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智慧:不管富貴貧賤銘記八字真言


  易為六經之首,《易經》在國學經典之中的地位之重顯而易見。然而,由於種種原因,對於現代人來說,《易經》卻是晦澀的、遠離生活的,或者就是算命的。那麼,易到底是什麼?《易經》是迷信嗎?現在學習《易經》有什麼意義?趙老師從《易經》的形成與沿革出發,為我們揭開了《易經》的真實面貌,闡釋了《易經》思想包含的處世之道與現實意義。

  談起《易經》,人們往往就想到算卦和算命,《易經》給人的第一印象好像就是用來占卜的,這是因為《易經》離我們年代久遠,以至於大家已經不了解它的本質。實際上,《易經》是一套人對自然、對萬事萬物的認知方法的歸納與總結。

  《易傳·繫辭下》記載:“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伏羲氏最早創卦的基礎是上觀天文,下觀地理,也就是說,是人對自然的一種認知,也是一種對自然認知的思想進步。

  在《周易》之前,傳說中有《連山易》與《歸藏易》。從漢易的一些記載來看,這些都是以象數為主,但是現在已然沒有文本,只有各種記載與傳說。就《易經》而言,什麼是“周”?什麼是 “易”?也有幾種不同的說法。

  什麼是“周”?一般認為《易經》是在周代形成故而得此名,我個人不太同意這種說法。之所以稱為“易經”,雖然其中也包含有形成於周代的意思,但其本意更應該是周而復始,萬物的循環。那麼,“易”又當何解?很多人翻譯成“日月”,或者從蜥易之變,《說文》中就有“易,蜥易……象形”,又說“日月為易”。

  我個人認為,易字上日下勿,勿字通物,即萬事萬物的意思。易即是表達了以太陽為坐標參照下的事物規律,而易道也是伏羲氏觀察日影所創建的。首先,我們要知道我們文化建立的根本是什麼,易的本源是從伏羲氏用圭表測量太陽的視運動變化開始,不斷去認知周圍事物的現象和規律,也就是說,日字表示太陽,易學是由測量太陽的視運動建立的學術思想,物,是萬物之意,表示以太陽係為坐標的理論體系架構下的萬事萬物的規律。以太陽為核心,伏羲氏這種通過用圭表測量太陽視運動的變化,確定了時空的循環周期。雖然在伏羲氏測量之前,這個周期已經存在,但是我們對這個周期是不認知的。

  伏羲氏用圭表測量太陽視運動,是人類對自然的認知邁出的重要一步,即尋找自然的節律性。用什麼方法去認知?《易經》說“一陰一陽謂之道”,也就是陰陽的方法。陰陽是我們認知、表現道的符號、方法,陰陽不是道,陰陽也在道中。

  伏羲氏首先通過木杆觀影的方法確定了太陰太陽兩極,即24節氣中夏至與冬至。兩個點的確定使我們對時間的混沌認識發展到清晰認知。知道了這個回歸周期有365天,12個月,冬至到夏至及夏至到冬至之間各有6個月。這就是太極生兩儀,太陰太陽兩個極點的確定是認識周期的開始。兩儀生四象,則是通過陰陽運動的圭表現象把兩個階段的過程進行分類,出現少陰、少陽,這就完全對應了24節氣的夏至、冬至、春分、秋分。四象確定后,伏羲氏在四象的基礎上對每一象進行分類,出現了24節氣中的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人類對自然周期的劃分、分類,也是對陰陽量與陰陽性的劃分。我們可以發現,古人從原本的混沌的時間概念到一個清晰的年、月、日、時的認知,認知過程中體現的完全是陰消陽長或陽消陰長的量和性的變化,陰陽處在你退我長,消長之間。這就可以很好地理解《道德經》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老子這段話是對陰陽運動和陰陽對萬物作用的描述。道生的“一”是萬事萬物已有未有之兆、之機。一個事物可能還未被我們發現,但是其機兆已在天地萬物之間存在。例如手機,這是近些年科技發展的產物,但是生產手機的原材料和條件卻是在天地誕生的一剎那就已經存在了,這是不能違反的規律; “二”就是機緣,一定是在某一個時空條件下有一個人得到外在啟示的機緣;“三”則是需要一個實證的過程。這三步才能形成一個事物。愛迪生髮明燈泡,一是說明生產燈泡的材料與燈泡的功能是天地本來具有的;二就是愛迪生的創造思維,有了這種思維還需要去驗證;三就是愛迪生的實驗過程,經過1000多次的實驗,最後得到鎢絲是最好的材質。可是距離愛迪生的發明100多年過去了,人類在愛迪生的肩膀上繼續提高,我們又發明了很多種燈泡材質與燈泡產品。任何事物都要經歷格物、致知的過程,這個過程是永遠不能缺少的。

