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泰卦:泰卦对现代生活的启示,泰卦是吉祥卦(钟葵)
元 钱选 《杨贵妃上马图》
清 郎世宁 《三羊开泰图》
泰卦六爻
周易系列之泰卦
《周易》的泰卦,是人人向往的模式。这个模式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上下交而其志同”,阴阳平衡,和谐安泰。二是“君子道长,小人道消”,正气占上风,歪风邪气得到遏制。因安泰的局面来之不易,古代圣贤告诫人们要时刻警惕,保持“艰贞”,慎防泰极而否。
泰卦在很多人心中是吉祥卦
宇宙万物,无时无刻不处在变化之中。我们知道,《周易》这本书,通篇都在探索万事万物的变化之道,其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从开篇的乾坤二卦开始,就通过“亢龙有悔”和“履霜,坚冰至”两条“爻辞”,阐明了物极必反的规律和由霜至冰的变化过程,提醒人们要知进知退,知存知亡,防微杜渐,见微知著。到了第十一卦泰卦和第十二卦否卦,又把“泰极生否”、“否极泰来”的变化规律极其生动地展现出来。
在很多人心目中,泰卦是“上上卦”,是吉祥卦。一提起泰卦的吉祥含义,人们自然会联想到“三阳开泰”的成语,但对这句常用于祝贺新年行好运的吉祥语,很多人只知其大意,而不知其准确含义,以为“三阳”是代表大地回春,万物复苏。或依照字面直接解释为三个不同时段的太阳,即所谓朝阳、正阳、夕阳,因古代有“朝阳启明,其台光荧;正阳中天,其台宣朗;夕阳辉照,其台腾射”之说。
三阳开泰亦代表大地回春万物复苏
其实,“三阳”的原意是指泰卦下面的三个阳爻。从卦形来看,泰卦由干、坤二卦组成,乾卦在下,坤卦在上,即三个阴爻在上,三个阳爻在下。我们知道,阳爻代表“轻清上浮”的阳气,本性向上,阴爻代表“重浊下凝”的阴气,本性向下。“三阴”在上,“三阳”在下,阴阳二气必然相交相接,所以命名为“泰”。“序卦传”说:“泰者,通也。”“三阳”之气上升,与“三阴”之气相融相交,从而使万物生发,呈现泰通之象,这就是“三阳开泰”的本义。
当然,把“三阳开泰”理解成大地回春,万物复苏,万象更新也是正确的,因在古代泰卦是寅月(即正月)的象征。
西汉易学家孟喜根据阴阳消长转化规律,结合全年的气候变化,用十二个卦代表十二个月。每年十一月冬至一阳生,用复卦(卦形一阳在下,五阴在上)作代表;十二月阳长至二,用临卦(二阳在下,四阴在上)作代表;正月阳长至三,所以用泰卦作代表。其余各月份的代表卦,可依此类推。因“羊”与“阳”谐音,又是古代的“祥”字,在民间,常将“三阳开泰”写成“三羊开泰”,尤其是每逢羊年特别流行这种写法。
吉祥图也喜欢用三只羊表达“三羊开泰”,如清代宫廷画家郎世宁就绘有《三羊开泰图》,图中母羊护子,小羊依母,充满慈爱祥和。
泰卦呈现阴消阳长之象
意味君子道长小人道消
由乾坤二卦组成的泰卦,其吉祥含义源于坤在上、干在下的卦形。“卦辞”说:“泰,小往大来,吉亨。”在这里,“卦辞”把乾和坤转换成“大”和“小”,把干下坤上的静态模式转换成有来有往的动态过程。“小”指坤阴,“大”指干阳,坤阴往外居外卦之位,是“小往”,干阳前来居内卦之位,是“大来”。就一卦六爻的运动规律而言,居上往外者逐渐衰退,居下在内者逐渐增长,而泰卦阴阳爻的走势是阴消阳长,故“卦辞”作者认为这是有利于事物发展的“吉亨”之象。
“彖传”则进一步从天道、人事两方面解释泰卦的内涵:“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阴去阳来,天地相交,万物生长,是泰卦所呈现的自然现象。推而论及人事,则象征上下沟通、志同道合。此外,干为纯阳,代表刚健,坤为纯阴,代表柔顺,阳爻代表“君子”,阴爻代表“小人”,以人性比拟内干外坤之象,即为内刚外柔、内“君子”而外“小人”的性格。因泰卦呈现阴消阳长之象,所以“彖传”说“君子道长,小人道消”,意思是君子之风在盛行,小人之风在消退,这意味着社会风气的好转。
