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础基教授(摄影:念青)
“中国经典,对话中国精神”系列讲座之一:自强不息——从《周易》看中国精神
南方网讯 今天(4月21日)下午,广东省文明办和南方日报社联合主办的“中国经典,对话中国精神”系列讲座在广州正式启动。77岁的著名庄子学家、《周易》学者、华南师范大学曹础基教授以 “自强不息——从《周易》看中国精神”为题,揭开了系列讲座的帷幕。
广东省 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顾作义表示,习 总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习总还特别强调,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贯彻落实习总重要讲话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弘扬中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舆论氛围,省文明办与南方日报联合主办“中国经典·对话中国精神”系列讲座活动,依托南方日报、南方网全媒体平台,邀请国学专家进行系列全媒体讲座,解读中国经典,阐述中国精神。
据了解,今年每月将举办一场讲座,邀请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知名国学专家,围绕《周易》、《道德经》、《论语》、《孟子》、《庄子》、《中庸》、《六祖坛经》等经典开讲,挖掘经典中的中国精神与时代意义。
本网特选取讲首期座精华内容摘录如下,以飨读者:
《周易》首先是一本占卦之书,它有六十四个卦,每个卦都有卦的符号,每卦有6个爻,也就是384个爻,占卦占到哪个卦或者哪个爻,他就用那个卦的卦辞或者爻辞来判断吉凶。《易传》解释《周易》的时候就阐发了很多理论问题,把占卦的这部书提升到一个哲学书的高度,所以它又是哲学的书,如果是研究哲学的人非读《周易》不可,这是中国哲学的源头。同时《周易》也是百姓日用之书,百姓天天都在用它,这是《易传》讲的话:“百姓日用而不知”,百姓在用它却不知道,但实际上用的都是它的原理。这样一本书传承了中华文化几千年,有很多哲学思想、人类的智慧都体现在这本书上。
《周易》的精髓是“阴阳”两个字。 “阴阳”是一个阴一个阳这么简单吗?它指的有一时是阴一时是阳,或者一个方面是阴一个方面是阳。这是中国古代提炼出来的对万物的高度概括,把万物的所有精神用阴阳来概括,而且认为每一个事物都有阴有阳。有阴的时候同时又阳,有阳的时候同时又阴,所以“一阴一阳之谓道”。
为什么《周易》可以拿来占卦和卜吉凶?
古代对“阴阳”的解释,比如一座山,山的难免叫做阳,山的背面叫做阴,所以“易”的意思就是阴阳的变化,有时阴有时阳。古人很重视阴阳的变化,因为阴与阳影响他们的生产生活,就像我们现在很注意天气预报,天晴还是下雨;而且他们都用太阳的光线影子来预测阴阳的变化,就算是没有文化的人,一看到太阳的影子就知道大概的时辰。
阴阳变化是有规律的,既然是有规律的,那能不能搞预测呢?比如今天太阳已经是到这个位置了,过了多少天之后,太阳在哪知不知道?它就可以判断了,这就是预测。《周易》怎么会预测呢,它就是这种功能。它把这种阴阳变化扩展到生产上,什么时候该种什么,现在是什么时候,什么时候该种什么,什么时候该收割什么,可以预测。再预测生活,什么时候该出去打猎,甚至这个时候出门该穿什么衣服,它都可以判断。掌握了阴阳变化的规律就可以作出判断。《周易》这部书就是从阴阳变化的角度推而广之就不单是天气变化,而是万物的变化跟阴阳都有关,把万物的性质都用阴阳来概括,外国的哲学是没有的,只有中国有。用阴阳概括了所有事物的性质,凡是这个事物向上的就属阳,向下的就属阴,表面的就是阳,里面的就是阴,雄性的是阳,雌性的是阳。正能量是阳,副能量就是阴,起消极作用的就是阴。在身体里面有阴也有阳,在一个家庭里面也有阴阳。
阴阳的变化有一般的规律可以掌握,掌握这些规律以后,就可以判断这样的发展是好还是不好。
古人比较强调阴阳的变化,一个是阴阳的交感,也就是阴阳两方面是互相作用的,“阴阳合德”,阴与阳是结合在一起的,阴阳一结合就会产生新的事物。《易传》里又讲“生生之谓德”,生而又生就是不断的发展,“生生”就叫德,阴阳之德就在“生生”。阴阳不断结合就会产生(新的事物),父母就会生儿女,所有的事物都是从阴阳变化中产生出来。
中国的思想家,很多学派都是提倡阴阳之间那种交感的精神,阴与阳不是互相冲突的,它是互相交感的。用老子的话来讲,叫“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把阴阳两气调到一种和的状态;孔子也讲“以和为贵”,都是强调“和”,所以阴阳这个关系在古人那里强调的是“和”。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有阴有阳,但是任何事物又是“合二为一”,阴阳结合,形成一个太极。“一分为二”、“合二为一”实际上都符合太极的精神,都符合《周易》的精神,这是传统的观念。这样的一种观念就告诉我们,你看任何事物都要一分为二,一个人好一定不是绝对的好,他肯定有坏的一面;一个人坏,他肯定也有好的一面。古人强调要“合二为一”,阴阳两种因素要调和,所以中国的传统观念叫做“和而不同”,也就是说两个东西和平相处,但是它有不同,这才是正常的,要承认有不同才能和。一个家庭里面,老子总是要儿子像他一样,不一样的话就打骂,那就吵架了。所以你要承认新生代跟你有不一样,他有他这个时代的东西;我们现在讲“代沟”,你要承认这个代沟,大家就容易和气。“同而不和”,“同”就不和了,“同”就是你跟我一样,老子怎么想你就得怎么想,你不能跟我有不一样的想法,那同就变成不和了。“和而不同”,这是中国传统的观念。
《周易》的这样一种精神,中国几千年来都是比较认同的,但是我们有时候领会会片面,因为几十年我们也有经验教训了,我们搞政治运动搞得比较多,强调对立的一面,不太认同统一的一面。文革的时候你斗我,我斗你,本来是患难与共的革命战友,结果这个要打倒那个,那个要打倒这个。我们在看这一段历史时,会想到我们祖宗讲的道理是“负阴抱阳,冲气而和”,阴阳之间应该协调,我们好象忘记了,单强调斗争对立的一面,结果造成了很多悲剧。
在《周易》中,乾卦先是“潜龙”,潜伏着的,然后是“见龙在田”,出来了,然后又就是“或跃在渊”,再到“飞龙在天”,最后是“亢龙有悔”,太高了,不行,到一定的高度本来应该收了,继续高的话可能就要摔下来了——这就很形象了用了一条龙的活动来表现事物的发展变化。一个人也是这样,一个国家也是这样,该韬光养晦的时候就韬光养晦,该什么时候出头就什么时候出头。
怎么样做才能趋吉避凶?《周易》强调“居安思危”——你要懂得阴阳的变化是物极必反,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不行了,所以“亢龙有悔”,飞得太高了,这个龙也是有悔的。炒股票也是一样,你一直追高,它也会有跌的,所以居安也要思危,《周易》里面叫“否极泰来”。“否”和“泰”是两个卦,“否”是不好的,“泰”是最好的,“否”到极点会转化到“泰”,“泰”到极点也会转化到“否”,也就是物极必反的道理。
我们每个人做事都要有这个头脑,做事不要一味地往前冲,国家也是这样,不能只是GDP越高越高,不行的,适当的时候还是要退一下。每个国家有每个国家的情况,但是具体的该怎么样才恰当,这个“中”很难掌握的,GDP到多少才到“中”呢,这些大事情只有大人物才能解决。 来源: 南方网(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