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易經中的「君子以」說開始(劉選啟)
- 作者: 中國風水學院
- 發佈於 15/12/2013
易經文化是中華民族勤勞智慧的象徵,是中華文化百家學說的思想寶庫。可以說,它是中國古代最為重要的一部經典,居於崇高的地位,被奉為群經之首。易經的內容博大精深,有着豐富而深刻的哲學思想,是一部講宇宙萬物與人類社會的變易法則的書。比如,易經勸誡人們樹立“自強不息”的人生哲學,指導人們的政治實踐活動。大家對《易經》里的“乾為天,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是耳熟能詳,許多人也經常在講話中和寫文章時頻繁引用它。殊不知,在《易經》里,類似的經典名句很多,只是我們不知道或不注意罷了。其實,在易經這本書里,類似“君子以”的句子有53種之多。易經里的“君子”,應該是指那些不僅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者,而且是有一定地位的權威者,相當於現在的領導幹部。所謂“君子以”,用現在的話來理解,就是“君子效法、君子感悟、君子應該”的意思。從現在角度理解,易經里的50多個“君子以”,揭示了君子為人處世、治國安邦、執政為民的深刻道理,以及不同層次的要求,同樣值得我們領導幹部去學習領悟,從中得到有益的啟示,從而把領導工作做得更好。具體講,是不是可以從以下六個方面來理解,易經告訴我們:領導幹部應該這樣做。
一、胸懷志向: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俗話說:“將軍額上能跑馬,宰相肚裡能撐船。”說的是領導者胸襟要寬、度量要大,志向要高遠,能夠容別人難容之事與難容之人。古今中外凡能舉大業、成大事者,無不是胸懷寬闊,志向遠大,能夠容人的人。《易經》關於君子胸懷志向的論述有很多。比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作為正人君子的領導幹部應該有孜孜不倦的原動力,自強不息的上進心,是“美其德”的完善志向;應該像大地一樣寬厚、和順,容載萬物,包容一切,無論它是積極的、好的,還是消極的、不好的,都能夠承受而不言棄。這既是中華民族先祖的認識,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寫照。一個領導幹部能夠身居高位而不驕傲,處在下位而不憂愁,就能夠勤懇振作,自強不息,隨時警惕,小心行事,成就偉業。“君子以經綸”告訴我們,作為領導幹部應該以天下為重,負起經略天下大事之任。“君子以正位凝命,申命行事,致命遂志”等,說的是領導幹部應該端正穩固身心的位置,不妄自菲薄,嚴守自己的使命;大膽地申諭命令,果斷地施行政事;困頓之中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來實現理想抱負,不改初衷,一往無前。人生時運不同,需要不同的態度和行動才能正確對待。要順勢而行,不要逆勢而為,坐看時機流逝。要知道即使位高權重的時候也可能會陷入困窘。不患者時不我予,而要時不我待。在舜默默耕耘、積累能量之時,帝堯慧眼識英才,提拔了舜。堯的年事已高,正想找一個合適的接班人。他手下分別主管東南西北四方的諸侯不約而同地提到了舜。堯把兩個女兒嫁給舜以考驗他的志向。舜沒有因獲此殊榮而忘乎所以,而是一如既往地保持着美好的品行,並深深地影響着兩個妻子。後來,舜果然不負慾望,成為名垂千古的聖人君子。
二、道德修為:反身修德,施祿及下
修身立德,錘鍊品性,保持良好作風,是每個領導幹部的立身之本和終身的課題。領導幹部的思想境界提高了,道德品質高尚了,就會具有堅忍不拔的政治品格、勤勉實幹的奮鬥精神、富貴不淫的浩然正氣,虛懷若谷的精神境界,就不會被各種腐蝕所擊倒。《易經》不僅特彆強調君子的個人道德修為的重要,而且介紹了許多可靠的舉措。比如,“君子以成德為行,日可見之行也。”領導幹部的行為,是完善品德修養為目的的,而且這些可以在日常生活言行中都可以體現出來。所以,一定要身體力行,在平常工作生活中毫不鬆懈,做到“日三省吾身”,學以聚之,問以辨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比如,在現實社會中,我們不難看到,唱主角的人只是少數,多數人都要唱配角。如果人人都唱主角,不唱配角,則要大亂,萬事難成。從這個意義上講,培養自己甘當配角、當好配角的高尚品德,是當官為人處事的最基本要求。