我们知道,《周易》主要是“为君子谋”。在分析泰卦的卦象时,“象传”的作者提醒当政者:“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财成”即“裁成”,“辅相”意为配合、辅助,“左右”意为帮助。这段话的意思是:君王应当效法天地交泰的自然现象,适当剪裁运用,设计出合理的社会制度,配合、辅助天地化育万物之功,帮助人民改善生活,使社会和谐安泰。宋代易学家杨万里认为,古代的尧舜时期,就是“通泰社会”的典范。
唐玄宗不懂持盈保泰之道导致大唐由盛转衰
泰卦的六爻,展示了形成通泰之象的动态过程,“爻辞”和“小象”的阐述富有哲理性,使读者从中可以领略到否泰转化的微妙之处。因相交、相通为泰卦立义之本,故研读此卦时应着眼于卦爻的阴阳相交。
初爻是阳爻,与第四爻相交,代表阴阳交泰的开始阶段。“爻辞”说:“拔茅茹,以其汇,征吉。”茅和茹为两种植物,根相连,“拔茅茹,以其汇”的意思是把茅和茹一起拔出来。这是一种比喻手法,比喻时逢泰通,“君子”与志同道合的同类互相提携,谋求发展。“小象”说:“拔茅征吉,志在外也。”“志在外”即志在上进,初爻与第二、第三爻皆欲上进,故取“拔茅汇征”之象。第四爻的“爻辞”则说:“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翩翩”是鸟儿疾飞之状,这一爻是阴爻,“其邻”是指上面两个阴爻,三个阴爻皆欲与下面三个阳爻相交,故用“翩翩”来形容群阴的动态。“不富”是指上面三个阴爻组成坤卦,坤卦虚而不实,故曰“不富”。“戒”即告诫,“孚”即孚信,因“三阴”皆有呼应,与“三阳”相孚,阴得阳即通泰,故不用告诫。
第二爻(“九二”)与第五爻(“六五”)相交,代表阴阳交泰的中间阶段。“九二”的“爻辞”说:“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这段文字可谓佶屈聱牙,在这里不详解。其大意是,哪怕山长水远,也要勇往直前,主动与居尊位的“六五”相交,以中庸之道为原则,行光明磊落之事。“六五”的“爻辞”则说:“帝乙归妹,以祉元吉。”这里引用了商纣王父帝乙将妹妹下嫁给周王的故事,说明上下相交,任用贤人,才能真正实现和谐通泰。
第三爻(“九三”)与第六爻(“上六”)相交,代表阴阳交泰的最终阶段。这两爻的“爻辞”,明示天道循环之理,告诫人们要时刻警惕,居安思危,慎防泰极而否。“九三”的“爻辞”说:“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这一爻已到达下卦三个阳爻的最上方,象征安泰已达到极盛,处在盛极必衰的临界点。正因为如此,“爻辞”指出世上没有只平坦不起伏之路,没有一帆风顺而不遇反复之事,告诫人们在安泰之时不可忘记艰苦奋斗的精神,这样才能持盈保泰,幸福平安。但人们往往在极盛安泰之时忘了《周易》的告诫,从而导致由盛转衰的结果。杨万里说,大唐盛世之所以由盛转衰,就是因为唐玄宗晚年耽于逸乐,不懂持盈保泰之道。
如果说“九三”代表盛极而衰的临界点,那么“上六”则象征泰极而否已不可逆转了。这一爻居全卦的极点,代表大势已去。“爻辞”说:“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意思是,城墙倒在久已干涸的护城壕里,在这种情况下,不可用兵。如果企图以武力挽回颓势,只有加速灭亡,因为人心已散,已经没有多少人听从命令了。这一爻所说的状况,在历史上随时可以找到印证。本文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文/图 钟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