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佛祖釋迦牟尼在世時,收了十位徒兒,其中有一位名叫目連的修行者,他得道前父母皆已去世。其母在世時雖然年輕漂亮,卻無嘉言懿行,愛財小氣,尤 其仇視僧人,死後被打入惡鬼行列。目連很挂念死去的母親,用天眼通察看母親在地府的生活情況,原來他們已變成餓鬼,境況堪憐,皮骨連立。目連悲哀,用缽盛 飯給母親。母親拿飯來吃,還沒入口,即化為烈焰,還是不能吃,目連大叫悲號痛哭,只好向佛祖求救,佛祖教訓他說,其母親在世時種下了罪孽,萬劫不復,這孽 障不是他一人能夠化解的,必須集合眾人的力量。

 

    於是目連聯同一眾高僧,舉行大型的祭拜儀式,以超渡一眾的亡魂。佛祖被目連的孝心感動,授予其盂蘭盆經。按照指示,目連於農歷七月十五用盂蘭盆盛珍果素齋 供奉母親,挨餓的母親終於得到了食物。目連又準備百味五果,各種用具,裝入盆中,供養十方僧眾,其母才脫離惡鬼界,升入西方極樂世界。佛祖有鑒於此,推而 廣之,要求佛門弟子盡心行孝,每年的七月十五,做盂蘭盆,施佛及僧,報答父母恩情。佛家盂蘭盆會的意義與儒家的孝道合拍,這個傳說一直流傳後世,逐漸形成 一種民間習俗,每年到了農曆七月中,人們都會宰雞殺鴨,焚香燒衣,拜祭由地府出來的餓鬼,化解其怨氣,不致於遺害人間,久而久之,這一天就成為民間祭祀已 逝父母及先人的鬼節風俗。董易林老師結合古代習俗和港台的民間習慣整理成此文,供大家參考:

 

習俗之一:“燒街衣”

   這是香港自開埠以來一直保存至今的民間風俗。一踏入農曆七月,人們都會於入黑后,帶備香燭、金銀衣紙和一些祭品如豆腐、白飯在路邊拜祭一番。人們“燒街 衣”的目的是讓那些無依的孤魂有衣物禦寒,有食物裹腹。

 

習俗之二:入廟祈福

    準備素齋果品去寺廟施佛及僧,誦讀地藏王經卷和咒語,報答父母恩情,為去世的先人祈福。

 

習俗之三:“放河燈”

    放河燈有這樣一種說法,說是很多溺水而亡的孤鬼,為了投胎,往往會拉人下水讓其溺死,來換取自己投胎的資格。民間就用“放河燈”的方式為它們超度,希望這 些水鬼能不再受苦早日投胎,免的危害人間。傳說二是,人間的河與豐都鬼城的河相連,人們把對先人的思念以及對地藏王菩薩說的話都通過河燈,帶到陰間。

 

習俗之四:“放天燈”

    傳說天燈是諸葛孔明發明出來迷惑敵人用的,也叫做孔明燈。鬼節這天放天燈也有兩個說法,其一是把自己家的小鬼用天燈放出去,把霉運帶走,帶的越遠越好,讓 這些小鬼永遠也回不來。這時候就很忌諱別人家的天燈落在屬於自己家的地方,如果落下來,就要重新放飛出去。其二是說,家家都希望自己逝去的先人都能進入極 樂世界,鬼節這天放天燈,是為在陰間準備飛升極樂世界的先人們照亮升天的路。

 

習俗之五:“避小人”

    八字弱的人在“鬼節”容易遇見不好的事情,所以這天大家要注意。整體來說陰曆七月份大家都要格外注意小人和口舌是非,無端發生一些事情會讓諸位心灰意冷, 所以要避小人。據說本日如果能夠避小人,一整年都會運氣暢通,小人一年均不得見。港台人士對此深信不疑,經常作些避小人的活動,例如拜佛、求吉、穿小人衣 服、打小人等等,國內主要是佩帶 “避小人卡” 化解不利。

 

   人世間不順心事太多,為什麼不自己想辦法幫助自己呢?八字不足,風水化解,出門在外吉祥物幫身,讓吉祥如意始終圍繞在你周圍。

來源網站: 董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