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一個品牌能不能發展,關鍵要看它是不是走了一條“民”牌道路,有沒有走群眾路線。而這個品牌能否深入人心,能
否真正為自己的企業帶來豐厚的回報,還需要一個名牌化的過程,首當其衝,需要一個響亮的好名字。
“這好那好,不如消費者的眼好,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我們的品牌一定要贏得老百姓的稱讚,首先,它是一個“民”牌。那麼這個“民”牌應該取一個
什麼樣的名字呢?名字就是品牌,正確的名字是樹立品牌的前提。名牌以民傳為保障,周易學中說,朗朗上口的好名字會在周圍形成一個巨大的磁場,這個磁場結合
主人的生日和行業性質一起凝聚力量,叫的多,財運自然就廣。改革開放以來,各種品牌如同崛地而起的高樓大廈,一時間玲琅滿目,到處上演廣告大戰。但是,廣
告的正效應與負效應是同時存在的,正效應越大,其負效應也就越大,沒有一個好名字的“民牌”紛紛倒戈,這其實就是我們經常說的,爬得越高,摔得越重。可
見,民傳的“民”牌才是有保障的,因為消費群體一定是有備而來的去消費,消費品的名字在一定程度上不知不覺的決定了消費的數量。
有句話說的好,“皇帝的女兒不愁嫁”,好名字以其廣泛的影響力造就名牌,這是一個普遍的原理,是全國各地、全世界通用的。有的人沒有上過大學,甚至一輩子
沒有離開過老家,但是他一定知道“清華”和“北大”,這兩所高等學府不需要做廣告,它們的名字本身就是最強有力的廣告;說起好酒,絕屬“茅台”,論起好
煙,當稱“中華”,小孩子不抽煙喝酒,但即使是他們也對這兩個名字耳熟能詳……不光是一個人,一家企業,就連很普通的盆栽植物都需要一個好名字。大家都知
道金錢樹和蘆薈,兩種很普及的植物,從貢獻的角度講,蘆薈可能遠遠大於金錢樹,可是,金錢樹僅僅因為一個好聽的名字,受到的禮遇明顯高於蘆薈,簡直是天壤
之別,“球葉生來本無奇,埋在深山人未稀。無端被喚金錢樹,從此名花有其一”。這就好比人生,不一樣的不僅僅是名字,還有命運!
由此可見,我們在給公司、產品、商標等等取名字的時候,真是應該慎之又慎,做到“適裝更是時裝,民牌更要名牌”,我們的目標應該是立足民牌、樹立品牌、打
造名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