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期間,人大代表胡葆森向大會提出把國學納入義務教育階段的建議,以《大學》《論語》《詩經》《易經》等基本經典為框架,希望中國學生從兒童階段就能了解國學。

事實上,近年來“國學熱”正在社會上持續升溫,“四書五經”也被越來越多的人士推崇,一些已獲得MBA、EMBA學位的老總、企業骨幹,也在如饑似渴地學國學,研習“四書五經”。日前,一場別開生面的“周易自測沙龍”在廣州拉開帷幕。起卦、裝卦、解卦,幾十位來自各行各業的年輕白領踴躍參與,紛紛登台對自己的運程結合五千年的周易文化做解析。

一位來自金融行業從事信貸業務的小夥子對自己的卦象做了剖析之後,大發感慨地說:通過卦象的分析與現實發展的趨勢一致,在剖析的過程中,會得到一些悟性和靈感,對做出正確的判斷非常有利。

L女士是企業中層骨幹,一直對《易經》非常感興趣,但她一直覺得非常深奧,難以理解。在參加的3天速成特訓中,老師將深奧的易經自測方法簡單化,程序化。她說,只要按照老師教的程序做,很容易就學會了。當然理解程度和判斷是否正確,要看悟性和多練習。


對此,本次沙龍的“盟主”,也是周易自測首位倡導者和成功實踐者嚴振國老師認為,《周易》是中華五千年智慧的結晶,有一定的科學道理。他獨創的周易自測,就是按照一定的方法讓初學者速成、速記。教材近10萬字,濃縮成為40多個重要術語,再配合深入淺出的講解,以及輕鬆活躍的互動教學,讓初學者也覺得周易原來並不是想象中的那麼難。

就近年來的國學熱,嚴振國認為,國學文化彰顯“和諧”、“仁義”、“剛健”、“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能夠啟發高層管理者、社會精英解惑悟道、提升人生,這是國學文化熱潮不減的關鍵原因。 ( 本文來源:新快報 王麗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