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就是生活在生氣蓬勃的天然環境。風水術起源於華夏族先民對於居處環境的勘察和選擇。中國最早的文學總集《詩經》就有先民相地的記載。《大雅•公劉》篇述公劉率領周朝先民遷居幽地時,其中多次提及公劉登高行遠,勘察廣原京峟,草澤流泉。
如第五章:「駕公劉,既博既長,既景乃崗,相其陰陽,觀其流泉,其三軍曹,度其隰原,徹田為量,度其夕陽,幽居允荒。」
文中內容,大部份在描述公劉擇地的程式,介紹,如何測定日影、山脈走 向、河水流向、山之陰陽向背……只見,公劉時而上山,時而溯溪,公劉不僅察其山水,亦測其日形,相其陰陽、觀其日出日落,之確定居處之正位。公劉當時擇地 的條件在於山、水、陽光、土地、風向。目的在於令族人能在廣闊平安舒適的平地居住。有水源能作農地開墾,自給自足;有山可抵禦外來攻擊,憑險扼守。
由此可見,隨着經驗的積累,古人逐漸意識到人與自然之間存在着某種必然的聯繫,認識到水火山澤、日月星辰、風雨冒電、自然方位、四時變化等對人的生活生存的影響。從公劉的擇地記錄中可發現,當時他是利用「形勢派」即「巒頭」的風水法則來相地。此等做法堪稱風水學的源頭。
來源網站: 戴子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