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为什么不叫“难经”(刘绪义)
文王拘而演易。 (资料图片)
文王为众人推演周易。(资料图片)
【编者按】
《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现在说起《易经》,很多人会不假思索地认为它是一本算命之书、阴阳风水之书。有些人连《易经》6 4卦的卦名都读错,也在大讲特讲,号称预测大师。《易经》到底是一本怎样的书?且看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博士后、文化学者、《易经》研究专家刘绪义如何看《易经》。
一部《易经》,在很多人看来是望而生畏,认为太难懂了。如此说来,《易经》应该叫《难经》才好。《易经》之所以叫《易经》,其实就因为它很容易。《易经·系辞传》开篇便说:“干知大始,坤作成物。干以易知,坤以简能”。干是天地之开端,坤是万物之源泉。干因其容易而可知“大始”,坤因其简单则能生万物。“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这更无须解释,天地间最高深的道理往往最平凡、最简单。
要知道,这部经,曾经是我们老祖宗的“小学”教材。他们小时候,先学《三字经》、《千字文》,继而开始学“四书五经”。《易经》是五经之首。也就是说,我们老祖宗小时候就得念《易经》。
难道,我们现代人还不如老祖宗小时候?当然不是。老祖宗小时候也未必能读懂《易经》。但他们相信一句话,叫“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九十九遍读不懂的话,那么,读一百遍,就一定能读懂。
现代人不是读不懂《易经》,而是没有那种读一百遍的恒心和毅力。现代人过于急功近利了,大都梦想一遍就能读懂。他们看惯了日韩港台的肥皂剧,看惯了《知音》体、微博微信上的口水文,哪里还静得下心来,把《易经》读它个一百遍呢? 我们偏偏还在嘲笑古人捧着一部经典摇头晃脑的神态。其实,大声朗读经典,真的很有益于人的心灵,让心伴随着经典的韵律、节奏一起跳跃,人心便有了生命的律动。这将让一个人受益终生,让心灵永保健康。这也正是读书的好处。
《易经》之所以叫“易经”,真的是因为它很容易。
易的本义是一条虫,是蜥蜴。后来,老祖宗在造字的时候,以日月为易。如小沈阳所说的,眼睛一闭,眼睛一睁,一天过去了,这叫易;假如眼睛一闭,再也不睁开了,那就是不易了。
在《易经》里,“易”还有三层含义。
第一,是简易。《易经》真的很简易。它所有的全部的奥妙都包含在两个基本符号里。这两个符号(图一图二)谁都认识。
(图一)这根“直线”,我们把它称之为阳爻。
(图二)这根“虚线”,我们把它称之为阴爻。
这里就有了两个最基本的观念:阴、阳。
爻,它的本义是错杂,就是两个结。在《易经》里,每一个卦,每一根爻,都有自己的位置,因而,爻,就有了位置的意思。这就意味着,我们凡人,先要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位置以后怎么做呢?去效法它。
这就是《易经》的大原理:以天道观人道,要求人在有限的时间和无限的空间里,去效法天道。《易经》六十四卦,每一卦六根爻,共计384爻,简单而有规律。正所谓天地有大美,从简单处得。
第二,是变易、变通。
变易是天道。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是运动变化着的。变易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越简单的东西越容易变化,别看《易》很简单,却千变万化,变幻无穷。
依老祖宗天、地、人三才之说法,用三爻即可组合成一基本卦,三爻成卦,稍加变化,就成八卦。而两个八卦一重叠组合,即可成八八六十四卦,而随之还可以发生爻变、卦变。
一言以蔽之,大易之道,四字而已:尚变知变。《易经·系辞传》通篇强调“变”: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圣人之道有四:……以动者尚其变……
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致变,其孰能与于此。
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干;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