“君子以果行育德,以懿文德,儉德辟難,不可榮以祿,施祿及下”等,告訴我們,領導幹部應該堅持果斷決定自己的行動來培育美德,用自己的道德和文才影響和帶領群眾,做到“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使自己的才華、品格更加美好。領導幹部要以言必信、行必果的嘉行,培育群眾良好的品德,體現出中華民族身正為范、學高為師的精神。同時,領導幹部應該收斂自約,以避免災難,不可以被榮華富貴所誘惑,果斷地把福祿廣施恩澤於群眾,讓他們得到真正的實惠,從而保持自己的純潔品性,樹立良好形象。“君子以反身修德,言有物而行有恆,居賢德善俗,不出其位”說的是,領導幹部應該在遇有難事時要反省自己,修養品德,“見善則遷,有過則改”;日常言語應有實在的內容,日常行為貫徹恆定的原則,做到說話要有內容,行動要有結果,堅持一以貫之;在安居平凡的日子裡,要善言善行,日積月累,逐漸改變落後的風俗,經常考慮自己的行動,不應該超越本位,以備將來成就大業。夏朝至桀時,早已是德政衰敗,民不聊生,危機四伏。但夏桀不思改革、進取,驕奢自恣。他“築傾宮、飾瑤台、作瓊室、立玉門”,過着花天酒地的奢靡生活,民眾則民不聊生,甚至妻離子散。夏朝臣民指着太陽咒罵夏桀說:“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同時,四方的諸侯也多背叛,夏王朝面臨內外交困的危險局面。後來商湯討伐,實在是大勢所趨。夏桀滅亡的教訓不為不深刻。
三、智慧權謀:作事謀始,永終知敝
領導幹部面對社會和群眾,又要觸及諸多矛盾問題,可謂是紛繁複雜,日理萬機,忙上加忙。作為領導幹部必須修鍊自身的智慧,掌握領導工作的藝術,才能遊刃有餘地處理好政事,解決好許多矛盾問題,勝任本職,取得明顯的政績。領導幹部如何增強智慧,善用權謀,《易經》給了我們許多有益的提示。比如,“君子以作事謀始,辨物居方”,就是要求我們領導幹部在做工作、抓落實,處理各種事務時,從一開始就應當考察本源,拿出科學可行的謀划方案,也就是說事前的調查研究、思考謀划非常重要,正所謂“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裡的“謀”或“預”,就是辦事情前要思考、謀划,要預測、預示,不然盲目行動,就會導致不順,或造成損失。作為領導幹部還應該認真地分辨事物的性情,慎重了選擇所處的環境,使事物相互交融,相得益彰。“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永終知敝”告誡我們,領導幹部應該在事成之初就考慮可能出現的矛盾和問題,甚至是災禍,事先採取措施,加以預防;要使人生事業長久至終,就要知道不正的弊端,堅守正道,以求不斷補正,能夠永終,不至於半途而廢,一事無成。人生有涯而知無涯,必以尚未成功,仍需努力之志,上下求索,慎終追遠,成就大業,無悔此生,留得青名在。相傳,漢武帝很喜歡研究《道德經》,可有些不懂的地方沒處請教。他聽說有個叫河上公的人精通《道德經》的精髓,就親自駕臨河上公在河邊的小茅屋,向河上公請教。由於他謙虛好學,不恥下問,在河上公那裡學到了許多治國理政、為人處世的智慧和權謀,為成就霸業,成為一代名君起到了積極作用。
四、民生民情:容民畜眾,飲食宴樂
領導幹部是人民群眾的優秀代表,是執行黨的方針、政策的俯仰者和實踐者。做好人民“公僕”,就要勤政為民,切實提高辦事效率;就要樹立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權為民所用的觀念,盡心盡責為人民群眾出主意,想辦法,謀利益,真正做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正如李克強總理倡導的那樣“行大道、民為本、利天下”。《易經》有許多關於民生民情的闡述。比如,“君子以慎言語,節飲食,向晦入宴息”,要求領導幹部不僅要言語謹慎而修養德性,而且要節制飲食以養德性;應該依順作息規律,做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懂得隨時而作息,盡量不要干擾百姓的生活,保持正常生活秩序。因為,領導不休息,百姓就得忙碌,生活就受到影響,就沒有了規律。“君子以容民畜眾,飲食宴樂”,領導幹部應該包容百姓,蓄聚民眾。畜,還有養育民眾讓大家過好生活之意。用今天的話說,就是要與群眾打成一片,容得下老百姓的言行及生活習慣,幫助他們發展生產,改善生活,得到幸福安康。到基層去要了解群眾的生產生活情況,有機會要和百姓一塊生活,在與民同吃、同樂中獲得信任,得到快樂。中國人向來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領導幹部應該注重分配,力求公平公正。因為,只要分配得公就沒有貧富,社會和諧了就沒有匱乏,矛盾問題也會大為減少。“君子以勞民相勸”,就是要求領導幹部要鼓勵百姓勤勞,並勸勉他們相互協助,發展生產,走向富裕,過上幸福生活。領導幹部對百姓要做到“三個像”,即:要像井水養人一樣慰勞人民,要像修井一樣使民勞作,要像小心打水一樣讓人民相互勸勉。春秋時期,范蠡幫助越王勾踐復國以後,功成身退,就與西施隱退江湖去做生意,隨後富甲天下,大號“陶朱公”。他感到自己過於富裕,就散盡家財,救濟百姓,幫助民眾畜養生活,之後他又積累百萬,不斷地為百姓做好事、辦實事。儘管他屢次功成身退,富甲天下,仍不為名利所困,不忘民生民情大事,自然受到民眾的愛戴,留下了千古美名。