  萬事萬物從根本現象來說只有兩種,負陰抱陽或負陽抱陰。“沖”實際上就是陰消陽長或陽消陰長的過程,當陰氣消退,陽氣生長就是陽沖陰,反之則是陰沖陽。陰陽定性以後,當量和性質達到事物需要的時候,事物就會自然化生。就像梅花到了臘月,一陽復始后,梅花頂雪而放,必然化生一樣,萬事萬物都是得到其量、得到其性而發展變化的。只要是事物所處在的時空達到了事物需要的陰陽量性,事物就會自然發生。

  《易經》通過這樣陰陽運動的性和量對天下事物進行定性和定量,對萬事萬物作出歸類,因此8象即是8類,12個月即是12類,24節氣即是24類。易是人對自然認知、對萬事萬物歸類的一種歸納的學術。中國人常說“觸類旁通”,通過陰陽運動分類,在時間和空間的運動過程中去定類和分類,看似複雜紛紛的世界完全可達到分類而旁通,通過類去認知要容易得多,也成為學習的方法,即綱舉目張。

  《易經》不是迷信

  《易經》是對我們生活的空間,天地之間存在事物的歸類。那麼,《易經》是迷信嗎?只要我們真正去了解《易經》,不難得出答案。

  我認為《易經》的學術可以分為4個部分。首先是物理學,即格物致知的過程。其次是數學,用數學的邏輯和數學的方式來表現天下事物。然後是哲學。人在天地之間要實現更好的生活,只有順應自然、與自然相處和諧。64卦的核心是圍繞進德修善,以德行為根本。首先要有愛,愛人,也愛萬物,具有厚德載物的精神。由進德修善而達到一種人生最高理想,從而掌握進退之機,達到無豫無憂,樂天知命的人生最高境界。最後是玄學。《易經》在思維方式上是有感應學說的。“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很多人認為感而遂通就是迷信,其實不是,用我們現在的科學完全可以解釋。感而遂通其實是一種波、一種磁場對應。人作為無線的信息接收體與宇宙事物的波、波段、頻率進行溝通,每個人的先天稟賦不一樣,所達到的結果也未必一樣,所以會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同樣的問題有不同的看法。

  

 實際上,《易經》是把天下萬物做一個定性和定量的象,當事物違反了名象的時候,也就是事物的根本起因發生了變化。如北宋神宗年間的傳奇人物邵康節一次與友人遊玩,聽到杜鵑由南向北飛叫就說:近年來將由南方人主政,天下將大變。他從杜鵑鳥從南向北飛的現象,察覺南方地氣將變,因為杜鵑為南地之鳥,現在從南向北飛,說明南方地氣有變,通過現象發現了本質。果然,幾年後南人治理天下,王安石入中樞宰相開始變法。

  易首先是通過對事物的現象的認識,研究背後的道,達到認知本質。為什麼把象放在前頭,因為研究事物是通過象的研究得到,數則是表達認識象的結果。易的所有這些認識方式、結果都是對人而言,最後才是占卜。好多人把占卜當成迷信,實際上,占卜是通過現象的變化推導出事物將來發展的方向。

  八卦已經表示了立體的雙重時空,也就是它既表示時間的存在,也表示了空間的存在。在一個空間內,時間會有8種現象,反之亦然。八八六十四卦表達的是天下事物的最大象數,事物都是在64種現象之間來回遊盪穿梭。當我們某一剎那大腦想到某一事物時,大腦的頻率和波段與事物的頻率、波段進行了一次溝通,從而得到一個卦象。得到卦象的前提是對天下事物的歸類,通過感應學說也好,心靈溝通也好,磁場呼喚也罷,得到一種信息的交流。

  象數與義理互相印證

  《易經》產生年代沒有準確的考證,伏羲氏傳說活動在八千到一萬年之間。不過,伏羲氏作為炎黃子孫的人文始祖的地位是已經確定的。根據先秦史料,伏羲氏創造了易學體系的雛形。

  人類在上古時期面臨生存問題,在漁獵之外還需要種植,這就需要掌握節律,知道什麼時候種,什麼時候收。所以,易學最早產生是人類生活生產必須了解節律,易學其實是中國曆法的原始啟蒙的開始,因此有太極、兩儀、四象、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都是對自然的認知,通過這個節律去生活、生產,順應自然,掌握自然,提高生產率。

