蜚声国际的周易学者莫善朝

蜚声国际的周易学者莫善朝

 


 
 

 

莫善朝1949年2月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是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盛誉的《周易》学者。莫善朝生长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其父亲莫兆棠博学善文,曾任澳门圣罗撒女子中学中文教员。父亲热爱古典文史哲,家中堆满藏书。他喜欢《周易》,并用“善”字为孩做名字,取自《周易》书中“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中庸》说:“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孝,就是善于继承先人的遗志,善于继承先人未竟的功业,并实现先辈的期望,愿景和梦想。

莫善朝没有辜负父亲的期许,他从小勤奋好学,1961年12岁在汕头市中山一小读小学五年级时,作文比赛写《我的妈妈》,他竟写了一万多字,获得全市第一名。成年后在汕头市公园区委宣传部工作,为文 革受迫害下放惠来县农村的高僧释智诚笔录回忆录《闭关刺舌血<华严经>》,在《广东文史》第51期发表。并追随释智诚大师研习佛学;同时,在中国哲学会会长,北京大学张岱年教授指导下研究《周易》。

1984年5月底莫善朝作为潮汕地区唯一代表到武汉市出席全国首届中国《周易》学术讨论会,在会上发表了《从〈易传〉对〈易经〉的注释谈治“易”方法》等三篇论文。在 6 月 5 日的闭幕式大会上,莫善朝发言介绍了台湾.港澳对《周易》的研究概况,并提出:“把《周易》改造成推动我国四化建设的有力思想武器。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我看易道可以将台湾回归祖国,实现祖国和平统 一的历史任务包进去。海峡两岸和港澳的《周易》学者可以共同来讨论《易》学,在我们民族文化传统的伟大精神中争取国家的和 平统 一”。

莫善朝的发言在国内外及台湾引起广泛关注。1988年,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文学博士黄沛荣在台湾汉学研究中心主办的《汉学研究》七卷二期发表《近十年来海峡两岸易学研究的比较》。文章对莫善朝当时1984年能掌握台湾的《周易》研究动态并在两岸尚处于敌对状况形势下,对国民党元老陈立夫给予正面肯定,并对陈立夫集合台湾学者主编的《易学应用之研究》引用“共同撰述,几千年来未之有也”的赞语,作为台湾学术进步的标准给予赞扬甚为诧异。黄沛荣在文章中写道:“在一九八四年大陆举办的中国《周易》学术讨论会中,莫善钊曾发表《港台周易研究简况》一文,对于台湾地区的《易》学研究成绩,竟然会以此类作品作为标准,还花了不少篇幅介绍中华书局的《易学应用之研究》一书。莫氏说:

    台湾中华书局一九七九年出版了《易学应用之研究》一、二两辑。此书由中华民国孔孟学会理事长陈立夫主编,周鼎行等协编,集中了台湾学者《周易》研究的主要成果,该书称:“诸如天文历算、地理气侯、经论韬略、工艺制造、乃至医药卜筮等等,无一不导源于《易》。故必各设篇目,分别研究”。第一辑共分八篇,其一为陈立夫之《易学导言》,其二为郑衍通之《易与天文》,其三为黎凯旋之《易与数理》,其四为安矜群之《易与兵略》,其五为孙敏芹之《易与音律》,其六为黄亮之《易与医道之一》,其七为俞梅隐之《易与医道之二》,其八为周鼎行之《易与卜筮》。……该书自夸:是编体系,在《易》学著述中,尚属创举,盖集合群贤之学养与智慧,出之以合作形式,共同撰述,几千年来未之有也。”

黄沛荣先生发表他最重要的对大陆动态的独特观察,他写道:“大陆举办的《易学》会议,主要有“中国《周易》学术讨论会”及“国际《周易》学术讨论会"。前者一九八四年五月在武汉举行,该项会议是由武汉大学哲学系、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湖北省哲学史学会联合主办,与会人员共有一四四人―一包括来自南斯拉夫、马里、日本、美国的北大留学生九人,共发表专著四种,论文――三篇,并先后印行《中国周易学术讨论会史料辑集》及《周易纵横录》二书,前者包括大会的致辞、论文提要、发言纪录及酬唱的诗词,后者则是会议论文的选集,共收录四十七篇。该次会议有一奇特现象,就是容许一人同时发表多篇论文。发表两篇的,共有十四人,发表叁篇、四篇的各有一人,最多的发表了十四篇:其中发表四篇的是莫善钊,他的身份是广东省汕头公园区委宣传部干部,发表十四篇的是杨永忠,他的身份是贵州省大方县党史办公室干部,这似乎透露了某种奇特的讯息。”

