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揭示的群众观念--地水师卦象(刘绪义)
大多“三国”粉丝都可能记得关羽被杀前,吴国的吕范曾给他算过一卦。事在《三国演义》第七十六回“徐公明大战沔水,关云长败走麦城”中,孙权派吕蒙攻击关羽,关羽被困麦城,又派诸葛瑾劝降失败,正在寻思之际,吕范卜了一卦,“乃‘地水师卦’,更有玄武临应,主敌人远奔。”
根据卜得的师卦,吕范断定关羽一定会出逃,“有玄武临应”,玄武代表北方,意即向北逃跑。果然,关羽见救兵不至,想出逃孤城,只见麦城周围三边皆敌,只有北方小路不见敌人,便决定向北突围。而其实吴国伏兵早设在此路上,关公果然被擒,应了吕范的卦象。
用师之道,容民畜众
师卦,是《易经》第七卦,其卦象为上坤下坎。下卦为坎,坎为水;上卦为坤,坤为地,像“地中有水”,这是师卦(地水师)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取法于容纳江河的大地,容纳民众、畜养百姓。
地中有水,意味着土地畜养着水。古人言:地下之众者,莫过于水;地上之众者,莫过于人。因此,师卦之“师”,意思就是“众”。帛书易传《昭力》:“师也者,人之聚也。”简而言之,师卦的卦象揭示了一个朴实的哲理:只有心里装有百姓,才算懂得易道之理,才有资格称为“领导”。一个团队的负责人,只有有了很多追随者,才能称得上是领导,否则,就是一个人散步,是孤家寡人。
师卦的卦辞说得很明白:“师。贞,丈人吉,无咎。”《彖辞》曰:“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刚中而应,行险而顺,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吉又何咎矣。”易道中正,万物皆通。上下相应,行险事顺,以此率众,人们才会服从。关羽之败走麦城,表面上是军事失败,实则是其领导之败。时人与后人都对关羽作过公允的评价。
《三国志》作者陈寿这样总结道:“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陈寿认为关羽“刚而自矜”,正是其取败之道,是“理数之常”。南宋陈亮则指出:“夫关羽好勇而无谋,恃气而骄功,此其势甚易谲也。”
时人和史学家看法一致,如吴将吕蒙批评关羽:“斯人长而好学,读左传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气,然性颇自负,好凌人。”蜀汉重要谋臣、被诸葛亮誉为荆楚良才的廖立直指关羽:“是羽怙恃勇名,作军无法,直以意突耳,故前后数丧师众也。”蜀汉另一大臣杨戏也指责关羽“交待无礼,并致奸慝,悼惟轻虑,殒身匡国。”
不论是对吴国,还是对同僚,关羽都缺乏尊重。对待下属则更是目中无人,傲慢无礼,高高在上,这使得自己在危难时得不到支持,属下就更谈不上效死力了。如关羽对待既肩负重要战略据点的防守,承担着外军物资的补给的江陵守将糜芳、公安守将傅仕仁,办差不利,关羽只知一味的斥责和威胁,加大了上下之间的心理距离。如果没有糜芳等人的叛变,关羽完全可以驱吕蒙于境外。如果刘封肯发兵相助,也不至于出逃被擒。上下不同欲,为最终的失败埋下了祸根。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典型的脱离群众。
史载临武君与荀子议兵于赵孝成王面前,赵王问用兵之要,临武君回答:“上得天时,下得地利,观敌之变动,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求也。”荀子则说:“不然。臣所闻古之道,凡用兵攻战之本在乎壹民。弓矢不调,则羿不能以中微;六马不和,则造父不能以致远;士民不亲附,则汤、武不能以必胜也。故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故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
用兵之要在于善于附民,正是《易经》师卦揭示的大智慧,足为后世之警。一言以蔽之,容民畜众,才能有“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的境界。
群众路线的六条铁律
师卦实质上是阐述团队的意义,也就是如何走群众路线,积聚力量。一个想要成就大事的人,首要的便需要一支队伍。那么,作为孤家寡人,如何组建并且带好这支队伍,是他忧虑的头等大事。这就是《杂卦传》中所说的“比乐师忧”。
师卦所忧的正是如何走好群众路线,它提出了六条铁律。
第一条,师出以律:挺纪在前
师卦初爻的爻辞是“师出以律,否臧凶。”军队出征需要纪律,组建团队正同样需要纪律。《孟子》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聚合众人,将来自五湖四海,怀抱着不同目的、理想和功利的人走到一起,如果没有统一的规矩、制度,这些人就只能算是一群乌合之众,不能称之为团队。此之谓“律其纪齐人心”,人心不齐、心志各异,一定隐伏着否藏,凶之见矣。因此“师出以律”就是要挺纪在前,首先就得制法度、明号令,建立一个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大家共同遵守的规矩或制度。只有规矩、制度才能壹行其纪、万目皆起,壹行其纲、万目皆张。规矩来自于群众,大家共同制定,共同遵守,这才叫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规矩对事不对人,才是肃风正纪、公平公正的保障。统一的规矩可以让人心顺人和。
