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神話傳說史上值得大書的,莫過於伏羲、女媧的故事。據傳說,他們是由兄妹關係結合為夫婦的一對人類的始祖。又據傳說,他們的故鄉,是古代的成紀。古代成紀縣最初的縣址,在今秦安縣城北30公里的陽兀川金城裡。據《漢書·地理志》記載,成紀縣屬漢天水郡,始建於漢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在未建縣以前,於秦於漢,均屬隴西郡。這裡正處於大隴山西北坡下的葫蘆河下遊河谷地帶,氣候比較溫和,宜於農業種植;且又正處於從關中越過大隴山山口“故關峽”通往河西走廊到西域的大道即“絲綢之路”上,所以在漢唐以前,其地顯得非常重要。就歷史人物來說,這裡是西漢名將李廣,唐代詩仙李白和卓越的政治家李世民(唐太宗)的故鄉,這是史有明文,世有定論的。再加上中華民族的始祖伏羲、女媧的故鄉也在這裡,真可算得上是人傑地靈了。
  關於伏羲、女媧的身世和業績,古代文獻中的記載與民間的傳說,雖多有差異,但對他們的歷史地位,都是充分肯定的。在古代,用封建正統觀念研究歷史的,把伏羲、女媧與神農氏列為“三皇”,認為他們是中國歷史上先於五帝的開闢時代的聖王,並為他們立傳。如唐代的司馬貞給《史記》補寫的《三皇本紀》,就是綜述伏羲、女媧傳說故事的歷史文獻材料而又觀念化了的一篇史傳。其中說:
  太皞庖犧氏,風姓,代燧人氏斷天而王。母曰華胥,履大人跡於雷澤,而生庖犧於成紀。蛇身人首,有聖德。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旁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始畫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於是始制嫁娶,以儷皮為禮。結網罟以教佃漁,故曰宓犧氏;養犧牲以庖廚,故曰庖犧。有龍瑞,以龍紀官,號曰龍師。作三十五弦之瑟。……女媧氏亦風姓,蛇身人首,有神聖之德,代宓犧立,號曰女希氏。無革造,惟作笙簧。……當其末年也,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強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與祝融戰,不勝而怒,乃頭觸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維缺。女媧巧補五色石以補天,斷鰲足以立四極,聚蘆灰以止滔水,以濟冀州。於是地平天成,不改舊物。女媧氏沒,神農氏作。
  按《三皇本紀》如此人神不分的記述,雖然全面肯定了伏羲、女媧在中華民族開化史上的地位,但從古代神話傳說範疇來講,應該說那散見於古代文獻中的“蛇身人首”的伏羲、女媧形象,才更富有歷史意義。要了解伏羲、女媧的這一歷史真相,最值得讀一讀的是聞一多先生的那篇體大思精的《伏羲考》。 《伏羲考》寫於1942年前後,是聞先生把有關伏羲、女媧神話傳說的古代文獻記載和藝術形象的繪畫資料,尤其是豐富多彩的民間傳說與民俗材料熔於一爐,而用唯物史觀作科學的解釋寫成的長篇考證專論。那徵引材料之豐富,觀察問題之敏銳,分析考證之精詳,可以說幾乎無以復加了。不過在今天看來,對於這篇專論的有些地方,還有必要再做一些補充,使其更加完美。現在我們就圍繞《伏羲考》的主要論點,在下面分別作補充說明。
  一、聞先生說:“這神話不但是褒之二龍以及散見於古籍中的交龍、螣蛇、兩頭蛇等傳說的共同來源,同時它也是那人首蛇身的二皇——伏羲女媧,和他們的化身——延維或委蛇的來源。神話本身又是怎樣來的呢?我們確信,它是荒古時代的圖騰主義的遺迹。”(《伏羲考》第25頁)

