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中国梦——在中山大学听周易玄论四为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
数月前,著名青年国学学者周易玄应团中 央之邀,将在全国各高校陆续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座。周易玄教授的第一站,便是中山大学。
周易玄,原名廖彬宇。曾有“国学少年”之誉。是当代中国著名战略咨询管理顾问专家。倡导四为精神,担任多家城市、企业战略管理顾问。同时也是全国大型公益组织——春晖行动首席文化顾问。22岁受聘为清华、人大等高校客座教授,讲授中国文化;并任海内外多家企业、集团董事及顾问;25岁受聘为南京师范大学研究员、兼职教授;26岁,任北京大学教育文化与品牌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与应用课题组副组长;27岁担任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所所长,同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国学旨归》第一辑,分为《老子汇通》、《干支哲学》、《千古易人》三部共两百余万字;28岁辞去北大民营经济研究院一切职务,担任国家一级学会——国际易学联合会执行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6月6日,北京及广州,整整一天,都大雨滂沱。
周易玄教授一行一早的飞机,直到傍晚才起飞。晚上八点,在团中央代表鲁先生等人的陪同下,周易玄教授终于风雨无阻地抵达中山大学,为中山大学的广大学子们举办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讲座。
共青团广东省 委副书 记陈宏宇、全国学联执行主席江皇甫、中山大学团委书 记黄毅、副书 记吴丹、团省委学校部副部长丘明祺、广东省学联主席刘慧有等领导、嘉宾莅临中大,聆听讲座。
周易玄说:“老子《道德经》里有这么一句话:‘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青年学子是祖国的未来,他希望有更多的青少年能聆听,从几千年老祖宗那里传来的声音,是教诲,也是召唤。以往圣先贤的思想与智慧,来驾驭今日极为丰富的物质与财富。这就是执古御今。”
翻开《国学旨归》系列,在作者自序里,有这样一段文字:“余尝念想,假令今之青少年辈,皆能受先贤宗风之沐,慧命早开,则必有定静之力,仁义之德,自然敦化,一来不负往圣绝学,二来如孔子大学,顶天立地,为全人而无忝所生,则家国幸甚。将来负荷纲常,发挥事业,大有益于天下,岂虚言哉?此诚余自幼之愿耳。”
周易玄的讲座,从八点开始,到十点半结束,两个半小时的时间里,信息量极大,洋洋洒洒,一气呵成,可谓“纵横十万里,上下五千年。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令人叹为观止。
周易玄说,他自幼信奉知行合一理念,并四处宣讲,发扬四为文化精神。什么是四为文化?他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个为就是四为文化精神。
他提出,我们应该把四为文化精神,作为中国人的精神。这种精神,从古远以来,一直都流淌在中华民族的先贤心中,与他们的灵魂、血液,交融在一起。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精神,所以他们自强不息,同时又能厚德载物。我们今天更应该继承,乃至于将来,都应该一直传承着,永不偏废。
这四个为,为天地、为生民,为往圣绝学、为万世太平,没有一个是为自己。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终极追求。孙中山先生常常讲的“天下为公”的致公精神,其实也正好就是四为精神。
周易玄教授在讲座中谈到,他将自己的书房命名为“无相堂”,来源于《金刚经》。他说他之所以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是因为在他六岁那年,一位无名僧人送了一部《金刚经》给他。从此敲开了阅读中国古代典籍的大门。也就是从那时候起,他的书斋号就叫做“无相堂”了。
无相,是《金刚经》里的概念——“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四无相。周易玄说,最初他读《金刚经》,依然是毫不理解,但是越读,就越能去揣摩其中的含义。在十几岁时,他就有了一些感悟。
他说,无我相,就是首先要破除我执。破除掉我执,才能破除掉贪嗔痴慢疑五毒。当一个没有了我执的人,其实就是破除了小我,而大我也就立马出现了。这正是老子讲的“不自是,不自见,不自矜,不自伐。”凡是认为自己很了不起,自己很高明,自己很正确,都是“固步自封”,都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都不能打开自己的心胸,也就不能打开自己的格局,换言之,也就没有了包容性,没有了慈悲心,就永远不能进步,不能成长。只有破除一切的相,把自己放空,才能广泛吸收。这正是老子讲的:“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凿户牗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所以中国文化很了不起,从一开始,就让我们破除对一切假象的执着,打开心胸。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也正是陈亮的名言所说的:“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
破了我相,还要破人相,有人我之相,就是二元对立。其实自他不二。只有破了人相,才能破除分别心,能够真正明白,利益别人也正是利益自己。
讲座的主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四为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周易玄教授整场讲座最大的亮点也在于此——他从四为精神发展出四个观,又从这四个观总结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番论述,犹如画龙点睛,极富神韵。
