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患意識、創新意識、使命意識,均是從《易經》中得到的啟發,這些也正是領導者應有的特質。

    在日本,松下幸之助對中華國學的推崇與運用早已揚名。在中國台灣地區,也有王永慶對傳統國學智慧的佐證。究竟千年的國學智慧能夠給現代企業管理帶來哪些永恆的啟示?

台灣 國 立中 央大學教授馮滬祥,曾經做過蔣 經 國的秘書,和馬 英 九是留美同學。他早年獲得美國波士頓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曾任台灣中央大學文學院院長,中華兩岸和平促進協會會長等。他多年一邊傾注於對傳統國學的深入研究,現擔任北大、清華等名校客座教授;一邊學貫中西進行中西文化的對比,在哲學領域積澱頗深。

    《中外管理》近日特別有幸分享到了馮滬祥教授的精彩觀點。

    領導者應有的特質

    《中外管理》:您曾經講過,看待《易經》要有開放的心態,與時俱進。在今天,領導者最該從《易經》中學什麼?

    馮滬祥:我們平常所說的憂患意識、創新意識、使命意識,均是從《易經》中得到的啟發,這些也正是領導者應有的特質。

    憂患意識。孔子講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孟子也曾強調:“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實際上,這就是告誡領導者應該高瞻遠矚,先天下之憂而憂,才能永葆競爭精神。在古代,一個有力的例證便是,周文王在黑牢中遭到迫害,卻仍能不懈奮鬥,推演易經,正是源於憂患意識。

    創新意識。《易經》第一卦是乾元,代表“天”生萬物的創造精神,到第64卦,即最後一卦,仍叫做“未濟”,代表永遠創新、不能停止的精神。這提醒領導者要能主動革新,勇於走在市場前沿,永不止息。

    使命意識。這正是孔子所稱的“天命”,代表每個人都有其天生所賦予的使命。松下幸之助就很欽佩這句話,他曾說過:“孔子不凡的力量即源自天命。”而松下幸之助對自己認定的天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要“幫日本脫離貧窮”,因其志向高遠,經營企業有方,最終成就了“日本經營之神”的地位。

    創新是不變的精神

    《中外管理》:《易經》的智慧對現代企業管理有哪些幫助?中國企業領導者應該怎樣靈活地將它運用於企業管理?

    馮滬祥:松下幸之助曾特彆強調“領導人不能受制於舊觀念”和“領導人必須有日新月異的構想”。這些觀點來源於孔子所稱讚的一句名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這是商湯刻在臉盆上的座右銘。

    如果領導者每天早上洗臉時,都能以此自勉“日新又新”,每天自我反省:是否比昨天進步?是否比上周進步?就能真正去不間斷地創新,這也正是《易經》中倡導的“窮則變,變則通”的創新精神。

《中外管理》:大家經常談創新,可是在現實中總是束手束腳。制約企業創新的障礙是什麼?領導者應該如何突破?

    馮滬祥:簡單地說,制約企業創新的最大障礙,就是束縛太多,條條框框太多,如此怎能去創新?

    個人認為,創新對領導者的最大挑戰,主要存在於心理層面,可以歸納為三點:一是自認權威被挑戰了;二是自認地位被動搖了;三是自認利益被削減了。所以,要突破創新的障礙:第一,本身要有胸襟,鼓勵創新,創造更多空間;第二,要有王陽明(明代哲學家)的“知行合一”精神,即知即行,創新是很好的事情,但一定要能做到才行;第三,要能做到賞罰分明,凡實行者重賞,凡阻礙者重罰。

    《易經》的管理精髓

    《中外管理》:作為中華文化的傳統智慧,《易經》給現代企業領導者的思維方式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馮滬祥:第一是“創新”。孔子說:“生生之謂易。”譯成英文即應是“Creative Creativity”,實際上就是“創造性的創新力”。這就是說,要有創新創意、生生不息的精神。

    第二是“旁通”(extensive connection)。《易經》六十四卦,即32組旁通系統,代表《易經》很早就認識到,宇宙萬物之中,物物相關,環環相扣,息息相通。因此,企業領導者特別注重溝通,重視“旁通統貫”,亦即相互協調,不能自我為中心,並且上下一心,而不能上下離心。

    第三是“和諧”(comprehensive harmony)。如“一陰一陽之謂道”,強調的是相反相成,而不是相反相鬥。這比西方所倡導的“為反對而反對”、相反相鬥的很多制度,要高明很多。這提醒企業領導者,要能以和為貴,目標一致,而不能搞分化,內耗內訌。

    《中外管理》:在您眼裡,成功的企業領導者應該具備哪些核心能力,使他能夠在企業中產生足夠的影響力?

    馮滬祥:從儒家來看,孔子在《大學》中講:“自天子以至於庶民,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實際上儒家強調,領導者自身一定要“修身”,才能以身作則,身教重於言教。這對企業首要的要求就是能夠正派經營,才不會有黑心產品。另外,儒家所稱“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民”在企業中就是“用戶”,這是國學中的民本思想,“以民為本”,用在管理哲學上就是“以用戶為本”。

    從道家來看,如老子所言“上善若水”,要求成功的領導者必須放下身段,如水一般,用低姿態到一線去,傾聽民意和心聲。這也就是老子所說的:“江海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所以我認為,成功的領導者,必定是成功的“傾聽者”,也是成功的“溝通者”。

    再看法家,管仲深具民族大義,能夠“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不以兵車”,順利完成和平統一大業。對中國企業而言,一定要有民族精神,能以建立“民族品牌”為己任,更要以超越世界品牌為目標,才能真正使企業興盛與強大。

    學貫中西,國學最卓絕

    《中外管理》:現在,不少中國企業家深受西方管理大師思想的影響,甚至照搬照套。您怎樣看?通過對中西方哲學的對比性研究,您覺得哪些思想值得推薦給企業領導者學習?

    馮滬祥:中西文化不同、國情不同、背景不同,當然不能硬套。然而,很多西方管理大師的思想,其偉大之處其實也與我們的傳統國學相通。

    美國著名管理大師杜拉克就曾經強調:“管理的成功之道,重點在於去除隔閡,核心在於創新。”“去除隔閡”指的就是“溝通”,再加上“創新”,這正是《易經》的核心思想。

    在當代西方哲學中,也不乏有值得推薦的經典思想。比如:法蘭克福學派(Frankfurt School)是當代西方思潮重要的顯學,其中代表人物哈伯瑪斯(J. Habermass)所強調的“批判理論”(Critical Theory)和“溝通理論”(Communication Theory),對於企業領導者都是值得學習的。因為,通過“批判理論”,可以不斷自我反省,檢討哪些應該尋求變革;通過“溝通理論”,應該加強與員工的溝通、與客戶的溝通。這些都是最有價值的領導智慧。

    今天,西方管理大師或成功的企業家,基本上汲取了這兩大理論的精華。可見,中外企業的成功之道,均可從中華國學中找到相同的基因。來源:中外管理網 作者: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