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漢學家取名有深意
- 作者: 中國風水學院
- 發佈於 24/12/2008
外國漢學家們的中文名字,有一些如陽春白雪,極富品位,不少中文名還包含了他們對中國、對中華文化的深摯感情。
梁思成給費正清取名
美國專攻中國政治的知名漢學家白魯恂,今年9月5日因肺炎病逝波士頓,享年86歲。曾在麻省理工學院執教35年的白魯恂,和長期坐鎮哈佛大學的費正清,堪稱早期美國研究中國問題的兩大泰斗。費正清已於1991年去世。
費正清和白魯恂不只是公認的當代最負盛名的“中國通”,他們也是影響美國對華政策的白宮重要智囊,為尼克松政府奠定了美中對話基礎。根據史料,在尼克松當選后不久,費正清、白魯恂、鮑大可、史華茲、傅高義等一批中國問題專家就聯合向他提交了一份備忘錄,就改善中美關係及為此採取的步驟與措施提出了看法。
費正清1932年就到了中國,在清華大學講授經濟史。他的英文名John King Fairbank,一般譯為約翰·金·費爾班克。朋友粱思成告訴他,叫“費正清”好,意思是費氏正直清廉,而且“正”、“清”兩字又跟英文原名JohnKing諧音,“使用這樣一個漢名,你真可算是一個中國人了。”
白魯恂的中文名只知道是他自己取的,但無可考據,猜想是他崇拜魯迅,或是他自謙天資愚魯,所以做人要誠信吧。
名字多源自中國古籍
出身英國的耶魯大學史學家史景遷,取名景遷是因為他很“景”仰太史公司馬“遷”。德國漢學家衛禮賢的中文名,顯然是取自“禮賢下士”。普林斯頓大學儒家學者Frederick W.Mote,用《論語》里的“克己復禮”命名,稱自己“牟復禮”。
哥倫比亞大學的畢漢思,中文名包含傾慕思念漢文化的意思。被譽為當代歐洲三大漢學家之一的施舟人,因諸子百家中老子是周人,莊子名叫莊周,故取其諧音“舟人”。這個名字也包含有作為東西方文化的橋樑“渡人”的意思。
名中透着痴迷中國文化
瑞典傑出的漢學家高本漢,以畢生精力研究中國文史,尤其致力於漢語音韻訓詁的探究。高本漢對自己的中文名很自豪,曾經對中國現代語言學大師趙元任說:“我本是漢人!”
哈佛大學東亞系主任包弼德,是專門研究宋、元、明、清歷史的漢學家。他的中文名是留學台灣期間,中文老師給他取的。
把老舍、巴金、蕭紅、馮驥才、莫言、蘇童、賈平凹、王朔等中國作家的作品翻譯介紹給西方的美國漢學家葛浩文,中文名也是他在台灣的第一位中文老師為他取的。這位老師頗有先見之明,預知葛浩文將翻譯“浩如煙海的文章”。
荷蘭漢學家高羅佩對中國文化的痴迷和造詣,從他的名字就可看出。他字忘笑(暗寓笑忘百慮),號芝台,連住所都取名“猶忘齋”和“吟月庵”。他的妻子是清代名臣張之洞的外孫女。
哈佛大學漢學家宇文所安的中文名用複姓。“宇文”是胡人姓,“所安”則出自《論語》的“觀其所由、察其所安”,名和姓加在一起,也有胡漢融合的意思。
一般人只知唐詩三百首,宇文所安自稱讀過唐詩上萬首。1972年他26歲時以論文《韓愈與孟郊的詩》獲得博士學位。他也是中國女婿,61歲的他,娶了36歲的中國才女田曉菲。兩人現為哈佛同事。
來源“ 金羊網 -- 羊城晚報 ” □陳青山
美國專攻中國政治的知名漢學家白魯恂,今年9月5日因肺炎病逝波士頓,享年86歲。曾在麻省理工學院執教35年的白魯恂,和長期坐鎮哈佛大學的費正清,堪稱早期美國研究中國問題的兩大泰斗。費正清已於1991年去世。
費正清和白魯恂不只是公認的當代最負盛名的“中國通”,他們也是影響美國對華政策的白宮重要智囊,為尼克松政府奠定了美中對話基礎。根據史料,在尼克松當選后不久,費正清、白魯恂、鮑大可、史華茲、傅高義等一批中國問題專家就聯合向他提交了一份備忘錄,就改善中美關係及為此採取的步驟與措施提出了看法。
費正清1932年就到了中國,在清華大學講授經濟史。他的英文名John King Fairbank,一般譯為約翰·金·費爾班克。朋友粱思成告訴他,叫“費正清”好,意思是費氏正直清廉,而且“正”、“清”兩字又跟英文原名JohnKing諧音,“使用這樣一個漢名,你真可算是一個中國人了。”
白魯恂的中文名只知道是他自己取的,但無可考據,猜想是他崇拜魯迅,或是他自謙天資愚魯,所以做人要誠信吧。
出身英國的耶魯大學史學家史景遷,取名景遷是因為他很“景”仰太史公司馬“遷”。德國漢學家衛禮賢的中文名,顯然是取自“禮賢下士”。普林斯頓大學儒家學者Frederick W.Mote,用《論語》里的“克己復禮”命名,稱自己“牟復禮”。
哥倫比亞大學的畢漢思,中文名包含傾慕思念漢文化的意思。被譽為當代歐洲三大漢學家之一的施舟人,因諸子百家中老子是周人,莊子名叫莊周,故取其諧音“舟人”。這個名字也包含有作為東西方文化的橋樑“渡人”的意思。
瑞典傑出的漢學家高本漢,以畢生精力研究中國文史,尤其致力於漢語音韻訓詁的探究。高本漢對自己的中文名很自豪,曾經對中國現代語言學大師趙元任說:“我本是漢人!”
哈佛大學東亞系主任包弼德,是專門研究宋、元、明、清歷史的漢學家。他的中文名是留學台灣期間,中文老師給他取的。
把老舍、巴金、蕭紅、馮驥才、莫言、蘇童、賈平凹、王朔等中國作家的作品翻譯介紹給西方的美國漢學家葛浩文,中文名也是他在台灣的第一位中文老師為他取的。這位老師頗有先見之明,預知葛浩文將翻譯“浩如煙海的文章”。
荷蘭漢學家高羅佩對中國文化的痴迷和造詣,從他的名字就可看出。他字忘笑(暗寓笑忘百慮),號芝台,連住所都取名“猶忘齋”和“吟月庵”。他的妻子是清代名臣張之洞的外孫女。
哈佛大學漢學家宇文所安的中文名用複姓。“宇文”是胡人姓,“所安”則出自《論語》的“觀其所由、察其所安”,名和姓加在一起,也有胡漢融合的意思。
一般人只知唐詩三百首,宇文所安自稱讀過唐詩上萬首。1972年他26歲時以論文《韓愈與孟郊的詩》獲得博士學位。他也是中國女婿,61歲的他,娶了36歲的中國才女田曉菲。兩人現為哈佛同事。
來源“ 金羊網 -- 羊城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