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阴阳观研究》:探究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

 


 

  在当前学风盛、国学热的情势下,作者正本清源挖掘阴阳观这一富于民族特色概念的内涵及其应用,探索阴阳辩证思维中的和谐之道,从古代先哲的智慧中汲取有益于当今时代的思想营养。

    谈易学,论阴阳,我们有说不尽的话题。近读郭君铭博士所著《易学阴阳观研究》(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13年2月版)一书,颇有感慨。

    朱熹曾有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从中华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理解朱熹的诗句,我们可以说,《周易》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之一。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中国人理论思维和智慧的提高,与对《周易》的研究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研究中华文化,离不开对易学的发掘。

    世界上的诸多文化体系,大都有自己的核心概念和标志性符号。如果要列举中华文化的核心概念,阴阳大概应该是首选;中华文化的logo,恐怕也非那浑融一体、黑白相间的“阴阳鱼”莫属。植根于农业文明的沃土,生活在季风气候环境中的中国先民们,用“阴阳”的特有视角来审视人和自然的关系,从“阴”和“阳”的辩证中窥探人生的哲理与奥秘。故而了解中华文化,不可不知阴阳。

    早在《庄子》中就有“易以道阴阳”的说法,但我们从《周易》古经卦爻辞中却找不到“阴阳”的字样,到“十翼”传文中,“阴阳”才作为一个哲学范畴出现,由此人们谈“易”便不离“阴阳”,“阴阳”成为易学的核心概念。可以说,阴阳观是易学哲学的根基,是易学哲学的根本特色所在,也是讨论其他易学问题的基础和依托。郭君铭博士的《易学阴阳观研究》一书,敢于直面易学哲学的核心问题,其理论勇气值得嘉许,在当前学风盛、国学热的情势下,其现实意义也非同一般。

    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的“易学热”乃至国学热中,有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对《周易》的神秘化。在很多人眼里,《周易》几乎成了神秘莫测的代名词。易学中的“阴阳”,也是时下充满歧义的观念之一。看一看充斥坊间的各色读物和各类媒介光盘,还有社会上冠以《周易》名号的各类组织、社团,乃至市场上以“阴阳”命名的种种药品和保健器械等等,我们都会感受到对《周易》和“阴阳”的炒作氛围。针对这种流弊,该书在《导言》中开宗明义地指出,阴阳观念是古代中国人认识世界和分析问题特有视角在哲学领域中的体现,虽然阴阳范畴在历史上被广泛使用,但对阴阳的各种俚俗曲解与滥用绝非中华文化的主流。作者强调,研究易学阴阳观的意义,在于挖掘这一富于民族特色概念的内涵及其应用,探索阴阳辩证思维中的和谐之道,从古代先哲的智慧中汲取有益于当今时代的思想营养。这种正本清源的治易态度是值得肯定的。

    思想史的研究,历来有“我注六经”和“六经注我”之争。两种理路各有所长,但亦各有其偏颇之处。如果过分纠结于经典的辞章文句,往往易使研究显得琐碎、零散;而脱离历史文本,海阔天空地说理谈道,又难免陷于空疏甚至歧误丛出。通观《易学阴阳观研究》一书,作者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在研究方法上表现出了一定的自觉。该书以历代易学文本中的阴阳变易思想为考察对象,以《周易》经传和后世易学家的注解演绎为立论依据,既有对不同时期易学文本的分析,又有对易学辩证思维发展轨迹的梳理与勾勒。这种言必有据、史论结合的治学理路显然是值得提倡的。

    《易学阴阳观研究》以易学中阴阳对待思维的形成及演进路径为线索,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易学家们对阴阳辩证关系的理解和认识,梳理了阴阳相荡、阴阳对待、阴阳流转、阴阳协和等命题的发展脉络,为读者勾勒出了易学阴阳辩证思维发展的基本线索。在较为系统地借鉴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并加以总结提炼的同时,作者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显示出作者运思独到之处。对《周易》古经中对待观念雏形和转化意识的分析,显示出作者思维的细致和敏锐;对京房和扬雄这两位汉代易学家易学体系架构的勾勒,体现出作者具有一定宏观建构的能力;对宋代几位思想家易学观的辨析,则反映出作者探究各家宗旨的开阔视野。相信本书的出版,对丰富和深化易学哲学研究具有一定价值,可以为我们进一步认识和研究传统文化提供有益的参考。(作者: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外哲学教研室副主任) 来源:中国政协杂志 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