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率地說,當看到“中韓民間爆發‘周易申遺’爭奪戰”的消息時(鳳凰網12月22日),筆者着實有些詫異。按圖索驥搜了半天,才知道中國有些學者呼籲“周易申遺”已經有些時日,而且其中一個重要的理由就是韓國正準備把包括《周易》在內的“整體風水地理”,申報為世界非物質類文化遺產。竊以為這些學者愛護《周易》的熱情雖然可嘉,但表現出的“嬰孩心態”卻要不得。

    作為“六經之首”或“群經之冠”,《周易》是中國文化的源頭和母體。從“大傳統”即精英文化的角度來看,它開創了中國哲學或形而上學的先河,形成了獨具東方特色的宇宙觀和認識論;從“小傳統”即大眾文化的角度來看,它的思想滲透進中醫、風水等領域,與中國百姓的生老病死、婚喪嫁娶等人倫日用和風俗習慣密切相關。職是之故,我們對它怎麼愛護和珍惜都不為過。但是,為什麼說“周易申遺”中有個值得警惕的“嬰孩心態”問題呢?

    當送給孩子一些糖果時,孩子往往把糖果塞進自己口袋且捂得緊緊的,這樣才不會被別人拿去——這是一種典型的“嬰孩心態”。愈演愈烈的“中韓文化之爭”與之相似,總以為把某種歷史文化遺產放到自己口袋裡才算有了合法性、上了保險鎖。從“端午節申遺”到爭奪中醫、漢字的發明權,從考證老子和李白是韓國人到爭奪祭孔大典等文化符號,皆可作如是觀。

    這種孩子似的爭奪有無必要?首先需要說明的是,任何一種真正的、偉大的文化資源,絕不會僅僅局限於一域,也絕非聖賢和經典之初衷。耶穌教起源於中東,但如今耶穌教並不為中東所獨有而在世界廣為流傳;佛教起源於印度,但如今佛教在印度幾近絕跡卻在世界深有影響。《周易》的影響超越了中國的國界,成為東亞人民共享的歷史文化資源。現在需要努力的方向應該是,《周易》如何能成為有世界性影響的文化經典,而不是時刻想着把它收入囊中、據為己有。

    更主要的是,熱衷於文化“申遺”的人們,似乎從來沒有反思過這樣一個問題,即為什麼歐洲人或美國人從來不為聖誕節“申遺”?原因很簡單,聖誕節是一個世界性文化資源,有着巨大的生命力和廣泛的影響力。但當人們遺棄自家文化傳統而對商業化、娛樂化的聖誕節趨之若鶩之時,所體現的同樣也是一種文化上的“嬰孩心態”:如果它能給我帶來禮物和快樂,我為什麼不能過這個節——這是8歲的小女兒前幾日與筆者辯論聖誕節問題時,所提出的主要論據。是啊,我們能給孩子帶來簡單快樂的節日和文化又在哪裡?

    如果中國文化都變成“遺產”,這應該一個值得憂慮而不是值得歡呼的事情。因為“遺產”就是“化石”,就是死了或者瀕危的東西,就是讓人憑弔感嘆、同情憐憫的東西,就不能再與人們的生命、生存和生活發生密切聯繫,甚至不能給孩子們帶來簡單的快樂,更不用說進入人們的精神世界和變成大眾的生活方式了。充其量,我們只能為子孫後代拉出一長串的“遺產”名錄而已!

    早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美國學者列文森在《儒教中國及其命運》一書中曾斷言:儒家文化早晚會像“木乃伊”一樣變成博物館裡的展品,讓人們參觀和欣賞,而不是信仰和生活!所以,對於志於復興中國文化的人士來說,用心之處應在於如何避免中國文化的“木乃伊化”,應致力於如何使中國文化變成活潑潑、活生生的文化生態,用《周易》上的話說就是“觀乎人文,化成天下”,而不應局限於“申遺”之類的細枝末節、小里小氣的事情上面。  來源: 中國青年報 王達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