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態度 風水能不能申請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部副部長王文章:應深入研究

 

單之薔稱,鄭洛位於中華巨龍龍尾位置的吉祥地“左青龍”太行山,“右白虎”大別山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執行總編單之薔表示,風水是中國文化里很重要的一部分,它的性質跟中醫很相似,有些人很相信,有些人很反對。如果用科學來定義風水,我認為也是不準確的,把它像中醫一樣理解為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定義為國粹比較好。

  文化部副部長王文章2日在國新辦舉行的發佈會上表示,一些民間信仰能不能成為“非遺”的項目,還要做深入研究。例如風水。這一說法,讓“風水”這個“混合物”佇立在輿論中心。《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執行總編單之薔表示,風水的性質跟中醫很相似,定義為國粹比較好,支持風水申遺。

  “風水”該不該“申遺”?引發專家“辯論”。有網友甚至說,女子裹腳,男子留長辮,是不是也應當作中華文化遺產申報啊?

  6月2日,文化部副部長王文章表示,很多項目是不是可以確定為國家級的名錄,都在專家的研究之中。對一些民間信仰的項目,包括風水等,應做一些深入的研究。

  涉及風水問題,他舉了個例子。例如,媽祖信仰是福建及台灣地區很多民眾信仰的項目,其中有迷信的成分。但總體上表達了人們一種向善、追求美好的意願,總體上是應該加以肯定的。“我們對一般性的否定或者肯定都是反對的,我們應該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得出一些結論。”他說。

  針對鄰國申請非遺問題,王文章表示,中國與不少周邊國家共同擁有同源共享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中國願與周邊國家就聯合申報、聯合保護的問題,進行協商。

 

  A官方態度

  風水能不能申請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

  文化部副部長王文章:應深入研究

 

  B申遺之爭

  現在該不該給風水“申遺”

  正方祖宗留下的有用文化要挽救

 

  “辯手”:馮南星

  檔案:原河南省圖書館副館長,花20年時間研究易學、風水。

  辯詞:“易”,是風水的理論基礎。易,本身就是唯物,而不是迷信。4600年前,在沒有文字的時期,在河南,伏羲觀天象,河圖洛書造八卦,用8個符號來描述地球萬物。孔子學易,把人的行為和易理結合,人文合一。鬼谷子把易的學問和地域、天時、四季、八方相結合。易是一門學問,也是黃河流域產生的中華民族文明。不懂風水的人,才會說這是迷信。

  迷信和科學怎麼區分?沒經驗證的才叫迷信,而風水已經過了幾千年錘鍊。風水也要靈活運用,不能用教條束縛自己。風水是用最簡單的預言表述最複雜的事情。老子說:道法自然。風水講究的就是人和環境的和諧自然,是老祖宗給的文化,到現在都有用。而現在的風水,多運用於術數當中,民間有人靠這個吃飯。可隨着時代變遷,理論發展得太少,應該挽救。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挽救、發展風水理論很應該。

 

  反方風水想申遺,時機不到

  辯手:王立群

  檔案: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古典學博士生導師。

  辯詞:風水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比較困難。風水涉及環境科學,有些合理成分,但也有糟粕。判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申請“資格”,應該是精華多於糟粕。而風水中,優劣的分量比重,短期內不會有結論,要經過考察、論證。

  辯手:姚偉鈞

  檔案:中國非遺評審委員會評委、華中師範大學教授。

  辯詞:目前的非物質文化評審標準,還沒有能涵蓋風水的門類。風水的概念也不夠明確,有人認為是迷信的代名詞,就成了一個和意識形態有關的敏感話題。

  辯手:王玉德

  檔案: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著有《中國歷代風水經典注評》等書。

  辯詞:風水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時機還不成熟。風水是文化,但如果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還需要進一步整理。風水的思想、成就、精華、糟粕都理清后,才能考慮申報。

 

  C最新訪談《中國國家地理》執行總編單之薔:

  中原,中國最大“風水寶地”

  單之薔2008年7月,《中國國家地理》雜誌曾推出了上下兩期“河南專輯”,“卷首語”中,該雜誌社執行總編單之薔拋出了一個令人咂舌的觀點——中原是中國最大的“風水寶地”。3日,記者專訪了單之薔。他表示,支持風水申遺,風水應定位為國粹。

 

  觀點1 中原是中國最大的風水寶地

  單之薔:洛陽、鄭州位於龍尾位置的吉祥地,“左青龍”是太行山,“右白虎”是大別山,泰山在前,遠方的朝鮮半島與中原隔海相望。如果再將天山納入其中,中國版圖上出現了一條矯健瀟洒的巨龍,龍頭是天山,回顧中原,蜿蜒萬里。

  中原大地山環水抱,符合“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模式,甚至可以找到“明堂”前面的“案山”和“朝山”。

  中原多重山脈圍護,可分成三大系列。一列是主山,是中原大地背依的龍脈之山——天山-崑崙-秦嶺山系,這就是中原的玄武。

  第二列要從河北北部的燕山山脈算起,接下來是綿延千里的太行山、中條山,這按照風水理論的說法,應是“左青龍”系列;第三列山脈要從伏牛山算起,然後是桐柏山、大別山,這則是中原的“右白虎”。

  而“前朱雀”中的“案山”可由泰山充當,“朝山”正是朝鮮半島。

  風水寶地需依山面水。中原的水就是黃河與長江。更宏觀地來看,中原面對的更大的水是大海。但大海並不是赤裸裸地出現在中原面前,正如風水理論主張的“藏”,在中原前面的大海更像是內海和海灣,山東和遼東半島構成第一層拱衛和圍合,朝鮮半島和舟山群島則是第二層圍合,而第三層圍合圈則是更

  遠的太平洋島鏈。也就是日本列島、台灣島、印度尼西亞群島。

 

  觀點2 風水像中醫,定義為國粹比較好

  記:你是怎麼看風水申遺的?單:我是支持風水申遺的。風水是中國文化里很重要的一部分,它的性質跟中醫很相似,有些人很相信,有些人很反對。

  當然,如果用科學來定義風水,我認為也是不準確的,把它像中醫一樣理解為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定義為國粹較好。

  記:在很多人看來,風水就等同於不靠譜,這是為什麼呢?

  單:這是因為近幾百年來,西方科學,在國與國之間的競爭中佔據了上風,以至於全世界形成了一邊倒的格局,空調、汽車等高科技都是西方國家造出來的,因而越來越多的人對西方科學深信不疑。

  隨着西方科學霸主地位的瓦解與反思,以及多元文化的繁榮,已經有很多人認識到應為風水正名。另外,還有一些江湖術士混跡於風水行當中,以至於研究者良莠不齊、泥沙俱下,敗壞了風水的名聲。

 

  D記者調查

  風水成了家裝設計師“必修課”

  風水,是不是文化遺產,還沒有定論。而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很多人卻很看重風水。

  在噹噹網,搜索“建築”、“家居”、“風水”3個關鍵詞,檢索出來的圖書多達50多種。這些書名目繁多:商業風水、建築風水、家裝風水、辦公室風水……最火的一本書評論數多達500多條,備受追捧。

  在家裝中,“風水學”甚至成了裝修公司設計師的必修課。

  市民楊女士在家裝過程中,設計師就給普及了很多“風水知

  識”:過門石要選黑金沙質地,寓意出門踏金;房梁要用吊頂吊平,要“避梁”……

  設計師告訴她,家居風水是各大裝修公司的“必修課”。

  各類的家裝論壇,家居風水也成了“熱門話題”。傢具擺放、布局設計怎樣“趨吉避凶”,甚至有了專門的家居風水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