黄先生用“奇特现象”和“似乎透露了某种奇特的讯息”突显了他对莫善朝的关注.其原因除了打破了历来学术会议一人只发表一篇论文的常规, 破例发表了四篇文章外,还有莫善朝的“身份是广东省汕头公园区委宣传部干部”,这同他原先掌握的“大陆上曾出版专著或常发表论文的学者的工作单位”是“哲学系或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的社会政治背景不同。与学术研究专业“发表论文的学者”并无直接关系的党政机关干部,竞然在《周易》这个古老深奥的领域拿出了四项学术研究成果,让黄先生感觉到意外而“奇特”。而“奇特”中“似乎透露了某种奇特的讯息”,是摆在他面前的《中国周易学术讨论会史料辑集》,上面清楚写着,这个来自与台湾隔海相望,1984年尚处于敌对备战状态的沿海城市汕头市的一位“区委宣传部干部”,不仅撰文不避忌讳地正面肯定“中华孔孟学会理事长陈 立 夫”,赞扬他主编《易》学研究专著的贡献,而且竟在全国最高层次的学术会议的“大会致辞”中,直谈“台 湾回归祖国”的问题。提法新颖,前所未见:“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我看易道可以将台湾回归祖国,实现祖国和平 统 一的历史任务包进去。”同时还隔海向台 湾喊话,提出了具体实施的倡议:“海峡两岸和港澳的《周易》学者可以共同来讨论《易》学,在我们民族文化传统的伟大精神中争取国家的和平 统 一”。

     陈立 夫发起成立的中华易经学会认为:“鉴于中国往古创业中兴与成败兴亡,大都与民族文化精神之盛衰消长,休戚相关。尤以经纬天地,范围群品,为文化根源,居群经首要之易经一书,为辟键所在。”并强调:“所谓复兴中华文化,并非呼口号、设机构或出版几本普通书刊所能奏效,而是要拿出可以代表中华文化精华并且是万世不易和环宇惊服的东西出来,这东西究竟是什么?答案就是文化之鸿和群经之道的易经。”

    陈立 夫对统 一问题的关注由来已久。1973年,陈立 夫化名辜君明在香港《中华月刊》撰文,阐述了中国要强大,不受帝国主义的欺侮,两岸必须统一的观点,指出:“没有一个帝 国主 义者愿中国统 一,要统 一只能靠中国人自己的觉悟。”(注:陈立 夫、陈秀惠:《陈立 夫访谈录》,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202页。)
 

      莫善朝提出“海 峡两 岸和港澳的《周易》学者可以共同来讨论《易》学,在我们民族文化传统的伟大精神中争取国家的和平 统 一”的主张和建议触动了台湾思 想界敏感的神经。因为这个主张和建议抛却了党 派之争,使两 岸人民在统 一问题上有了形成共识的可能。与台湾讨论他们认同的“ 以代表中华文化精华并且是万世不易和环宇惊服的文化之鸿和群经之道的易经。”并以“民族文化传统的伟大精神”作为“国家的和 平统 一”的基础,这是他们所乐意的。


1988 年7 月 14 日,陈立 夫在“gmd第十三届中 央评议 委员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联合 34 名“中 央评议 委员”提出了“以中国文化统 一中国,建立共信,以利和 平统 一案”。

在这个提案中,陈立 夫等人认为:“中国之统 一为台湾海 峡 两 岸及海外全体同胞之共同愿望,故仅为时间问题。”但是,“中国的统 一必须以由中国人以自力达成之,非第三者所愿成所能助成者。”对于实现祖国统 一的具体思路,陈立 夫等人表示:“谋求统一,必先建立共信,有了共信,自信乃生。自信生,自会团结统 一。”“中国文化为建立共信的最佳条件”,因此以中国文化作为实现祖国统 一的基础。   

     在大陆上,中方对陈立 夫等人的提案持肯定和欢迎的态度。1988年9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两 岸互信合作,促进祖 国统 一     ——评陈立 夫等人的提案 》,称赞陈立 夫等人的提案。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还明确指出:“中华民族文化具有巨大的凝聚力,是海峡两岸建立共信和互信的一个重要基础。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几千年来维系着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 一,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灭,是所有中国人的根。”这就肯定了陈立 夫等人关于统 一祖国的思想基础的提法,认为该提案如能付诸实施,“必将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和祖国和平统 一事业产生积极影响”。

