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成中英、周易玄老师南行漫记

大道之行——成中英、周易玄老师南行漫记


    天空中的对话

  4月15日傍晚,在杭州飞往贵阳的某架航班上。有两位饱学之士,在不断地轻声交谈着。

  这两位饱学之士,一老一少。老人是享誉世界的著名学者成中英教授,已八十高龄,他被称为“新儒家代表人物”;年轻人则是周易玄老师,曾被媒体誉为“国学少年”。

  二位先生,此次一同从杭州出发,去往贵阳。是应共青团贵州省委之邀出席“春晖大学堂”的成立仪式,并将在孔学堂进行演讲。

  从登机落座开始,两位先生就兴致勃勃,毫无间断地说着话。话题似乎紧紧围绕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而展开。
 


 

  (高空中的对话)

  在整个对话中,让我记忆深刻的,是谈及周易玄先生新著《国学旨归》的相关内容。

  易玄先生谈他对“国学”一词的体悟,反对《现代汉语词典》将之定义为“一国固有之学”。这样定义,会引起误解,那么英国也有英国国学、还有德国国学、法国国学。“一国固有之学”这个定义不能体现出中国文化独有的精神与内涵。他主张将“国学”定义为“治国平天下之学”。

  易玄先生说:“治国平天下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追求与永恒追求。中国文化中的方方面面,都是为了追求人类与世界的和谐而产生。这个境界,就是‘治国平天下’的追求。《大学》里有‘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提法,诚正格致都是在内圣修养上下功夫,能做到内圣修养的极致,自然就能完成修齐治平的外王事业。所以能‘治国平天下’的,也说明内圣功夫做得很好。中国文化的特点就是追求内圣修养,从而达到外王事业。内圣是关键,外王事业则是内圣修养附带而出的。统观世界文化,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是以‘治国平天下’为明确目标作为追求的。在中国,儒家文化是这种思想与追求的典范代表。但是其他诸子百家,仍然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了‘内圣外王’境界。老子追求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其实就是一种‘内圣’功夫的修养,那么无不为就是‘外王’事业的体现。法家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而立论的,阴阳家也是,医家也是,纵横家、名家、杂家、墨家、鬼谷家、兵家等等,莫不如此。乃至小到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都标识着这个印迹。其特点就是‘道’。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都是在注重内圣的修养,目的是为了得道,得道其实就是‘内圣’。象棋体现的依然是保卫家国的思想;围棋体现的依然是阴阳平衡与和谐的思想。同时‘国学’,更应该是‘治国平天下之学’的简称。这个定义,既能体现中国文化特点,又能指明国学研究的方向,学习国学的目的与用意。同时,又符合当今中国,习 总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最高战略部署的政治追求。”

  成中英先生对易玄先生的说法感到新颖。同时又表示出高度的认可。他说:“以前有的学者提出国学是己达达人之学。这个说法高度还不够。‘治国平天下之学’这个定义诚然包含了‘己达达人’的定义。”

  谈到《国学旨归之干支哲学》这部书,成中英教授很赞同易玄老师将干支的研究拔到哲学的高度来谈。成教授表示:当代学者对干支体系的认识与研究都普遍不足,少有人涉猎。而易玄先生在干支领域的研究,很有深度,完全可以担起这个重任,同时不妨组织这方面的人才,将干支作为一门重要课题来研究,再结合西方文化,将来一定能够走向世界,为全人类服务

  钱穆先生晚年曾撰文说:天人合一思想也许是中国文化对世界最大的贡献。

  易玄老师告诉成中英教授,他之所以撰写《干支哲学》这部书,就是想通过对干支的挖掘,让人们对天人合一思想,有更多更新更全面的了解与认识。易玄老师认为中国文化整个就是围绕“天命”而展开的,如何认知天命,如何完成使命,从而走向生命的大圆满。这是中国文化对人类的终极关怀。

  成中英教授则说:“对!古人用一句话,就完全表明了。《周易·说卦传》里说:‘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易玄老师继续说,他从《干支哲学》的研究中发现,人的心理、生理、命理这三者之间是相互影响,同步印证的。譬如人的心理状态,会直接影响人的生理发育以及相应发生各种生理现象;同时人的生理发育以及各种生理现象,也会影响到人的心理状态,譬如秃子、盲人,他们的心理特征就有相似之处而与常人不同。另外心理状态的不同又会与人的命运有直接关联。即如西方文化所说的“性格决定命运”。易玄先生认为“性格决定命运”不是西方文化所提出的,最早应该追溯到中国的远古,《易经》当中所谓的“厚德载物”乃至“内圣外王”思想都已经包含了“性格决定命运”的认识。

