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工序 備至艱難

  吳魯衡羅盤,從選料到製作,要求極其苛刻。步步細緻到底,容不得半點差錯。在吳水森、吳兆光父子對照製作工序圖的詳細講解中,記者了解到了吳魯衡羅盤製作的七大工序。

  第一道工序是選料。首先是精選坯料進行裁製,因羅盤對木料要求很高,必須選用質地堅韌、細密不顯紋理的特等木料,一般選用虎骨木、白果木,經若干年晾乾后,根據不同直徑、厚度,鋸好羅盤毛坯,刨平木坯表面。

  第二道工序是“車盤”,即將木料毛坯用車床車圓成型,並挖好裝磁針的圓孔,而後以細砂紙和木賊草(亦為一種中草藥)磨光。

  第三道工序是“分格”。依照不同型號、盤式的圖譜,從同一圓心以長短各別的半徑划圓周為橫格,再按陰陽八卦、天干地支等刻直格。依推數派系,諸家盤式分別刻畫,不許有細微的誤差。

  第四道工序是“清盤”。將盤面刻畫處滲黑處理,並清理乾淨,以細砂紙和木賊草再次磨光。

  第五道工序是“寫盤”。尊照秘藏圖譜,按太極陰陽、八卦二十四爻、天干地支、二十四向至、二十四節氣、十二生肖、二十八宿分野和365周天依次排列,用毛筆蠅頭小楷,依各種盤式書寫分格中的內容,這是很見功力的一道工序,須嚴謹細心、端正無誤。吳兆光告訴記者寫盤需很大耐力,光是那密如蛛網的圓線和直線的分格刻線,每隻羅經盤就要耗去一整天時間,而且不能有任何失誤,否則將前功盡棄。他拿出一個自己寫的盤面給記者看,其上密密麻麻布滿盤面的1000多個蠅頭小字,最小的還不到一毫米,清晰雋秀,內力勁道。

  第六道工序是“油貨”:又稱抹油,包括熬煉桐油,是一個獨特的傳統工藝。需要反覆抹油,其技藝超過對一般漆匠的要求。羅盤光亮度全憑這道工序,油得好的羅盤百年後仍光潔清晰。

  第七道工序是“安針”:這是最關鍵的工序,一般由店主親自在秘室內單獨操作。為使技藝不致泄秘外傳,傳統老店採用“傳媳不傳女”的規矩。此道工序首先是將鋼針置放在天然磁石上使其磁化,此處特別要提及吳魯衡店中的磁石,相傳店中磁石源自天外隕石,磁化的磁針具有靈敏度高、永不退磁的性能,是其鎮店之寶。磁針安時要精密地測定針的重心,然後牢固地安放在圓孔里,而且不能使支點產生阻力,以便於指針自由轉動。磁針裝畢,最後封蓋圓玻璃片,一具羅盤才算真正製作完成。

  正由於吳魯衡羅盤的製作如此嚴苛,保證了“吳魯衡”品牌的實力,併名揚四海延傳至今;但另一方面,也正因為如此也導致了吳水森、吳兆光父子不得不去面對的難題:一是傳承和生產問題,“現在年輕人難有這樣的耐力和定力了,帶過一些工人和學徒,實在受不了那個苦最後都走了。”吳兆光無奈地對記者說。其次,因為吳魯衡羅盤的名聲,現在出現了很多為經濟利益而批量生產羅盤的工廠,並打上諸如“萬安羅盤”“吳魯衡”等字樣,這些羅盤低劣的質量同樣讓吳氏父子很是無奈。

  但如今肩負發揚吳魯衡羅盤文化、傳承吳魯衡羅盤製作技藝重任的吳兆光告訴記者,他“絕不會做出有愧先祖的事”。他告訴記者,只要是出自吳魯衡羅經老店,羅盤全部手工製作,容不得半點含糊。“2009年徽商大會有兩個客商每人定製了1000枚吳魯衡羅盤,但我們加班加點最後也只能供應100枚。有人建議我加快速度,有人建議我批量化生產,都被我拒絕了。祖先創下這塊牌子不容易,到了我手裡,我一定要把它發揚光大,絕不會做出有愧先祖的事,要做就做真正的不開裂、不退磁的‘吳魯衡’羅盤!”
 老店故事 祖先風骨

  吳水森告訴記者,“吳魯衡”沿傳至今而恪守其品質,不光在於吳氏在製作技藝上的精益求精,更在於祖先的風骨浸染。誠然,許多優秀的傳統非遺技藝,背後都有着不同尋常的故事和折服世人的精神。

  清咸豐年間,太平軍攻入徽州,不免燒殺搶掠,吳魯衡老店亦不能倖免。時吳魯衡第四代傳人吳肇瑞攜家人逃難,將祖傳的天然磁石藏於懷中,遇太平軍搶掠,發現吳肇瑞懷中鼓囊,便上去搶奪,肇瑞誓死不從。太平軍見吳肇瑞不肯交出懷中之物,認定必是稀世珍寶,便將其殺害,搶出磁石,卻發現只是一塊平常石頭,也未多想,隨手一扔,便帶着掠奪的財物揚長而去。后家人拾起磁石並將肇瑞安葬,吳肇瑞捨命護磁,才使吳魯衡的鎮店之寶——磁化磁針的磁石保留至今。

  在吳魯衡羅經老店採訪后,吳兆光領記者到重修老店時所刻的碑石前。碑文記載了吳魯衡羅經老店的滄桑歷史和祖先遺韻。站在碑文旁,吳兆光向記者誦讀碑文,一字一句,聲聲鏗亮。

  來源:文化月刊遺產雜誌

徽盤手工製作技藝研究 http://www.huipan.com
購買淘寶店:http://kanyutang.tao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