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海峡两岸国学论坛厦门开幕 两岸学者共话周易扬国学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厦门筼筜书院再度成为两岸学界焦点。海峡两岸最高端的年度国学盛会——第五届海峡两岸国学论坛于23日至24日在筼筜书院举办,80余位两岸专家学者汇聚,以中华文化之源、百经之首——《易经》为主题,共同研精阐微,以期推动国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群贤毕至共研《周易》
本届海峡两岸国学论坛聚集了两岸八十余位专家学者,他们中不仅有两岸周易学术研究领域与周易运用领域最权威的专家学者、运用大师,也有《周易》研究的后起之秀,可以说,本届论坛是两岸易学界的一场高端学术盛会。
中国社科院的汪新群教授在接到参会邀请时,原本还有些犹豫,到会后一看参会专家学者名单,忍不住感叹:两岸研究易学的精英居然都来了,不容易啊!的确,台湾“中研院”中国文哲所、台湾大学、台湾中华易经学会、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以及大陆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周易学会等数十所高校、学会,纷纷派出精英学者、代表出席本届论坛,这其中,台湾周易文化研究会创会理事长刘君祖教授、国际易学联合会副会长朱高正教授、中国周易学会副会长张善文教授均是当今易学界的领军人物。
此次论坛学者们共发表了数十篇论文,学术态度严谨认真,论文质量极高,从《周易》本经、象数、义理、卜筮等多角度入手,“研穷义理之精微,辨析古今之异同”。
记者了解到,议题的多样性也是本届论坛的一大特点。不少学者从经世致用的角度出发,注重了易学的应用,使人感觉易学与现代人生活息息相关。例如:有的学者分析了《周易》与家庭教育的关系,有福建学者研究福建地理与城市风水格局,另有一些学者探讨易学的发展与当代新儒学的关系,还有从中西文化比较角度出发研讨易学现状等。而从国学领域的传承与发展出发,本届论坛特别邀请了部分优秀的青年学者代表与会。
普及国学不遗余力
尽管本届论坛着眼于对国学经典的学术研究,但国学的普及与推广始终是论坛主办方之一厦门筼筜书院的一大宗旨。筼筜书院院长王维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何科学地发掘《周易》这部古老经典的真正价值,筼筜书院期待本届论坛除学界研讨之外,也希望能够帮助市民打开一扇易学的大门。”为此,书院从年初就开始于每周六晚上举办公益国学经典——《周易》系列讲座,作好经典学习的普及工作。
事实上,伴随着国学热潮,《易经》成为了国学经典中的“畅销书”,影响力颇大。但市面上不少关于《周易》的书被涂上一重重“幻想和奇想”,附会之说多得让人眼花缭乱。处在今天的时代,更应该知晓如何辨析旧说,科学地发掘这部古老经典的真正价值。因此,筼筜书院在论坛开幕前,就积极邀请参会的名家名师举办面向市民的公益名家讲座,期待论坛除了学界研几阐微、学术研讨之外,也能帮助厦门市民打开一扇易学的大门。
本届论坛期间的名家讲座包括:22日晚台湾周易文化研究会创会理事长刘君祖先生主讲的“关键时代应读的经典——《易经》”;23日晚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郑万耕先生主讲的“《周易》与东方智慧”;24日晚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杨庆中先生主讲“寡过之书——《周易》”。连续三晚的名家讲座场场爆满,书院讲堂挤满后,甚至还有市民站在门外,或拿小板凳坐在过道中,认真听完整场演讲。书院工作人员介绍说,《易经》讲座反响如此热烈,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而从三场讲座后市民的提问热情来看,听众的国学知识水平也日益提高,令举办讲座的名师们十分欣慰。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在筼筜书院和各大相关机构的努力推动下,厦门市民学习国学的热情日渐高涨,从筼筜书院的名家讲座看,早已形成了大批“铁杆”听众,因此,挤爆讲堂的场面也时常出现;另一方面,《易经》在国学爱好者中一直是最受欢迎的经典之一,尤其像刘君祖这样的应用大师举办讲座,号召力更是非同一般。
“五岁”论坛成两岸交流高端平台
海峡两岸国学论坛由厦门筼筜书院、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与台湾“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共同主办,作为国台办特别批准的海峡两岸国学领域高端学术交流的重点活动项目,自2009年起,于每年深秋举办,至今已是第五届,已被两岸学界公认为传统文化交流的高端平台,两岸学者们纷纷以“群贤毕至”形容该论坛,可见海峡两岸国学论坛已具备了很强的影响力。
在本届论坛中,就有第一次参会的学者连称想不到:一是没想到厦门居然在市中心如此繁华、地价昂贵的地段,为市民和传统文化保留了一块学习净土,而且环境如此优美、建筑如此富有传统韵味与特色的书院在两岸也难得一见;二是没想到论坛的办会组织以及学术研讨氛围浓烈得让人想不到。因此,参会的专家学者们均表示,十分期待论坛能够持续不断地办下去,办出国际影响。有台湾学者甚至笑言:“每个台湾参会学者回去后,都成了筼筜书院和厦门的义务宣传员了。”
对此,论坛主办方表示,论坛一定会每年办下去,而且越办越好。据悉,论坛主办方已初步与两岸学者拟定,明年的论坛将以儒道对话为主题。
群经之首——《周易》
《周易》作为我国现存最早、最有特色的传统典籍,也可以说是东方神秘主义的代表作,它影响和左右了中国二千年来的文化进程,渗透于中国人的文化血脉之中。《周易》及其易学,囊括了天、地、人间的一切知识,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总汇。《周易》的思维模式、人生哲学、象数理论深深地影响甚至支配了中国乃至中华文化圈内各国人的思维习惯和人生态度。二千年来一直被历朝历代的学者、精英所亲睐,各种学派都对这部经典进行了深入研究,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资料典籍。《周易》作为中华文明的首部经典,具备了亘古不易的恒久的内核,以其变幻的千姿百态,来阐释世间的万象,蕴含着丰富的变化哲理,人们对之既向往又“陌生”,乃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到“日用而不知”。
国学—— 两岸最有心灵 默契的共同语言
通过采访多次的海峡两岸国学论坛,记者深切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根植于两岸人民心中,是最有感染力、最让两岸同胞有心灵默契的共同语言。
可以说,没有什么词能够像“国学”一样,将海峡两岸的文化情感深刻地联结在一起。国学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血脉和灵魂,不论大陆还是台湾,都拥有同一个祖先,同一部历史,同一种文化,同一种语言。我们的传统文化是连接华人世界的文化之桥、心灵之桥、血脉之桥,因此,在两岸的文化交流中,国学文化的交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厦门是文化部设立的第一个对台文化交流基地,近年来,在对台文化交流方面成绩显著,如今,海峡两岸国学论坛从传统文化着手,又为两岸文化交流打开一条新的宽敞大道。 (厦门日报 通讯员 柯虹 记者 海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