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華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吳辛丑將蒞臨大連圖書館與本報合辦之白雲傳統文化論壇,以“邵雍與宋代易學”為題,與廣大讀者聊聊易學。近日,記者與吳教授通了電話,對這次講座的相關情況進行了了解。吳教授認為,邵雍在易學的哲學化進程中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研究文史,兼及《周易》

       記者:吳教授,能簡單說說您求學和治學的經歷嗎?


       吳辛丑:我1979年考入武漢師範學院(現湖北大學)中文系讀書,1983年畢業,同年考取華南師範大學漢語史專業研究生,師從吳三立教授、唐啟運教授,1986年畢業留校工作。1996年考取中山大學古文字學博士研究生,師從曾憲通教授。至今已發表60多篇學術論文,出版了《簡帛典籍異文研究》《先秦兩漢語言學史略》《簡明〈周易〉讀本》《〈周易〉異文校證》《周易講讀》等專著,參編《〈顏氏家訓〉詞彙語法研究》,主編《文言文拓展閱讀(文化篇)》。研究領域涉及古漢語詞彙、語法,漢語語法學史,中國語言學史,簡帛文獻語言,《周易》與易學等。


       記者:是什麼機緣讓您開始了易學的研究?在您的師字輩中,有研究易學的大家嗎?


       吳辛丑:我研究《周易》基本上算是自學成才。儘管在讀大學時就對《周易》有所了解,但真正開始學習、研究《周易》則是在讀研究生以後。《周易》是上古漢語的經典文獻,但研究漢語史的人對《周易》的語法、詞彙現象不太重視,我覺得這是個冷門,或許投入進去,可以有所收穫,故我對《周易》的研究側重在語言文字方面。還有一個機緣,就是我學習、工作的單位華南師範大學曾有一位易學大家,這就是李鏡池先生。李先生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就去世了,但他的著作《周易探源》《周易通義》在國內外都很有影響。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李先生的孫子、時任中山大學中文系教師的李銘建先生組織編一本《周易大辭典》,因為我們是漢語史專業同行,他約我參加編寫工作。儘管後來因各種原因我未參加編纂《周易大辭典》,但我對《周易》的興趣卻一發而不可收。


       宋代是易學發展的重要階段


       記者:易學源遠流長,其發展過程中有哪些重要的節點?您為什麼選取了邵雍作為此次易學講座的切入點?

       吳辛丑:這個問題比較複雜。大致說來,春秋以前,從傳說中伏羲畫卦,到文王、周公演《周易》,可看作八卦與《周易》的創製與成書階段。先秦諸子論易,尤其是孔子序《易》,作《易傳》十篇,可視為易學的發端階段。《易傳》是後來象數與義理兩派的濫觴,也是《周易》由術到學的升華,即開始由卜筮易向哲理易轉向。秦亡之後,易學重興,最盛者為漢、宋兩代,遂有漢易、宋易之稱。清代本是傳統學術的總結階段,儘管也有不少易學名著出現,但其成就並沒有超越漢宋。

       我這次到白雲書院講“邵雍與宋代易學”,是受主辦方之約,可說是“命題作文”。

       邵雍對易學具有承前啟後、創立體系之功


       記者:邵雍是怎樣一個人?與同時期的文人和學人相比,其學問達到什麼程度?

       吳辛丑:邵雍這個人的確很有意思。我們可以說他是一個特殊的知識分子,其特殊之處就在於,他有經世的情懷與思想,最後卻不願出仕,逍遙玩世;常和達官貴人交遊,甚至接受他們的資助,卻也深受一般市民歡迎,被稱為“吾家先生”;既有思想家、哲學家的睿智和嚴謹,也有詩人的率性和瀟洒;於《周易》,則既通其學,有高深的研究,創先天易學,亦擅其術,能占卜預測,世傳《梅花易數》。


       至於說到學問高下,因各有所長,不便比較。當世和後代,均有褒有貶。


       記者:邵雍在易學上的貢獻主要有哪些?

       吳辛丑:邵雍的易學成就,概略說有三點:一是傳承先天圖,二是由先天圖生髮出先天易學思想,三是用先天象數構建宇宙生成、運化模式及解釋中國歷史演進歷程。邵雍的先天易學體系是龐大複雜的,其中唯心成分很多,但作為一種思想成果,在易學史上還是有其地位和貢獻的。易學象數學的發展從陳摶、邵雍開始,經歷了一場深刻的變革,即以圖數說取代了漢魏的取象說。易學的真正哲學化,也由此開始,演變為窮天地造化、推歷史興衰的形上之學。在這一轉變過程中,邵雍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具有承前啟後、創立體系之功。    來源:大連晚報 本報記者 張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