  聞先生認定“人首蛇身的二皇——伏羲女媧”是上古時代圖騰主義的遺迹,這無疑是對的。可以說,關於這一主題的考證闡發,是他的這篇長達四萬多字的論文的最精採的部分。而現在我們所要補充的,是伏羲、女媧誕生在遠隔中原的西北黃土高原上的成紀的傳說是怎樣來的,在這裡有沒有伏羲、女媧圖騰形象的遺迹。所《水經注·渭水篇》記載:
  瓦亭水又西南出顯親峽,石宕水注之,水出北山,山上有女媧祠,庖犧之後有帝女媧焉,與神農為三皇矣。
  “瓦亭水”本發源於大隴山,因水流出山即經“瓦亭關”而名“瓦亭水”,而當其流入古成紀縣則名“葫蘆河”。《資治通鑒·唐紀十四》胡三省注云:“瓦亭水出隴山,東北斜趣,西南流,經成紀、略陽、顯親界,又東南出新陽峽,入於渭。”而“顯親峽”即成紀北七里的“玉鍾峽”。“石宕水”出“玉鍾峽”東北山的“滴水岩”,石崖懸如屋簷, 簷下有石穴洞,清水從中流出,宕山而下,因名“石宕水”。今水雖“宕石”如故,而女媧祠已蕩然無存。不過,這並不防礙我們說明問題,因為這裡的奇迹——白蛇石扁 的白蛇——女媧的化身,直到現代還是存在的。這就是在“玉鍾峽”的“白蛇石扁”,有一塊大青石頭,石面上天然鑲着一條白石印子,長約二尺,形態極像一條爬行的蛇,頭嘴更為逼真,這就是當地有名的“玉鍾峽白蛇”。民諺有云:“行人從玉鍾峽里過,不知道白蛇哪達卧?”《水經注》中明確記載着這裡有女媧祠,有祠就有神,可以斷定,這神不是別的,就是“白蛇石扁”的白蛇——女媧的化身。當然這白蛇也是伏羲的化身,因為他們的圖騰形象都是蛇;況且天下難愜人意,不一定會像藝術家做繪畫一樣,在大青石面上鑲繪出一對象徵夫婦的人首蛇身的交尾形象的。以前聞一多先生寫《伏羲考》,對這淹沒在西北黃土高原上的天然形象,隻字未提,而引用的主要是漢代武梁祠石室的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媧形象的畫像。這天然生成的鑲石形象,比那後人的藝術描繪,價值當然要更大些。現在我們可以這樣說,伏羲、女媧之所以相傳生於成紀,這是因為有這“玉鍾峽白蛇”的緣故。
  而這“玉鍾峽”的名稱,可能原來本叫“玉龍峽”,俗名叫“白蛇石扁”,是一地兩名,兩名同義,因“龍”與“鍾”音近,後代就被傳訛為”玉鍾峽”了。因為從事理推論,“玉”與“白”同色(“玉”以“白”為正色),“龍”與“蛇”同物(我們的祖先把“蛇”也叫“龍”,現在許多地方仍叫“小龍”,如某人的屬相是“蛇”,總願說是屬“小龍”;“蛇年”也叫“小龍年”等)。而“峽”與“石扁”義近(兩山夾水叫“峽”。《廣韻》: “峽,山夾水也。”兩山夾水,水急山陡為“石扁”。《正字通》:“山疾崖傾曰“石扁”。),所以“玉龍”是“白蛇”之美稱,“玉龍峽”是“白蛇石扁”之大名。此雖史無明文,但從考古發現證明,“玉龍”形象的創造源於古老的圖騰崇拜。如在位於遼寧西部紅山文化分佈區的文化遺址中,發現有距今五千多年的“玉龍”;在內蒙古翁牛特旗三星地位也出土有距今五千多年的“玉龍”。這種“玉龍”形象,實際上正是遠古時代圖騰蛇的美好形象的藝術造型,但它與那早得不知道年代的天然白蛇形象相比,當然也要遜色一些。
  至於“白蛇石扁”的女媧祠,究竟毀於何時,現在已無可考。較早的地理書如唐代的《元和郡縣圖志》在寫到成紀縣的“瓦亭川水”時,已不提有女媧祠,可能在隋唐以前就毀壞了。而這女媧祠的毀壞不修,實有其社會歷史原因,這原因只能從由於社會意識的變化而引起伏羲、女媧歷史地位的變化去說明。郭沫若先生在《挑都、女媧、嘉陵》一文中說:“天帝化為夫婦,這是把民間傳說同儒家思想雜糅起來了的結果。儒家思想重男輕女,如《周易·繫辭傳》、《荀子·成相篇》都只提伏羲而不提女媧。南方古代文物,保留着民間傳說的成分較多,如《楚辭·天問》與馬王堆西漢帛畫,便只提女媧而不提伏羲。