第二条,在师中吉:深入群众
师卦第二爻爻辞:“九二: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主帅身在军中,吉利,没有灾祸,君王多次下令嘉奖、委以重任。
“在师中吉”,存在于师、生存于师、依赖于师。就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团结群众。所以中正吉祥,没有灾咎,“承天宠也”,要把群众看做是自己的生命所系、力量所依。个人的力量太渺小了,只有依靠群体力量的维护才能战胜一切和捍卫一切,故王多次赐命,“怀万邦也”。
因此,做领导者一定要深入到群众中去,谦虚谨慎,态度平和。把自己看做是集体中的一分子,相信群众,情系群众,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关心群众的生活,得到群众发自内心的认可和敬重。这样,才会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和带头人,为后来的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条,师或舆尸:护民之利
师卦第三爻爻辞:“六三:师或舆尸,凶。”
“舆尸”,过去的解易者都是将其解释为“用车载尸”。此说貌似说得通,其实不然。打仗总有牺牲,载尸而还是正常不过的事,死几个人不一定就代表失败,怎么可能一概判断为“凶”呢?
其实,尸,神像也。象卧之形。尸体的尸字,繁体字写作“尸”。而“尸”多用于祭祀时摆放的假人,所谓“祭祀之尸本象神而陈之”。在商周时也代表奴隶中的一个等级,泛指地位低微的人。舆,既有“车”之义,还有“多”的意思。《广雅》释“舆,多也”。舆尸,应当理解为“尸位素餐”的意思,即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
古人说,众则必有主之者。人多了一定要有一个主事的人。这个主事的人就叫做“师”,“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也即“教师”、“导师”。古代亦有“太师”、“少师”等官职。好的领导往往就是一个好的导师。为官不为,凶。
因此,一个群体,其领导绝不能为官不为、尸位素餐。要想让群众服从,就要有群众利益至上的观念,为群众利益保驾护航,以此凝聚人心。
第四条,左次无咎:不失常道
师卦第四爻爻辞:“六四:师左次,无咎。”
老子云:君子居则贵左,用兵者贵右。左右,在古人那里分别寓意着不同含义,左为柔、右为刚;左为静、右为生;左为生、右为死。又说:吉事尚左,凶事尚右。而兵者,凶事也。如果师卦是讲军事,那么,无疑应当尚右。所谓修道之君子,以柔静自处,仁心好生,故居左。用兵动以刚强,志在杀敌至死,故居右。是左次,出师尚右。而此处明明说“左次无咎”,足见师卦本义,是故其《象辞》曰:“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走群众路线,就是要修道明教,仁民爱众,率领大家走一条宽庄祥和的发展之路(尚左),这才叫不失常道,故而无咎。
第五条,能以正众:以身率众
师卦第五爻爻辞:“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
古人云“田猎以讲武”。讲武即操练,走群众路线,要注重训练群众,提升群众捍卫团体利益、抵御敌对势力的能力,古人操练军士的方法之一就是田猎。田有所擒,利当执言。训练有收获有成果,利于发号施令。如果统帅号令即出,而众人尸位素餐、无动于衷,执行不力,必有大凶。因此,训练时,行令无有其过,施罚无有其私,则民心民志无咎矣。为君长为领导者当能以正众,表率于师,身体力行,以求中正。孙子说:“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师卦《彖辞》说:师就是众合之体,贞就是守正之道。能够把众人凝聚起来而又能行守正之道则可王天下矣。团结起来、武装起来、上行下效,上以服下,才能形成一个刚强有力的整体而能应变一切。
第六条,小人勿用:正功去邪
师卦第六爻爻辞:“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正如关羽不听人言,用人失当,导致荆州顿失一样,一个队伍要确保无忧,必须正功去邪。《象传》说,“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乱邦也。走群众路线,当讲求正功行罚,国有国体,家有家体,才能阻止那些唯利是图只求私利的小人行径,免除小人之祸。领导者应当明白,用人事关团队,用人不是用好某个人,而是用好整个团队,要让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发挥各自的能力。孙子曰:治众如治寡。要把群众看做是一个人,才能使群众凝聚成一个人。所谓一人一心,不如十人一心。
师卦六律,正是现代群众路线智慧之源。◎刘绪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