼谷子、西晋郭璞、唐李渟风、袁天罡等历代宗师发扬光大,至晚唐杨益达到一个新的发展高峰,至此,风水学真正形成学说流派,开始纵深影响中华文明发展。
  历史上最先给风水下定义的是东晋的郭璞。他在《葬书》中云:"葬者,藏也,乘生气也。气行乎地中。其行也,因地之势。其聚也,因势之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又云:"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气之盛而流行,而其余者犹有止。"在这里,风水之法,不仅是"葬者"的事宜,而是广泛意义上的"藏也"。即风水之术也还包括"生者居住"这一内容。
  由于中国古人深信天、地、人三者之间存在一种深奥莫测的因果关系。为了在选择阳宅和阴宅的地址时能找到一块顺天应人,得地脉之吉利的风水宝地,所以创建了一种理论体系。而这种理论体系受到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所以,中国的古人就运用了这一传统哲学,在宇宙人生序列关系的探索中,比如在风水学的完善过程中,建立起一套具体的准则和方法。风水学在对自然环境对人类作用的解释上,无论在其典藉理论中,或在具体操作规程上,都具有其合理性和科学性。
  风水是东晋郭璞《葬书》里"生气"理论为主旨。它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变化归结为"生气"的运动。在中国古代,科学尚不发达,它以"气"或"生气"来解释变化无穷、祸福难测的世界,应当说这是一种朴素唯物论思想的表现。
  长期以来,风水学说在中华文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纵观中国古代许多建筑,上起京城、宫苑、寺庙,下至村舍、民宅、坟墓,就是现存的西安、北京、南京、开封、广州等城市的历史稍微悠久一点的古建筑,甚至日本或东南亚一些城市的古建筑,都遵循了中国风水学的理论准则和方法而建造的。
  风水在中国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了。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李宝田教授认为,风水是中国独树一帜的文化现象。它是集古代科学、哲学、美学、伦理学、心理学、民俗乃至生态观念于一体的综合性理论。其内涵是博大精深的。
  科学史权威,英国学者李约瑟称中国古代风水为“准科学,是中国古代的景观建筑学。包含着一种美学成分”。
  新西兰学者尹弘基在《自然科学史研究》1989年第一期里撰文说:“风水是为寻找建筑物吉祥地点的景观评价系统,它是中国古代地理选址与布局的艺术,不能按照西方概念,将它简单地称为迷信或科学。”
  台湾学者提出风水是“地球磁场与人类关系学”。
  美国城市规划权威凯文林奇在其代表作《都市意象》一书中,称风水理论是一门“前途无量的学问”。
  现代以来,人们对风水的认识日渐科学理性。当代,风水作为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又成为一种重要学说走入学术殿堂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它依然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人们的工作生活。作为一种神秘的学说,我们无法定论风水学说的性质。但作为一种文明的继承与延续,我们理应以负责的态度辩证地对待风水学说在人们生活中起到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