後來伏羲與女媧並提,是對於儒家思想讓了半步。更后全步退讓,女媧作為天帝的存在便完全渺茫了。”(郭沫若《出土文物二三事》第53頁)那麼 “白蛇石扁”的女媧祠的消逝,大概就是儒家思想支配封建社會的結果吧。在十年前,我曾委託朋友去拓摹那白蛇石扁青石上的白蛇的形象,想把它公佈於學術界,作為研究伏羲、女媧神話傳說的參考。但是這個願望是永遠不能實現了。我的朋友來信說:“關於白蛇石扁的白蛇,我到那裡專門去了一趟,使人大失所望,該處因修公路已炸成怪石嶙峋的懸崖。”所以對這寶貴的神話歷史遺迹,現在只能用文字補記於此,我想不要因為已經看不到的實物真跡,而連片言記載都沒有。
  二、聞先生說:“總觀以上各例,使我們想到伏羲女媧莫不就是葫蘆的化身。或仿民間故事的術語說,一對葫蘆精。於是我注意到伏羲女媧二名字的意義。我試探的結果,“伏羲”“女媧”果然就是葫蘆。”(《伏羲考》第59頁)
  “至於為什麼以始祖為葫蘆的化身,我想是因為瓜類多子,是子孫繁殖的最妙的象徵,故取以相比擬。”(《伏羲考》第61頁)
  聞先生在他的論文的第五部分,主要用民間傳說與民俗材料證明了他以上的論點。他一方面證明,在遠古,葫蘆因其用作腰舟而有避洪水的作用(猶今之“救生圈),因而演化出葫蘆瓜再生人類的神話故事。一方面又根據“伏羲”、“女媧”皆為“匏瓠”的詞源關係,以及葫蘆瓜多子的生理特點,證明伏羲、女媧即“葫蘆”。聞先生的考證是極其謹嚴詳密的,這裡不必一一抄來。而對聞先生的這些考證,我們仍可作相應的補充。
  第一,關於“伏羲”、 “女媧”即“葫蘆”的考證,聞先生對西南地區的民間傳說與民俗材料引證特詳,而對西北地區的材料,尤其對更能說明問題的古成紀的現成材料卻沒有注意到。這就是當“瓦亭水”流入古成紀縣,其名就是“葫蘆河”;現在出版的《中國歷史地圖集》即標註此水名為“葫蘆河”,正是循其古名。那麼根據“伏羲”即“葫蘆” 的考證結論,“葫蘆河”不就是“伏羲河”嗎?河水而名“伏羲”,自然是表示着紀念伏羲出生地的意義,這是很合理的。如果聞先生還健在,看到對他的考證增添這一佳證,他一定會含笑首肯的。
  第二,關於用葫蘆避洪水及葫蘆因其多子而象徵子孫繁殖的神話故事,聞先生的考證也主要根據西南地區的民間傳說與民俗材料。他所引證的與葫蘆有同一功用的避洪水工具,還有木桶、木箱、木鼓之類。如引雲南夷人故事:當洪水來時,白髮老人教造木桶,讓三弟與美女入桶避洪水,並遵照老人之命與美女結婚,生三子,是為乾夷,黑夷、漢人之祖。這個神話故事如果去其神秘色彩,而只說入木桶避洪水結婚的習俗,那麼在葫蘆河未架設公路橋以前,在現實生活中仍可以看到。如某家從河對岸村莊迎娶新娘,而正遇洪水暴漲,就讓新娘坐入一大木桶中,由四名水手浮水撐扶木桶過河,雖水深浪大,也要強渡而過。這現實生活中尚能見到的避洪水的方法,如與上述入木桶避洪水結婚的神話故事相比照,就可見出是古之遺俗。而這一神話故事的起源,正是基於這古俗。
  至於葫蘆因其多子而象徵子孫繁殖傳說的真相,也可在現實生活中見到一些影子。如葫蘆河沿岸多種西瓜,以前農民種西瓜,總要種上幾苗大葫蘆,長成斷下,上頭開口,掏出內瓢,晒乾後用來儲藏各種穀物和蔬菜的種子;把葫蘆掛在屋檐下或室內,種子不會受潮變質,是很好的保藏種子的用具。這種世代相傳以葫蘆保藏用以繁殖的種子的智慧和經驗,與葫蘆因其多子是子孫繁殖象徵的古代神話故事有什麼聯繫呢?可以說後者也是源於前者的,說得更加具體些,就是社會現實生活中的智慧和經驗,是神話故事創作的基礎。


文章標題 :《伏羲考》補證來自:藏風得水 ,原文鏈接:http://www.zangshu.com/fuxi/fxs/2011/0205/21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