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民族文化的瑰寶
- 作者: 中國風水學院
- 發佈於 1/08/2009
《中華易學大辭典》最近出版了。這部歷時十多年、由海內外近百位易學專家共同編纂的易學大辭典約二百二十萬字,收錄五千餘辭條,是迄今為止收辭條目最為齊全、規模最為龐大的易學大辭典,其內容豐富,材料詳盡,體例科學合理,全面地反映從古到今的易學研究風貌,是廣大易學研究者和愛好者的一部實用的工具書。 在中華大地上生活了百萬年的猿人子孫們,在與天地奮鬥的漫長歲月里成長為新人,並給他們億萬的後裔留下了一份極為寶貴的文化遺產,這就是一部從上古時代積累起來的占筮紀錄。 這是一部從形式到內容都非常神秘的占筮紀錄,後來被稱為《易經》。所謂《易經》的經,起初指的是由“——”和“--”兩種卦畫組成的八卦數圖,以後八卦又重合為六十四個卦圖,每個卦和組成的爻都附有卦辭、爻辭。過去,人們說八卦和六十四卦出現於中國奴隸制社會的殷周之際,但是河南開封地下出土的六七千年以前的彩陶上已繪有卦爻數圖,這說明早在皇帝以前的史前時期,《易經》數圖已經產生。既然《易經》數圖產生的歷史可上溯到六七千年以前,那麼伏羲氏製作八卦的傳說,也許有某種依據。 但是殷周之際,的確有一位被稱為聖人的周文王在被殷紂王囚禁羑里(今河南湯陰縣北)時,曾下大工夫研究過上古遺留下的《易經》數圖以及與數圖有關的大量占辭,並把它整理成傳至現今的包括六十四卦圖象的《易經》。《史記》所謂“文王拘而演《周易》”,說的就是這一件事。 周文王以後的二百五十多年,中國歷史進入飛躍發展的春秋時期。又三百年,進入諸侯稱雄的戰國時期。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的輝煌年代,中國社會經濟從落後的奴隸制轉化為進步的封建制,與此相應,文化上也進入了一個空前繁榮的諸子蜂起、百家爭鳴的時期。這個時期,《易經》受到一批先進思想家的重視,他們用嶄新的視角,探討着這部古代珍貴的遺產,終於從《易經》的卦圖和卦辭、爻辭中發掘出古人對自然、社會、人生奧秘全方位的信息,發現《易經》是古人對宇宙萬物生成變化規律極有價值的探索。他們用自己時代的新思維,為《易經》寫了傳釋,這就是後來被稱為“十翼”的《易傳》,它包括《繫辭》、《彖辭》、《象辭》、《文言》、《說卦》、《序卦》、《雜卦》等十篇哲學論著。“十翼”的翼有輔翼的意思。《易經》有了十翼,真的飛騰起來,在幾千年被封建思想禁錮的夜空,它是一顆耀眼的明星,照耀這人世間的路。 戰國時期的大思想家莊子在分析春秋戰國學術思想百家爭鳴的狀況時說:“《易》以道陰陽。”他這個分析同《易經》卦圖中的陰爻、陽爻劃分完全吻合。《易傳》的作者,也以《易經》卦圖中的陰爻、陽爻作為代表宇宙萬物兩個互相對立的基本範疇,並參照六十四卦各卦之間互相對立轉化的情景(如乾坤、泰否、剝復、革鼎等等),又結合卦辭、爻辭的研究,總結出宇宙萬物構成、發展的根本規律,這就是《易傳》的名言:“一陰一陽之謂道。”這句名言用古代句式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了現代辨證哲學最根本的矛盾法則,這是中華民族的先人對人類思想發展史的重大貢獻。現代辨證大師毛澤東非常重視這句話,他在自己的論說中多次引述它,如1956年11月15日,他在中共八屆二次會議上說:“中國古人講‘一陰一陽之謂道’。不能只有陰沒有陽,或者只有陽沒有陰,這是古代的兩點論。” “乾坤其《易》之蘊邪?”《易傳》作者不僅猜測到了事物都由互相對立的一陰一陽構成,而且猜測到了一陰一陽的相互推移、相互摩盪是構成事物運動變化的起因。《易傳》發揮《易經》占辭中“無平不陡,無往不復”的思想,認為“物極必反”,即事物運動變化的必然規律是向其對立面轉化,而且“物不可盡”,事物的發展變化是無止境的,一切都處在永恆的轉化過程中。從《易經》首卦的“潛龍勿用”到“飛龍在天”,再到“亢龍有悔”,就是這種轉化的典型形態。從事物的自身矛盾尋求事物運動變化的起因,而且從中發現事物向對立面發展的必然性和事物運動的無限性,這在生產力尚處於初級發展階段的社會裡是極其傑出的。《易傳》作者把《易經》中含有的古代辨證思想推向了一個更加光輝的階段。 但《易經》、《易傳》中最可寶貴的思想不僅是在人類認識史上第一個完成了或者說猜測到了事物辨證發展的某些重要規律,而且規定了人們在事物發展規律面前應當採取的積極態度,這就是:順應規律,趨吉避凶,運用人們對對立面轉化規律的認識,去促進事物向人類社會和人們自身的有利方面發展。 《易經》、《易傳》對人們最寶貴的指示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乾《象》這是說,天的運行剛健強勁,人們應當像晝夜運行不止的日月星辰那樣,自強不息,進取不已。乾九三說:“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乾,《廣雅·釋訓》:“健也,自強不息貌。”辭說,人若能兢兢業業,發奮圖強,日夜努力,就能獲得成功。 我們民族的先人,從洪荒時代以來就是這樣奮發自強,日夜進取,這才在嚴酷的環境中生存下來。《周易》把我們民族先人這種奮發精神升華為一種生命的母乳,再把它重新輸入到我們民族的體內,使它成為民族傳統的性格,並變成一種強大的民族原動力。我們的民族就是依靠這種強大的民族原動力的推動,才能渡過自然的、歷史的種種厄難,發展壯大,矗立於今日世界民族之林。 多少曾經顯赫一時的古老國家和古老民族都衰落了、毀滅了,而中華民族歷盡劫波依然頑強地屹立着、成長着,她依靠的就是這種自強不息的偉大精神。 緊接着“自強不息”的指示,坤《象》又說:“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是說,地的形勢寬廣厚實,人們應當像寬厚實在的大地那樣,以渾厚的德行,來承載責任。大有《象》說:“君子以遏惡揚善。”益《象》說:“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說卦》說:“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由此可見,早在文明之初,《易》即諄諄告誡人們,仁義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人們應當不斷增修德行來承擔歷史賦予人類的重任。 《易經》作為一種思想體系完成於《易傳》,那時中國尚處在科學不發達的封建社會初期,因此,它不可避免地帶有時代的、階級的局限性和落後性,但在當時它的進步性和革命性卻是主要的。同當時在思想界影響頗大的老子哲學和孔子儒學的保守傾向相反,《易經》哲學積極地支持變革,《易傳》說的“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道”,就是我們現代語言中的“因勢利導,推動改革”。這一思想為中國歷代社會的不斷變革進步奠定了思想基礎。 《易經》革卦彖辭說:“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時大矣哉!”這是為社會革命而呼號,它是歷代一切反對黑暗統治的旗幟,歷代的改革家、革命家,包括孫中山、毛澤東所領導的革命運動,都受到它的激勵。《易經》的歷史進步觀,在現代社會也是具有積極意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