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愛《易經》 快樂送報員 徐幹平 易經 維多利亞 星座 趙文卓 趙子龍 家居
痴愛《易經》的快樂送報員
在瑞昌市區,大部分愛好研究《易經》的人士都知道徐幹平,一本《易經的智慧》,他從頭到尾記了下來。他熟讀“四書五經”,苦苦鑽研古文化,同時,他也是九江日報社瑞昌發行站的一名送報員,每天騎着單車在路上顛簸六七個小時送報。這個工作平凡而辛苦,但他從未有過一句抱怨,因為這幾年研習《易經》,讓他有了平和而快樂的心態。
徐幹平在送報。
送報很苦可他很快樂
徐幹平1958年出生,他16歲時,父母先後去世,他只能退學謀生。他干過很多工作,但痴愛古文化。2005年,徐幹平成為九江日報社瑞昌發行站的一名送報員。他送報的地方屬於城鄉接合部,最遠要送到位於九江縣港口鎮的九江市勞教所。在徐幹平進發行站工作之前,那個地域的報紙沒人願意送,經常性的員工換動頗讓發行站的負責人十分頭痛。徐幹平接手后,沒抱怨一句,蹬着輛破舊的單車就送起了報紙。6年的時間裡,他沒有因為私事請過假,每天都會以最快的速度將報紙送到訂戶家門口。
“送報自然有辛苦,但每一份工作都有它的樂趣,我每天最大的樂趣就是將報紙送到訂戶的手中,給他們帶去新聞和知識。而我也在送報過程中積攢了很多知識。”徐幹平說,雖然送報總是風吹日晒,但送報過程中他是快樂的。在同事和領導眼裡,徐幹平對工作的熱情讓他們欽佩。儘管如此,徐幹平有時候卻得不到訂戶的理解,“報紙到發行站的時間早晚不一,而有時送報的路上車胎突然爆了,就造成送報時間晚了,訂戶有時會抱怨,罵我懶、不負責任。”徐幹平聽后,也只是笑笑,並未辯解。
這幾年,大家生活水平都提高了,為了節省時間和體力,不少發行員換上了電動車,但徐幹平依舊騎着單車送報。“這幾年研究《易經》,給我帶來最大的變化就是讓我一直能保持平和的心態。所謂知足常樂,很多快樂都來源於精神上的,而非物質上的。”
研究《易經》是他的“副業”
7月3日下午,徐幹平正在家中與另一名《易經》愛好者丁達禮老人交流探討,簡陋的兩居室內散發著濃濃的書香。記者在採訪中得知,丁達禮研究《易經》10多年,幾年前他聽說徐幹平在研究《易經》方面小有心得,便找到了徐幹平。“當時我懷疑他是騙人的,就想去拆穿他,但卻發現他研究的確實是正統的《易經》,我們兩人一拍即合,每個禮拜天都會聚在一起交流。”
“送報是我的正業,我的‘副業’便是這些年不斷學習古文化,學《易經》、研究《易經》。這也是我最大的精神樂趣。”記者在徐幹平家中見到,一本2003年版的《易經的智慧》被他細心地保存着,翻開書頁,裡面的空白處密密麻麻記滿了徐幹平的心得,而他也能記下裡面幾十萬字的內容。“《易經》博大精深,洞悉人生,我還需要不斷地學習。”在瑞昌研究《易經》的圈子裡,徐幹平漸漸有了名氣,不少研究《易經》的同仁都主動找上門與其交流。一些對生活存在困惑的人也會來找他,他就會運用《易經》裡面的道理為他人解惑。“《易經》里的知識處處可用、處處可實踐。”他說。
徐幹平告訴記者,再過幾年自己退休后,就會全力做易學研究,“讓更多的人了解《易經》,我要用自己的力量把祖先留下來的精華傳承下去。” 來源:九江新聞網(實習生魏菲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