  成教授对易玄先生的论述高度赞同。他说按中国文化,完备的说法,应该是“性格决定命运,德行改变人生”。

  易玄先生将荣格的“同时性原理”及用高维空间投影理论来说明干支哲学的全息性,从而认为“干支”是一门诠释天人合一思想的理论。天干地支的运算机制,当中蕴藏了“易经”的思维模式,同时又蕴藏了五行生克的运行原理。这在《易经》研究方面极为重要,不能忽视,更不能一概以术数视之。将干支的原理研究明白了,等于可以明了中医的医理,对中医的传承将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成教授听得兴奋,连声说好。他说易玄先生从小独立研究,自主思考,在没有任何老师指导的情形下,能有这样的认识,实属罕见。

  在谈到《国学旨归之老子汇通》时,易玄老师说他认为《易经》是中国文化的渊源,从这里开始生根发芽,最后发展出所有诸子百家的文化。所以也是从这里归结,所有的诸子百家文化,其实都可以走向文化的大一统。他撰写《老子汇通》这部书,只是以老子为切入点,引证百家之言,认为诸子百家,都能互通互证。

  成中英教授看过《国学旨归》,他很赞同易玄老师的观点——老子的思想,是受到《易经》的影响。成教授说:“台湾的陈鼓应先生,认为《易经》受到了老子思想的影响,这个观点,我不赞同。你在《老子汇通》里,每一章都罗列了一篇《老子本易》的章节,议论有深有浅,虽然有的探讨还有待商榷,但能旗帜鲜明地表明你的观点,这种精神也值得鼓舞。”

  成中英教授说,他也是从小就随父亲学习《易经》的。父亲成惕轩先生是当时中央研究机构的重要成员,是一时名儒。家中藏有海量《易经》方面的文献,尤其是《易经》图典方面。后来到台湾大学后,又系统地研究《易经》。

  成教授六十年代开始就在美国弘扬《易经》,当时他讲过一句话,后来这句话成为《易经》研究者广泛引用的名言——“《易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当然,成先生所说的许多话,后来都成为了名言被广泛引用,譬如我们耳熟能详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句话,即出自成中英先生之口。

  成先生在东西哲学比较研究领域的成就可以说至今无人企及,尤其是他将中国哲学带入了世界哲学的殿堂。并将中国哲学的大气与深沉、娇艳与璀璨用英语表达得精准而雅致。从而使中国哲学走向世界,成为全人类共享不尽的心灵鸡汤与精神圣餐。

  而成先生对易学的研究,特别是对国际易学研究所做的贡献更是无人比拟。他是开先河者,也是“大厦”的奠基人。没有先生那般横跨中西的深厚学养及呕心沥血的付出,美国对《易经》的认知恐怕还处于识图认字阶段。

  成中英先生早年毕业于华盛顿大学,获哲学与逻辑学硕士学位,后又就读于哈佛大学,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而后执教于台湾大学哲学系,任台大哲学系主任。他讲课时,龚鹏程、傅佩荣等今日众所周知的著名学者,都曾在他的座下旁听。

  离开台湾大学后,美国夏威夷大学聘请成先生为该校哲学系终身教授。也正是因成先生的加盟,而使名不见经传的夏威夷大学哲学系名声鹊起,特别是中西哲学比较研究方面一跃而为全美第一。

  所以成先生对易玄先生寄予了热切的期盼与祝福。希冀易玄先生能在干支领域继续深入研究,将来把《干支哲学》的研究推向世界,造福人类。成先生认为易玄先生是当之无愧当代干支哲学领域研究的先行者,也许现在的研究还不成熟,但方向很好,可以通过大家的努力来完善与完成。

  孔学堂与春晖大学堂

  抵达贵阳后,省领导率众为成中英教授及易玄老师举行了一个盛大而隆重的欢迎晚宴。晚宴结束后成先生与易玄先生都回了各自的房间。

  成先生很严谨,回到房间后,又准备了几个小时的讲义,在此期间我一直在外间守候着他,直到凌晨以后他才睡去。

  翌日早《贵州日报》的记者就闻讯专程赶来,为成先生做了一个整版的专题报道。专访结束,已是中午一点。

  此时贵州团省委的领导肖明龙书记与吕亚洲主任便来迎接二位先生用餐。因为下午一点半举行活动,所以吃饭仅用了一刻钟,更别无休息时间。对于一位老人而言,劳累可见。然而成先生依然坚持着,显示出长者风范!