五、宣傳教育:振民育德,教思無窮
人類由混沌初開的萌芽期,到告別野蠻的啟蒙期,是一大歷史進步,即使是發展到了現代的文明期,回顧總結人類的每一次進步,其中的原因雖然是多方面的,但都離不開教育和宣傳巨大作用。當前,我們正處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的偉大時代,特別需要全民統一的思想意志和行動,自然就少不了及時有效的宣傳教育。作為領導幹部就要主動擔起宣傳教育群眾、組織帶領群眾的重任,自覺為實現中國夢想而不懈奮鬥。《易經》也非常重視對民眾的宣傳教育。比如,“君子以辯上下,定民志,教思無窮,容保民無疆”,是說領導幹部應該辯明上下等級秩序,通過宣傳教育,統一百姓的尊卑意識,安定民心,切不可眼不明而胡言,腳不軟而妄行,冒犯闖禍而遭斥;領導幹部應該親近民眾,不斷地施以教化,啟發其思考,以寬厚優容的美德包容百姓,讓無限江山與生民得以永續,待人不以威制下,而以德感其心,與百姓建立起親密良好的關係,就能得到百姓的支持。“君子以朋友講習,常德行,習教事,振民育德”,要求領導幹部應該與平民交朋友,經常聚在一起進行學習討論,把治國理政的主張貫徹下去,成為大家的共識,在抓好落實中提高履職盡責的能力,並在有所進益中獲得快樂。同時應該以理想信念和價值觀教育來振奮百姓的精神,培育良好的道德品質,達到統一思想、鼓舞人心的目的。昔日孟母三遷的故事就說明了環境對教育的作用。孟子小時候家離墓地很近,就常常玩辦喪事的遊戲,他母親說:“這不是我應當用來安頓兒子的地方。”於是就搬到了集市旁邊,孟子又做起了學商人賣東西的遊戲。他母親又說:“這也不是我可以用來安頓兒子的地方。”於是又搬到學堂旁邊。這樣,孟子就又做些揖讓食物禮儀的遊戲,他母親說:“這裡可以用來長期安頓我的兒子。”他們就在那裡住了下來。從此,孟子成為一個好學上進的人。良好的人文環境對於人的成長是十分重要的。現代的人們不僅需要高品質的物質生活,更需要追求高尚品位的精神生活。
六、民主法 治:遏惡揚善,明罰敕法
民主凝聚力量,法治彰顯權威。一個國家的法治水平,是民主的重要體現,也是民主的重要保障。民主和法治不是針對某個人的,而是針對所有公民的,實現了民主與法治,所有人都會從中受惠,反之,則是大家都會受害。作為領導幹部,不僅自己要自覺法守紀,處處帶頭,而且還負有加強民主法治建設的重要責任。這就是要通過加強民主和法治建設來弘揚正氣,打擊歪風邪氣,懲治違法犯罪,確保社會的和諧穩定。《易經》在這方面的闡述和強調比較多。比如,“君子以治歷明時,以制數度、議德行,以明庶政,無敢折獄”,告訴我們,領導幹部在治理朝政時,應該改革曆法來明確季節的變化,按規律行事,曆法和典章中的不合時宜的內容要更新,使之更符合客觀實際和百姓的需求;應該知道人的言行舉止不得任意而為,要有所節制,就要制定數量上的限度,評議人的道德行為,來規範事物,規範人的言行,知道應該做什麼,該怎麼去做,有基本的遵循和參照;領導幹部應該明察繁雜的政務,要依照法律法規,重實際,分輕重大小,根據情節作出準確的判決,不敢輕率地斷決訟獄案件,防止草菅人命,導致冤假錯案。“君子以遏惡揚善,順天休命,明罰敕法”要求領導幹部應該做到,陽光普照,遏止邪惡,顯揚善行,順承至善至美的使命,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即一手抓教育管理,一手抓懲治處罰,從而嚴明刑罰,端正法律,提高執法水平,維護法律的嚴肅性,維護好百姓的利益。歷史上的商鞅在變法過程中就很注意利用宣傳效應來推行他的變法主張。商鞅變法的法令制定出來以後,沒有馬上公布。他擔心百姓不相信自己,於是就在集市南門豎起一根三丈高的木頭,告訴百姓有誰能把木頭搬到集市北門就獎給他十金。百姓感到奇怪,有些不相信,沒人來搬。商鞅又出告示:“有人搬動的給他五十金。”有個人壯着膽子把木頭搬到集市北門,商鞅立刻派人給他送去了五十金,以表明他能夠說到做到。接着商鞅下令變法,由於百姓對他深信不疑,新法很快在全國推行。 來源:求是理論網 作者: 劉選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