变而通之以尽利。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
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
第三,是“不易”。虽然《易》变化万千,其根本的奥妙、原理、方法却是永远不变的。
如果说,变易是天道,那么,不易则是王道。世间万物万事,原则是不能变的,道理是不变的,规律是不变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易”的四大智慧:
第一,崇尚简易。什么是“简”?先贤云,不占而趋吉避凶之道,即“简”。圣人作“易”,原本就是要教人趋吉避凶。古人算卦是为了什么?其实很简单,算卦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当一个人凭个人的智慧决断不了、十分纠结的情况下,求助于天意神灵的旨示,直接寻找一个简捷的化解方法,这就是古人算卦的目的。
《易经》所有的一切,都是要告诉人们,如何做到不占而趋吉避凶。它反复说明的一个道理,便是“简”。大道行简,人生崇简,“简”就是平安,“简”就是美。
第二,要懂得变。天下万物都处在一个变化的过程当中,老祖宗懂得这个道理,合乎万物都是运动的这个发展规律。
但是,变化的根据是什么?变化的根据就是“时”。古人算卦算什么?就是算“时”,算变化的根据。“卦者,时势也。爻者,适时之变者也。”六十四卦,就是六十四种时势。
《易经》告诉我们,变通趋时,动静不失其时,与时偕行,屈伸随时、因时而变等,这里的“时”,都是指变化的根据。那么,如何来把握变化的根据呢?那就是知几。
“几”,就是苗头,兆头。“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所谓“合抱之木,生于微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微末、垒土、足下,都属于苗头、兆头。
第三,要防止变。仅仅懂得变,还是不够的。“亢龙有悔”,还是懂得防止变。当事业顺心顺水的时候,当生活顺心顺意的时候,就要懂得防止变。防止变,一要防止它变坏;二要防止它变得更好。
对于前一个道理,大家都能理解。但对于防止变得更好,恐怕理解的人就不多了。
众多人都希望好上加好,锦上添花。所谓“山高人为峰”,都要尽早抵达事业或人生的巅峰。殊不知,“山高人为峰”的境界,却并非美事,很大程度上甚至是危机四伏。人到山顶,活动的空间就小了,立足之地就局促了。四周就没有靠山,不仅易于接受来自四面八方的攻击,而且施展的余地就少了,一不小心就会陷于危险之境地,甚至落入万丈深渊,万劫不复。
古人云,人生最佳的境界在于“花未全开月未圆”。花一旦全开了,意味着马上就要谢了;月一旦全圆了,意味着马上就要缺了。因此,要防止变,更要懂得适可而止。
防止变的最佳办法就是使自己变“谦”。《易经》中有一卦为“谦”卦。它的卦象就是(图三):
此卦坤上艮下。意思是山在地平线之下。这是一个什么景象呢?山在地平线之下,即为山谷之象。意为“守谷”。
谷,地势低,四周都有靠山,是一种最安全的境界。古人还说,做到了“谦”,大可以保一国,中可以保一家,小可以保一身。
第四,要促进变。当自己倒霉的时候,走背运的时候,当环境不好的时候,对自己不满意的时候,就要促进变。怎么促进变呢?要懂得辨别每一个细节,寻找绝处逢生的机会。所以,促进变的原则就是“中”。中,就是阴阳各半。多阴则厥,多阳则痿。要阴阳各半,阴阳协调和谐,方能促进变。
《易经》中有一卦名为“泰”卦。泰卦的卦象便是(图四)。
此卦坤上干下,阴阳各半。意为阴在上,阳在下。在这里,阳处守势,居下位。
道理很简单,因为阳气是上升的,阴气是下沉的,阳下阴上,正好两气互相交和,这就是阴阳交泰、天地交泰的奥秘。
泰,也就是变化的结果。持盈保泰,这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结果。然而,如何持盈保泰,却始终是一个难以破解的难题。
人生路上有《易经》相伴,就能培养自己的敬畏心,明白“知命”的好处,学会并掌握“易”的奥秘,为自己、为家国、为社会谋得一个安泰的结果,过一种坦然无惧的生活。 深圳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