  春晖大学堂是由贵州团省委主办,贵州大正基业集团承办。定于16日下午在贵阳孔学堂举行成立仪式及首讲。两位主讲嘉宾便是成中英先生与周易玄先生。

  大正基业集团的董事长王渝权先生是听易玄先生的讲座与易玄先生认识并结下情谊的。一年前,他又在易玄先生弘扬中国文化的善心感召下,专门开设了“大正公益国学大讲堂”,每个月举办两期,由他出资120万元,易玄先生发动自身名师资源,邀请了数十位著名专家、学者、教授一年多来成功举办了二十多期公益国学讲座,使贵州各界人士免费享受了国学饕餮盛宴。

  这些著名学者包括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南开大学廖墨香教授,清华大学常秉义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李燕杰教授,中国社科院王大有研究员,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黎荔教授、北京大学社会责任研究所刘丰教授等。

  易玄先生一直是“春晖行动”的文化顾问。所以后来又在易玄先生的促成下,王渝权先生与团省委携手,将“大正公益国学大讲堂”升级更名为“春晖大学堂”。同时王渝权先生又表示,将拔高经费额度,在原来120万元每年的基础上大幅提升公益讲座的资金投入,为办好“春晖大学堂”而不遗余力。

  孔学堂座落于贵阳花溪十里河滩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中段,占地130亩,建筑面积两万多平米。建筑设计以汉唐风格为建筑特点,一改各地孔庙主要采用的明清风格,如此规划建设既传承了孔庙的精髓,又结合实际大胆创新,因此,就风格而言,像孔庙但又不是孔庙;功能方面,孔学堂更是提出以“学研”为主,旨在学习、传播、交流、分享传统文化。

  中国现有的大部分孔庙,功能基本都是以祭祀为主。然而贵阳孔学堂,在功能及定位上,则是以“传承与弘扬儒学圣殿,教化与开启新风之基地”为目标,具有教化、典礼、祭祀、典藏、研究、旅游等六大基本功能,就建设规模、面积、功能而言,堪称中国第一、世界第一。

  所以在2014年全 国两会期间,习 总在出席贵州代表团会议上,还高度赞扬了贵阳孔学堂。

  也是在习 总赞扬后不久的4月16日,就是在这里,在贵阳孔学堂,举行了“春晖大学堂成立仪式暨开讲典礼”。

  第一主讲人是成中英先生。他演讲的主题是《周易与中国人文精神》。

  第二主讲人是周易玄先生。他演讲的主题是《国学旨归——天人视野下的终极关怀》。

  《周易》作为群经之首,中国文化都是从《易经》开枝散叶出来的。所以以《易经》开讲,实在是最佳的选择。占据了高度。而讲《易经》的学者,又偏偏是成中英先生,就更是上上之选了。当今世界上,真正能讲《易经》哲学的人,要么影响力度不够,要么就存有争议。唯独成中英先生,是当之无愧的当代易学泰斗。由他讲《易经》,再好不过。

  所以他的演讲,一开始就大谈《易经》。他说唯一能代表西方文化的经典,只有一部《圣经》;而唯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经典,只有一部《易经》。但《圣经》是信仰之学,而《易经》则是智慧之学。

  同时成先生又大谈“春晖精神”。贵州团省委所创造的“春晖行动”公益组织,就是充分发挥了《易经》主体精神的。比如《易经》里所讲的“厚德载物”,以及“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等思想。中国向来奉行以孝治天下的文化理念,春晖行动正是以孝为纽带,感召游子反哺故土亲人。孝的文化来自哪里?正是来自《易经》,所谓“天尊地卑,乾坤定矣”。从乾坤而有父母、君臣这样的概念,莫不是对孝的发挥。成先生又概括性地谈到:“春晖行动,是在践行传统文化的行动,是践行国学精神的行动。春晖行动,更是唤醒国魂的行动!”