周易玄说:“观字,来源于《易经》的《观》卦。《易经》里又讲:‘天地之道,贞观者也。’在《观》卦中,有童观,有闚观,有进退之观,还有观国之光,还有一生之观等。《老子》里也有几处观,譬如‘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几处。在《黄帝阴符经》中开篇更是一句:‘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这里面有观念,也有观察。尤其‘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一句,很耐人寻味。这个‘观天之道’,兴许就是古人心中的宇宙观的表述。”
周易玄于是把四为精神发展为了四个观。以通天的宇宙观连接彻地的世界观,再到达人的人生观,从而呈现出承担责任与行使使命的价值观。这就是《易经》所揭示的奥秘:“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周易玄说:“三才之道是天地人,这就是三个观的来源,天道代表了宇宙观,地道代表了世界观,人道就是人生观。将此三者联系起来,就形成了我们的价值观。这个价值观,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周易玄说:“宇宙空间的多维属性令人类对宇宙事物的认知璄界呈现不同层次。对宇宙、自然、社会、生命理解的深度与广度决定了其关注的髙度。从宇宙观投影出相应的世界观;从世界观建构相应的人生观;从人生观选择相应的价值观。”
他说:“在过度物质化、商业化的资本主义游戏规则中是以价值观导向,商业模式引领,一切能量关系都尽量以价值来衡量。这种自下而上建构的能量关系,以其表相呈现的平等,非常容易让人接受。符合三维物质空间的能量运作规律。然而它的局限是对高维意识能量无法度量。所以人生超越物质能量关系的更博大的精神层面的部分是价值观难以量化。当然,可以把价值观的定义拓展到更大的范畴。但由于大部分人对价值的定量描述及三维科学的量化思维。使得价值观的纵向提升非常艰难。价值观成了很多人的欲望域值。进而成为破坏生态能量关系的理由。这里所说的生态包括了心灵层面的宇宙生态;环境层面的自然生态;资源层面的能源生态;政治经济层面的社会生态;以及文化生活健康教育层面的人文生态。在纵向生态能量关系中价值取向是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形成不同的生命格局,呈现(投影)出不同的生命状态。”
“中华传统文化根源于N维宇宙智慧(N趋于无穷大)。它在传统经典中被称为道,或者易,是站在全息宇宙观的高度统观宇宙全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修身明德作为生命的核心价值。”
“形成以通天的宇宙观连接彻地的世界观再到达人的人生观,由此而呈现承担责任与使命的生命核心价值观。”
“以通达的宇宙观为天地立心;以大爱与包容的世界观为生民立命;以持续唤醒内在智慧觉醒觉悟的人生观为往圣继绝学;以利益众生的价值观为万世开太平。”
“因此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就是通向人类美好未来的进程中,人类共同选择的万法归一的宇宙观、多元交响的世界观、升华心灵境界的人生观,承担责任与行使使命的价值观。”
周易玄最后总结说:“只有选择这样的核心价值观,人类才会共同实现物质能量与意识能量的高度和谐——物质极大的丰富和人类思想觉悟极大的提高。呈现‘人间佛国’、‘大同社会’、‘弥勒静土’、‘进入神的国’。在人类多元智慧的融合中尊异求同、和而协同,共奏人类文明的交响乐。这就是古今中外所有圣人贤哲共同追求的梦想。今天,中国梦的提出,也必然以其博大与包容而成为人类共同的梦想。这就是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我们古往今来贤哲们共同追求的梦想——中国梦!”
讲座在激烈的掌声中结束。
但是台下的同学依然热情高涨,又增设了一个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发言,表达自己的听讲感受。其中一位同学说,听周易玄老师的讲座,让他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敬畏心。还有一位同学,他自我介绍说他姓林,是中山大学往届毕业生。但是通过网络已经默默追随周易玄老师有八年时间了。从周易玄的身上学到了很多。他在内心深处把周易玄视为恩师。通过新闻知道他会来中山大学举办讲座,所以特地从深圳赶来听讲,并作了满满的笔记,收获很大。
还有一位听讲的人员,比所有的同学都要年长,大概四十余岁,专程从台湾过来。他是周易玄《国学旨归》的读者,平时也在湖南等地经商,但是热爱传统文化,这次是慕名而来。
一位女同学向周易玄请教如何成为一个有修为的人。
周易玄说,他曾经读老子《道德经》,讲上善若水的时候有九个善,可以学习。同时老子有一章专门形容有修为的人,同样有九个方面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周易玄说,这个微妙玄通,是《易经》讲的“洁净精微”。当你能做到“洁净精微”的时候,自然就能做到微妙玄通了。
第一个方面是豫兮,就是做人要谨慎,如冬涉川,如履薄冰;
第二个方面是犹兮,就是做人要有敬畏心,没有敬畏之心,就容易成为自大狂。感到四周的人都比我厉害,所以叫“若畏四邻”。
第三个方面是俨兮,就是说容貌要庄严,好像是客人一样,轻薄孟浪是不行的;
第四个方面是涣兮,就是说做人要有和气,春风大雅,能破寒冰。做人要有可亲的一面。俨兮和涣兮连起来,就是《论语》中子夏所说的“望之俨然,即之也温”。
第五个方面是敦兮,就是说做人要有敦厚朴实的一面。就是要坦诚真实,不要弄虚作假;
第六个方面是旷兮,就是说做人心胸要开阔,有民胞物与之量,像空山幽谷一样,很能包容;
第七个方面是混兮,就是说做人不要脱离大众,要能够与大众融为一体,不要鹤立鸡群。佛家有句名言,就是“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当然,混不是说混蛋,不是说同流合污。当与世俗混在一起的时候,还要学会修心养性,还要能让自己学会内心安静无喘。这就是“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这就是第八个方面。如果不学会修养内心,就会真的变成同流合污了。
最后一个方面,就是“不欲盈”,不要自满。永远保持谦虚的心态,就永远都会进步。一旦自满了,就固步自封,不再进步,甚至变成自闭、自毁。 记者: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