《人民日报》评论员的文章,也是对莫善朝“在我们民族文化传统的伟大精神中争取国家的和平统一”的主张和建议的肯定。因为莫善朝的这个主张和建议从文化理念上突显了“一个中  国”的概念,表明大陆与台 湾尽管在政 治上是分裂的,但是海 峡两 岸的中国人有一个共同的“民族文化传统”,这个“共同的民族文化传统”具有感动全体中国人人心的巨大能量和感召力。因为这个“共同的民族文化传统”己经融入中国人的血脉和深层意识,成为全体中国人的民族精神、民族认同和民族凝聚力的源泉。

易道广大,无所不包!《周易· 颐卦》讲:“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这就是莫善朝所要论述的包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易道”。

全国首届中国《周易》学术讨论会是1984年5月底召开,莫善朝的论文《从〈易传〉对〈易经〉的注释谈治“易”方法》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办的全国一级学术刊物《国内哲学动态》 1984 年第 7 期迅速发表。此后他撰写的《台湾,港澳〈周易〉研究》和《台湾,港澳〈老子〉研究》也分别在1985第八期年和1986年第四期《国内哲学动态》发表.

莫善朝的学术研究值得一提的是 1989 年 1 月他在香港《信报财经月刊》第 142 期[ 第 76 至 92 页] 发表了二万五千字的论文《从易经揭示艾略特波浪理论的基础》,用《周易》哲理解答了美国人艾略特在西方证券经济股市预测理论中无法解释的难题,并指出“易经数术预测学与艾略特波浪理论相结合,将产生一种精确程度更高的预测方法”.论文在香港社会嬴得较高评价.一年后, 1990 年 12 月 19 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才正式开业,中国大陆人才知道有股市股票。

作为一位有社会良知的学者,莫善朝推动学术交流进步,帮助提携后学,在全国有较好的声誉。1986年3月1日他成立《周易》研究联络中心,广泛建立与美国华裔学者及台湾和海内外学者的通信联系.1986年5月5日至此1990年7月28日连续五年出版多期《易学通讯》,免费寄赠出席中国武汉全国首届《周易》学术讨论会全体代表和海内外学者与民间人士.介绍成中英.唐力权.赵自强.苏德凯等学者的学术成果,国际学术组织和台湾,港澳〈周易〉研究资料,以及大陆高校,科研机构和民间多层次研究《周易》的人才与成果.

1990年《易学通讯》刊登介绍邵伟华出版发行《周易与预测学》及其通信联系地址的信息。对未谋面的邵伟华、霍斐然等人多次来信联系给予回函鼓励支持,并介绍邵伟华等人参加国际易经学会。

 1984年年,莫善朝发起创办汕头市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开展公益文化活动。近三十年来,莫善朝积极撰写学术论文,内容涉及从《周易》的视野对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医等的观察和研究。他巳参加过九次国际性的学术会议。是目前中国大陆《易》学界参加过国际性的《周易》学术会议对外交流较多的一位学者。从1989年3月他在汕头市组织国际汉民族学术讨论会后.1994年他赴马来西亚出席国际易学第十一届大会,随后1995年在新加坡, 1996年在韩国,1998年在台湾,2003年在香港,2004年在新加坡分别参加了国际易学第第十二届,第十三届,第十四,第十七届,第十八届大会。以及参加2005年香港第二届国际儒学学术研讨会和2006年澳门第九届世界易学大会。他与世界各国学者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与友谊。。

同时, 莫善朝通过全国学术刊物和全国学术研讨会积极向中国大陆学术界介绍海外学者和台湾.港澳对《周易》,《老子》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情况。1985年起在《国内哲学动态》 1985 年第八期发表《台湾,港澳〈周易〉研究》;在该刊 1986 年第四期发表《台湾,港澳〈老子〉研究》; 1986 年 8 月出席江西教育学院在庐山举办的《朱熹与白鹿洞书院学术讨论会》,作《台湾,港澳中国古代书院研究》专题报告。论文发表在《岳麓书院通讯》 1986 年第二期; 1986 年 12 月在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在浙江南京举行的全国医易学说研讨会上发表《台湾周易与医学研究》。论文编入全国医易学习班教材《医易新探中》。

1995年12月5日至8日莫善朝在汕头组织参与在汕头大学学术中心举办的全国性的“《周易》学术思想及其现代意义研讨会”.