  他的演讲博得台下阵阵掌声。  
 


 

  (成先生在讲学)

  而易玄先生的演讲,则有别于成先生“静水流深”似的演讲风格。他依然是那种大开大合,具有雷霆万钧之势。

  他是贵州人。自称为大山之子。他说在贵州身上,背负着世俗太多的不屑与误解。贵州一向被认为是文化荒漠。在中华大地上,出现了各种辉煌灿烂的地域文化,譬如夏商周时代的中原文化,尔后齐鲁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更有甚者,如湖湘文化,有所谓“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气魄,更有所谓“一部中国近现代文化史就是一部湖湘文化史”的说法。

  尽管贵州有所谓的“沙滩文化”,但是与其他的地域文化相比而言,确实相形见绌。所以有人说,你作为一个年方弱冠的小年轻,为何敢著写《国学旨归》这样的大部头?  
 


 

  (易玄老师在春晖大学堂讲学)

  易玄先生说,过去的贵州,因为交通的闭塞,确实略显落后。但是今日的贵州人应该充分自信起来。中国文化是心的文化。只要我们不失这颗真心,就能顶天立地,就能内圣外王,就能形成贵州的文化,思接千载,视通万历,上下纵横。

  五百多年前,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刘伯温,他作为江南文化的代表,却写下这样的豪言:“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赛江南”。易玄先生认为,从地理形胜而言,贵州的万重山,在古代诚然与世俗相隔绝了,从而使得文化十分落后;但是贵州的万重山,就今日而言,则成了天然的屏障,使得贵州人民保持着天然的淳朴与纯净。这样的真心一旦能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将定然会绽放出璀璨耀眼的光芒!

  所以他为此写了一副对联,借以与贵州同乡共勉。而同是贵州老乡的著名书法家申万胜将军看到此联后喜不自胜,专门书写了一遍将墨宝赠予易玄先生:

  上联:继黄老心传,须知圣由天纵;

  下联:承孔孟道统,讵不德合时中?  


 

  (孔学堂听众)

  易玄先生演讲结束后,主持人蔡顺华老师做了一段精彩的点评——

  我想用三个“气”字评价周易玄教授的演讲,那就是旁征博引、大气磅礴,充满激情、一气呵成!同时,又深入浅出,很接我们贵州的地气,他这篇热情洋溢的即兴演讲,彰显了精气神,传递了正能量,再次感谢周易玄教授!

  随后,蔡老师代表春晖大学堂向易玄先生颁发感谢状:

  兹感谢

  周易玄所长:

  出席春晖大学堂成立仪式并作为春晖大学堂讲座嘉宾,以“国学旨归——天人视野下的终极关怀”为主题,让听众感受到了一场触及灵魂的精神洗礼!

  特颁此状以申谢忱

  春晖大学堂

  二〇一四年四月十六日  
 

  (春晖大学堂给易玄老师颁发感谢状)
 

  在湘潭大学

  17日一早,易玄先生带着成中英先生登贵阳黔灵山。成先生看到漫山遍野的猴子,开心地笑了。易玄先生告诉成先生,黔灵山上有块石碑,他六岁时有幸读到,影响了他的一生。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吴旦所作,“山能峙立方称贵,人必孤行始足传。纵使泰山高万丈,若无孔子亦枉然。”他说这首诗让他读到了“独立的人格与自由之思想”的可贵。诗中还紧连着“贵人”二字,易玄先生说他不仅要做贵州人,也要做“贵人”。

  中午的航班,易玄先生又与成先生一同飞赴长沙。这次是要去湘潭,出席由湘潭大学主办的“《易经》哲学国际学术论坛”。  



 

  (天空里的对话)

  这次论坛齐聚了全世界各高校《易经》哲学研究领域的著名教授。譬如北师大中国易学文化研究院的院长张涛教授、清华大学的廖名春教授、南开大学的廖墨香教授、天津师范大学的杨效雷教授、武汉大学哲学院的副院长丁四新教授、浙江工商大学的何丽野教授、东南大学的李士澄教授、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的副主任李尚信教授、台湾成功大学的林金泉教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林理宾(RichardJohn Lynn)教授、华盛顿大学的李晨阳教授等等。  


 

  (参会代表集体合影。前排代表左一为周易玄先生,左二为湘潭大学哲学系书记陈代湘教授、左三为中央政策研究室彭教授、左四左五为湘潭大学副校长刘长庚、王继平教授;左六为马宝善教授、左七为成中英教授;右三为湘潭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刘晓霞;右二为多伦多大学林理彰教授)

  其中刘大钧教授因为去香港而未能出席此次会议,委派了山大的众多教授专程前来;武汉大学唐明邦教授因年事过高,在家修养;另有清华大学的李学勤教授,也因临时有事而未能成行。深以为憾!

