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很多傳統的東西正在逐步遠離,傳統的節日也失去了以往的吸引力,這是令人遺憾,令人擔憂的。這也就是我經常在博客中發表各種傳統民俗文化類文章的原因,希望能為傳統文化的發揚光大盡一己之力。

    幾乎所有國家都十分注重自己的民族傳統節日,並在其法定假日體系中安排重要位置,有意識地創造和維護能夠凝聚國民人心、培育情感認同的“傳統節日”。

    我們民族傳統節日的重要特徵在於,這些假日都是以協調我們和自然的關係為核心而建立的。二十四節氣如此,我們的民族傳統節日也大抵如此。這些節日在一年的周期中具有嚴整的分佈,循環往替,成為錯落有致的體系,而且內涵豐富、多彩多姿。

     

    正月是一年之始,在民間最受重視。漢族及其他一些民族中都有視整個正月為新的一年年運好壞的“兆示期”的俗見,因而民間說“過年”或“新年裡”時,可以是指整個正月而言的。

    這期間的忌諱、禁忌,也特別多,最常見的就有:

1)忌打碎器物

    平時打碎器物就犯忌,新年裡打碎器物就更是不好的兆頭。舊時民俗認為正月打碎器物,新的一年內會有不好的運勢。所以打碎器物時要趕緊說一聲“歲(碎)歲(碎)平安”或者“越打越發”,“舊的不去新的不來”等等,以作禳解。

2)忌遇殯葬

    有的地方習俗正月里忌遇殯葬事。遇之則以為不吉,主此年內有災禍降臨。

    但有的地方以遇殯事為吉利的,蓋因“棺”與“官”諧音,“材”與“財”諧音,有“口彩”可討,主“陞官”“發財”。

3)喪家忌拜年

    家有喪事,三年服喪期間,過年的一切行事都要取消。最忌諱的就是到別家去拜年,別人也盡量在正月里不到喪家去,不得已要來往時,不進屋內,而是站在門外說話。

4)忌吵架、罵人

    正月里忌吵架、罵人。舊時民俗以為正月里吵架會敗興一年,罵人會帶來凶禍。

5)忌請醫生

    舊時,正月里忌請醫生看病,認為此兆一年到頭都要生病。

6)忌宿娘家

    舊時,正月里新媳婦忌在娘家過夜。回娘家時,晚上必須趕回夫家。俗語云:“正月不空房”。直到二月二日(土地神誕辰)後方可解禁。

7)忌遷居、忌糊窗槅

    正月忌遷居、忌糊窗槅,否則以為不吉利。

8)忌更換、洗滌衣被

    舊說正月更換、洗滌衣被,不吉。

9)忌剃頭

    舊時正月里忌諱剃頭。俗說剃頭傷舅。據舊方誌雲,前清下剃髮之詔,於順治四年正月實行,明朝體製得以更改。國民剃頭,思及舊君,故曰“思舊”。相傳已久,遂誤作“死舅”。

     還有一些正月里的禁忌是較特殊的,其流行範圍雖不太廣,但卻很有特色。

    比如,壯族整個正月里忌婦女梳頭,否則,以為天下雨時,會引起水災。

    黑龍江一帶,正月禁忌姑娘打袼褙,俗以為,正月里打袼褙會死舅舅。

    湖北陽新一帶,過年忌諱條凳歪倒,因為當地死人入棺后,習以條凳承之,故以條凳歪倒為不吉之事。

    湖南一帶過年忌無魚,正月里請客吃飯,兩碗魚只能吃一碗,另一碗是“看碗”。取意“有餘(魚)有剩”,吃魚時忌諱弄斷連接頭尾的脊骨,取意“有餘(魚)無缺”。

    雲南佤族過年時要喂牛、馬糯米飯,並觀牲畜在廄中的姿勢以占卜吉凶,俗以為站立和頭朝東方是幸運、吉祥的兆示,如卧睡或眼向西邊,即災難、不吉利的兆頭。後者主人不敢繼續餵養,一定要殺了或者賣掉。

  

   人生來就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屬性,即民族性。我們中國的歷史,總歸是離不開“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的,正像不能揪着自己的頭髮離開地面一樣,誰也不能割斷自己同歷史的聯繫。

    不管世界如何融合,這個根是無法改變的。

來源網站: 董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