  伏羲氏之後,相傳文王做卦辭,周公做爻辭,相信他們是對很多聖賢的總結進行了歸納、刪批。孔子做十易,是對《易經》進一步的闡釋。

  春秋以前,《易經》的發展以象數為主,一直延續到漢代。在漢代,易學作為一些官員,如欽天監、史官來指導朝廷的行為標準,但經東漢黨錮之亂,《易經》退出了政治舞台。

  魏晉時期玄學大家王弼提出“得意忘象”,被很多人尊為是易學義理派的創始人,我個人認為,王弼並不是否定象數,得意而忘象不是不要那個“象”,而是當我們了解事物的核心之時就不再拘泥於它的現象,而且現象相同不一定內里本質相同,就像中醫,頭疼是共像,但原因就各不相同了。王弼告訴了我們一個思維方式,就是不要被現象所蒙蔽,而是去追尋現象之後的真理。

  從這個時期開始,易學開始分為象數派和義理派。儒家發展《易經》的義理派,也就是思想與哲學,道家則更多保留了象數應用。在《易經》產生的早年,直至春秋戰國,術數,比如奇門遁甲、太乙神數、堪輿學、大六壬、金口訣等等,都是象數的應用方法,通過這些方法推到事物發展的規律,雖然是以天干地支作為符號去推演,但與六十四卦表現的內容和形式是同宗的。

  到了宋代,易學發展到了最旺盛的時期。代表人物有陳摶、邵康節等,宋明理學家中的周敦頤、二程、張載,直至後來的朱熹,都是推廣義理,在研究義理的同時並不是完全否定象數。每一個時期都會有很多易學家,包括漢代的荀彧、田何,宋代的蘇東坡、清代的王夫之等等。

  在今天看來,義理和象數作為兩個流派發展源遠流長,但只有兩者結合才是完整的易學。象數作為《易經》的現象,義理作為《易經》的內容,二者相互印證。如果只談象數不談義理,就是華而不實,如果只談義理不談象數,則是有內容而沒有形式。

  《易經》的生存之道

  楊振寧曾經指出,中國之所以科學不發達是因為易學,我不能認同這個說法。中國古代科技並不落後,這從我們的四大發明、《天工開物》都可以看出來,直到鄭和下西洋的明朝初期,我們的科學技術並沒有落後。

  漢代魏伯陽所著的《周易參同契》從內丹和外丹兩個方面論述道家養生的方法,其中內丹是道家呼吸吐納之術,外丹則是煉丹術,屬於化學範疇。從考古來看,從石器到銅器,再到鐵器時代,中國的鑄造業發展並不比西方落後。

  如果將《易經》的思想和方法正確地運用在科技和生活之中,可以給我們另一個角度認識問題和發現問題。只是《易經》和近代學術脫鉤,以致晦澀難懂,很多精華反而被棄之不顧。

  《易經》對現代生活仍然具有指導意義。不管歷史怎麼演變,人們總是生活在物質和精神的世界之中。《易經》六十四卦中的哲學思想為人們提供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更好的處事方法。

  《易經》教導我們不管富貴還是貧賤,都要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自強不息就是要與時俱進,厚德載物則是要愛社會,既是民族精神的要義,也是個人胸懷的修養。《易經》64種現象告訴我們,困境中莫氣餒,得意時莫驕傲,居安思危,進退有度。

  例如,旅卦就是困境中的處世方法,要換個環境,改正錯誤,塑造全新的自我;晉卦是想要晉職必須腳踏實地,實事求是;頤卦,頤養之道,養生不是共性的,是個性而不是範例,因材、因人、因地等差異性很大,要觀頤,自求口實;家人卦是家庭內部建設和內部的教化,雖然時代不同了,中國文化中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還是根深蒂固,現在很多家庭倫理為題材的電視劇都在反映解決家庭內部問題,一個優秀的女人要有持家之道。雖然《易經》誕生時間很久遠,但易學的哲學思想還是能指導人們,樂天知命故不憂!

  易經的核心思想、最高境界就是天人合一。天地萬物各得其位,各行其事,井然有序。不需要特殊強調的管理,需要的是自性的發揮,達到乾卦的最高境界——群龍無首,吉。大家的思想、行為高度和諧,與天道暗合,也就可以得到天地自然的庇佑。自天佑之,吉無不利!(口述/趙知易整理、編輯/ 張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