  易玄先生与成中英先生此次一老一少,结伴而行,成为此次活动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北师大张涛教授更是对易玄先生赞不绝口,他在发表演讲时不无幽默地说:“看到周易玄先生,我深感惭愧。相比而言,我竟成了老朽!……今天,我们对《易经》哲学的宣传还远远不够。在年轻人中,易玄先生是个典型代表,我们都要向他这样,可以多做《易经》哲学的推广。”

  18日上午,在湘潭大学方红姣教授的陪同下。成中英先生与周易玄先生前去韶山冲瞻仰了毛 主 席故居。  


 

  (八年后再上韶山)

  湘潭大学是毛 主 席当年为家乡人民的教育事业而倡导兴建的大学。湘潭大学在哲学领域的研究,在全国都甚有影响。也是曾经的全国重点大学。

  方红姣教授送了一套自己主编的书给易玄先生,书名是《欧阳厚均集》。方红姣教授在会议发言时也自己说是《国学旨归》的读者,她称赞易玄先生是年轻的易学家,他形成了自己的易学思想,这一点令人尊敬。她同时说,看了《国学旨归》后,受到易玄先生的启发很大。

  晚饭后,我与易玄先生又陪同成先生在公园里散步。听成先生讲过去的故事。成先生说,易玄先生连日来陪同他走遍了几个省市,让他想起了在八十年代时,与陈来先生的往事。他记得那时候陈来才三十出头,和他一起在大雪天爬长城。老人说到这些时,总是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成先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被北大聘为特聘教授的。当时北大的教授月薪是50元,成教授的月薪是350元。可见北大对先生的尊重。

  成先生是研究管理哲学的,又在夏威夷大学开设科学哲学课程。并创办国际中国哲学学会,创办英文中国哲学季刊。用英文写作中国哲学。旨在使中国哲学对西方哲学产生影响。这本英文《中国哲学季刊》,从创办至今,已经四十余年。全是西方哲学家们探讨中国哲学的研究文论。据说中宣部将组织人力、财力把英文中国哲学季刊里的所有文章都翻译为中文,再刊印于世。

  成先生认为,西方的哲学之花已开很长时间了,土壤已贫乏,形成近亲繁殖,基本上教义化了,只维护自己的一点,其他的都是敌人,西方的哲学如不更新就必然要走进死胡同,需要有中国的文化、思想来补充,接着先生从地理的、历史的、人性的、理性的及终极关怀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他说现在的经济危机只是现象,原因是西方消耗未来,而东方则讲究平均和合未来。

  先生还认为西方的哲学家很容易让人崇拜,但接触后却发现东方的哲学家更伟大,人们可以崇拜西方的哲学体系而不是哲学家,既要了解思想,更要了解体系。

  接着先生谈到了管理哲学的问题,先生认为企业管理同哲学一样,要有竞争有合作,合作要平等,相互包涵,着眼长远,人人都有创新能力,学会约束自己,对于企业自身要有文化和礼教。

  接着先生的话题,易玄先生简略回顾了一下管理思想史,根据易学的平衡和谐原理,提出了他的观点——管理由泰勒的科学管理到德鲁克现代管理的管理科学,都是在解决效率和收益,对效用考量不够,特别是价值体系发生严重的偏差,现行管理模式和思想激发了人们的物欲,使人们对物质享受的追求达到了疯狂的地步,这必然将引发对未来的透支,也是社会生态和经济生态恶化的根本。成先生则很认同这个说法。

  他说微观经济学缺少人本或人文主义的思考,所以现有的以西方为话语体系的管理模式就必须进行创新,进行C理论的研究和推广。

  先生说如果系统改变了,分配体系就会发生变化,比如银行,如果现有的资本模式发生变化,银行就可能不能赚钱了。C理论是要激发人的创造能力,从个人狭隘的观念中跳出来,在认知方面,要有合理的资源配置思考,敢做合理的事情,实现解决问题、创造财富、合作共赢的新途径,使管理更能符合人类整体发展的需求和理想。

  C 理论就是要“中国管理科学化,管理科学中国化”为宗旨,以集科学、文化、艺术三位一体为特征,注重管理功能与中华文化资源(尤其是哲学智慧与道德价值)的整合与组合。中国文化都是宏观性战略性的,对于管理只能用于战略指导而缺乏量化的工具性,这也是很多学者倡导中国式管理失败原因,针对C理论会不会重蹈覆辙?