1998年11月莫善朝赴台湾出席在台北市举行的第十四届国际易学大会.发表论文并在大会演讲《宇宙全息易学》,向世界学者提出"剥掉《易经》封建主义,神秘主义的外衣,以符合现代理性思维与逻辑的新观念,新语言改造旧易学,改造扎根于《周易》宇宙全息统一论思想的山,医,命.卜,相等传统术数,使它们所包含的优秀的人民性文化和千百年来人类探索宇宙与人生秘密的科学精神发扬光大,创造一个美好详和的新世界."

2004年莫善朝又倡议发起,并联络组织汕头市党 政机关、学校、企业一百多位人士,于2月22日成立了汕头市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担任副主席兼秘书长。与市委统战部,市台办联合举办了“海峡两岸同根同源”理论座谈会,泰国原国务院副总 理、针隆是曼先生和台湾《独家报道》创办人沈野与台东南技术学院李南贤教授及台商等海内外各界人士出席会议。莫善朝在会上介绍赴台湾出席第十四届国际易学大会学术动态.并出版发行《海峡两岸同根谭》论文集. 为推动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研究会已成立了保健素食专业委员会;书报刊收藏专业委员会和中医保健养生专业委员会。举办了素食文化研讨会和连环画收藏知识讲座,藏品展览会及中医保健养生讲座等活动

 2005年莫善朝在香港举行的第二届国际儒学学术研讨会上,发表了学术论文《潮汕悠久的儒学历史文化传统及对民风的熏陶》。论文收入2006年出版的《儒教儒学和儒商对人类的贡献》一书在全世界发行。2007年十月7日  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曾德成局长邀请莫善朝出席香港回归十周年暨孔圣诞环球庆祝大典,此后多次应邀赴香港参加学术研讨活动,推动德育文化的发展。

2006年6月莫善朝成立课题组,执笔撰写的研究报告《树立全民招商观念  完善招商激励机制——关于制定汕头市招商引资奖励办法的建议》参加了市社科联主办的第六届特区论坛,并送市政府领导。得到市政府的回信肯定。市政府组织人力调研,于2010年3月23日出台了新的《汕头市招商引资考核奖励法》。

2007年11月24日莫善朝在深圳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论坛大会上发表了"解放《周易》文化生产力"的讲话 ,指出:中华民族文明史上一直存在着"以人为大"的民族《周易》和"以帝王为大"的封建《易经》两条路线,两种"易道"正邪之间的斗争。 他提出以符合历史原貌和科学内涵的“六爻制衡论” 的新学说,代替以“君爻支配论”为基础的解释《周易》的封建主义的研易方法。 并再次强调推翻封建思想用天尊地卑观念对《周易》原貌的改造。

莫善朝认为:中华民族的命运在于是否能够改造好禁锢中国社会和人民二千多年,并在今天仍有深远影响的封建《易经》。他倡导并联络志同道合的朋友,组织改造《周易》新学派,发表“《中国当代《周易》研究者的历史使命》”,“《周易》经商修养与交易谋略 》”等系列论文,并组织学术研讨会,开展《周易》研究与中华传统文化的革新运动。

莫善朝运用他发明的“六爻制衡论” 阴阳辩证方法,分析研究乾卦卦爻辞及象数,给予乾卦全新的解释。他从乾卦上九:“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的爻象辞,首席揭示:在距今公元前约1066年的周朝时代,中华民族的先贤就在《周易》中,提出了人的独立(自强不息);自由(飞龙在天);平等(无首);公正;共同发展(见群龙)的理念,并以六十四卦及卦爻辞系统地提出了实现的方法,比1776年7月4日由托马斯·杰斐逊起草,并由其它13个殖 民地代表签署的最初声明美国从英国独 立的文件《独 立宣言》中,提出人民享有独立,自由、平等的主张,超前二千八百多年!

莫善朝认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巳可以在本民族远古人类《周易》的智慧中,找到独立;自由;平等;公正;共同发展的核心价值。再与西方现代文明思想进行整合,以《周易》文化包容创新论,能打造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与世界共享的全新政治文明和整套价值体系,为古今中外一切仁人志士渴望实现的世界大同做出贡献!

2007年11月25日<<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论坛>>组委会授予莫善朝 :“中国当代弘扬易学文化突出贡献人物”称号。

由于莫善朝近三十年来从事学术研究和社会科学公益社团工作,2011年10月广东社会科学普及周组委会研究决定,评选莫善朝为广东省先进基层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者。并特颁荣誉证书,以资鼓励。2011年11月25日莫善朝被中  共汕头市 委宣传部,汕头市社会科学联合会授与“汕头市先进社会科学工作者”称号。并特颁荣誉证书,以资鼓励。

【林洁 本文刊登于广州市朝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时尚生活》刊物2013.12期第36页至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