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福緣 上海易經 易經學會 張志哲 易經 風水應用 風水設計 風水 八卦 家居
運用廣博知識和特色內涵傳承易經精髓,他為我國傳統文化的神秘文化貢獻着畢生才情,樹立起一個德高望重師者的形象;情系蒼生矢志探索,他在俯瞰塵世萬象中破譯着萬千變化的天地密碼,為天人合一的和諧生活融入了豐富多彩的元素;無垠愛心溫暖人間,他為許多困惑男女指點人生迷局,在現實中演繹了超越現實的跌宕故事。張志哲,為了世界變成美好的人間。
—— 採訪題記
接觸張志哲會長,能領略到他思想的深度廣度和為人的胸襟;走近張志哲會長,讓人感受到撲面而來的靈氣以及超凡脫俗的識見與視野。
易學導師領軍長江三角洲
在易學界,張志哲會長的身份地位和學術價值,常常被人所津津樂道,是大家心目的易學導師。
張志哲自小聰穎,他以優異成績考上了復旦大學。長期以來進行易經風水學、歷史學和宗教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尤擅儒釋道三家之學。在《周易》學上,張志哲既深邃探索易理的精奧,同時又結合實際研究易學在現實中的運用,並把人生命運與自然環境、吉凶禍福與宗教文化結合起來研究,從多角度、多層次揭示神秘文化的具體功能,為和諧社會的氣韻通暢,為人們拂去心靈迷惘,帶來了福音。張志哲因此被推崇為長江三角洲易學界、宗教學界的領軍人物。
從二十世紀90年代開始,張志哲專心致志研究中國大陸現代佛教與道教,結合教學實踐,深入名山古剎調研高僧道長,掌握大量珍貴的佛教道教文物資料。在兼容並蓄的基礎上,張志哲著作了《中華佛教人物大辭典》、《中華佛教名勝》、《中華現代高僧》、《易經風水應用手冊》、《人算不如天算》等專著;推出了《<周易>象數與道教神秘》、《論<周易>的時空結構》、《關於中國風水遺產》等在中外影響深遠的易學優秀論文。
張志哲常常被邀請主持建築風水規劃,在他規劃的項目里,有婺源佛教文化城、南京珍珠泉定山寺景區等,在他的努力下,還調整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寧波市人民政府、山東澳泰山莊、上海徐家匯港匯娛樂圓等工程的風水布局,為這些機構良性運轉更符合大自然規律作出了不朽貢獻。
真情守護風水遺產
隨着人們對自然科學認識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風水並非一些人所謂的“迷信”,而是存在蘊含其中的科學道理,影響着人生,影響着工作和事業。張志哲會長傾情守護着我國的風水遺產,率先倡導風水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並通過參與打造“崑山千燈龍樂易鎮”平台,運籌“世界周易高峰論壇”,大力呼籲風水學對社會和諧的重要意義和價值。
在受邀北大作“關於中國風水遺產”演講時,張志哲指出,中國是歷史文化遺產最豐富的大國,但也是文化產業化的弱國。國人一直信奉多少年的傳統“端午節”,卻在2006年被韓國用“江陵端午祭”申遺成功;而中國的風水也將“移民”到美國“安家立業”。美國目前有16所大學開設風水專業課程;美國國會圖書館藏書風水版本500多種,市場銷售風水讀物1200種。日本、韓國也都把風水作為遺產申報。這不能不給中國的文化官員提個醒:中國幾千年生存法則的積累正在一步步遠離我們的國門,成為異國他鄉的知識產權!
風水學的最高境界,是追求自然與人類生活的和諧,無論從其學說立意還是內容所涉及範圍之廣、影響力之深,都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先賢的聰明與智慧,以及他們勇於探索自然奧秘和謀求後世福祉的崇高精神與責任。風水學是他們留給當代中國乃至世界人民的一筆寶貴財富,應該得到傳承和發揚。
張志哲針對當前對中國風水遺產問題的爭議,從14個方面進行了論證縝密的闡解,引起大家的強烈共鳴。
為了世間和諧共生
讓神秘文化服務於大眾,是張志哲會長一直以來堅守的價值取向。近年來,他常常參加一些易經論壇等活動,宣揚易經文化精神,為人們排憂解難。他還欣然為國際周易聯合會作“弘揚風水遺產”題詞,赤子情懷令人起敬。
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講授時,張志哲會長以“周易與人生”為主題,着重闡述了太極基因、八卦定位、乾坤人生三個問題,精闢的授課不時引起雷鳴般的掌聲,同時也引發人們對易文化的慎重思考。張志哲會長還積極與有關部門籌辦了2006年上海“第三屆中國建築風水文化與健康地產國際論壇”,論壇主題是建築風水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申報,還將倡議成立“風水遺產基金會”,並計劃在上海建造“風水遺產博物館”。
風水與生命和生活息息相關,可以想像,如果我們沒有積極接納風水學思想,將要走多少彎路和曲路,風水涉及到建築、美學、生態、水利、氣象、宗教、景觀等多種領域,揉和了儒、釋、道三家之學,貫徹了陰陽太極,五行生剋,天人感應的傳統思想,實在稱得上是奧妙無方。
張志哲會長雖然在易學領域具有很高的聲譽,但他與人為善,胸懷寬廣,在他的人生辭典里,“付出與奉獻”是不變的內容之一。不論是官方機構和社會個人求助到他,他都熱情給予幫助,他認為,和諧生活是靠大家互相啟發、互相體諒才建立和維繫起來的。他無怨無悔用自己的知識和學問關愛社會,關愛他人,讓天地福緣澤被蒼生,努力給人們營造拒絕失誤、苦痛,擁抱幸福、美滿、快樂的生活。
慧眼育人功在千秋
從20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張志哲會長就十分關注周易的應用,把周易知識推向社會,造就一批又一批易學應用人才,以改變周易從業人員中的“江湖”習氣。他在上海國際氣功康復研修學院主持周易應用系,常年舉辦進修班,培訓班,函設班,學員達五千人次。他親見自授課,編寫教材,率先聘請海內外周易應用高手來上海開班講學,傳授技能,收取徒弟,例如任法融的《道教命理》班、廖墨香的《梅花易數》班、呂先文的《姓名學》班、方紀然的《鐵板神算》班、邵偉華的《四柱預測》班、劉廣斌的《奇門遁甲》班、亢亮的《中國風水》班、張惠民的《風水應用》班都十分火爆,場場暴滿,開易學推廣之先風,影響深遠。
當時中國大陸並不十分認可周易,而且被認為是“迷信”,因此弘揚周易精華舉步維艱。張志哲會長慧眼識人,認定邵偉華、劉廣斌、張惠民他們的專長,指導他們備課、上課,在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圖書館、上海工人文化宮等中心地帶設立課堂,公開向社會開放,吸引千萬人次來聽講,也為邵、劉等人日後成名鋪設道路。經過張志哲會長指教的弟子大都是學有所長,擅於應用,他們之中有不少人走向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新加坡、奧地利、韓國、日本等地,從事周易風水諮詢職業,相當有作為。值得一提的是在他眾多弟子中有個叫白鶴易人的易經學者多次到日本(現擔任日本現代風水研究會顧問)和新加坡開班講演教授奇門遁甲,是新加坡世界風水學會吸收的唯一中國會員,使易經走出國門,推向世界,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進入21世紀以後,張志哲會長以上海邦德職業大學周易研究所為基地,組建長江三角洲城市周易交流協作機構,實現“萬人周易培訓”計劃,為建立文化產業強國作準備。 中國報道雜誌社記者 王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