  成先生进一步解释说C理论是层次性解决问题,分为工具层次、技术、知识、价值和哲学层次和体系,就像人的器官、脑、心,最后是道,这就是哲学的层面。

  C理论中的C,是指中国(China)的《易经》(Change)的创造性(Creativity)。也可以说C是指China(中国)、Change(《易经》)、Confucius(儒家)、Culture(文化)、Chung-yingCheng(成中英)。

  C理论的内在意义,亦有5个:Centrality(中国人居中自我修养,而能兼善天下)、Control(王者之道的统治)Contingency(权变)、Creativity(生生不已,创造不懈)、Coordination(协调、包容)

  Centrality(中国人居中自我修养,而能兼善天下):成先生认为,管理决策要有一个动力,这个动力一定是一个中心力量,叫做中心土地,黄土的土。这个中心力量要深厚,稳健,有旺盛生发力,这就是决策的动力,管理的核心。决策工作是中心化的,中心化叫 Centrality

  Control(王者之道的统治):决策确定计划,执行人员要有实现计划的决断力,这种决断能提升他对世界的认识,产生一种领导力,叫做Control。这是土生金,金表示果断,是一种力量。

  Contingency(权变):企业的领导力量领导企业面对波涛万顷的世界处而不惊,进行产生一种智能,掌握市场的规律,灵活应变这叫金生水,因为水象征智能,渗透力极强,应变力叫Contingency。

  Creativity(生生不已,创造不懈):企业的基础力量是秤力,包括创新能力。搞好市场调查,适应市场需要才能正确掌握生产,制订并调整生产计划。这计划就像树木一样茂盛地生长出来。“木”要有很强的创造力,创造力叫Creativity,对于市场的应变刺激了创力,这就是水生木。

  Coordination(协调、包容):企业的生产发展了,要迈向更高的层次,就需要吸纳更多的人才,激发人的积极性。高涨的积极性就像火一样。职工对企业有火一样的热情,企业对职工有火一样的温暖。火是文明的象征,企业要建立自己的文化,生产的持续发展促进企业文明。这就是木生火。

  企业文化搞得好,企业上下都热情高,就能坚定决策的信心和意志,形成新的决策动力,这是火生土。于是Centrality(中国人居中自我修养,而能兼善天下)------Control(王者之道的统治)-----Contingency(权变------Creativity(生生不已,创造不懈)-----Coordination(协调、包容)形成了一个循环的环。这就是C理论的循环。

  这套理论,是成先生独有的发明。是他对体悟《易经》之后融入自己思想的创见。我很早就听说过C理论,这一次湖南之行,才真正知道了C理论完全是架构在《易经》哲学思想之上!

  19日早,论坛举行了开幕式。晚上则是“中国哲学学科建设圆桌会议”。在所有与会学者的共同见证下,湘潭大学党 委书 记章兢教授向马宝善先生下聘书,聘马宝善先生为湘潭大学哲学系特聘教授。  


 
 

  (与李士澄教授、廖墨香教授两位老友)

  20日早,由易玄先生做了第三次会议主持。随后举行了论坛闭幕式。

  当日下午,其他与会代表都将参与到张家界等地的学术考察活动。

  而成先生要赶回夏威夷大学讲课,易玄先生要赶回北京在北师大讲课,于是一老一少又一同离开了湘潭,奔赴长沙。

  此次行程,作为成中英先生与周易玄先生的助手,收获最丰的是我。使我有机会耳濡目染两位方家的对话与众多方家的畅谈。同时也深深感受了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的魅力。

  这篇散记,是围绕着一老一少二位先生的行程而作的。

  而这两位先生,都以弘扬中国文化为己任。

  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精神。

  于是,我斗胆将本文名之为“大道之行”。

  周博康 于北京

  2014年4月22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