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甲骨文時代的原始荒野,到車水馬龍的現代大都市,凡是留下過人類蹤跡的地方,就流傳着無數響亮的名字。中國人對待姓名向來是懷着敬而重的態度,獨具匠心
的巧妙組合,更是讓名字煥發出了前所未有的魅力。誠然,名字的力量的確不容小視。
相信大家都看過魯迅的《阿Q正傳》,對魯迅先生本人的名字更是耳熟能詳。我本人比較喜歡魯迅,讀《阿Q正傳》時便格外的仔細。記得魯迅先生在談到阿Q這個
形象時說過,其實阿Q的本名在當地方言中,準確地說,應該是叫做“二球”的。
那麼,魯迅先生為什麼要給“二球”更名呢?
凡是對隴西、甘肅天水一帶的風土人情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在陝甘一帶大部分地區,“阿”與“二”的讀音幾乎是分不清的,而在南方人的口語中,稱呼人名時,
似乎都有一種以“阿”開頭的習慣;再者,“二球”這個詞本身,就是一個粗話,是對人格的不尊重,魯迅先生作為一個文人作家,深受“德”、“賽”兩位老先生
的教誨,是斷然不會不尊重他人的人格的。魯迅先生顯然不想為自己的小說人物取一個俗不可耐的可能會引起爭議的名字。所以,他自然選了與“球”的讀音接近的
英文字母“Q”,出於對中國文學的崇敬,便自然而然的稱阿Q原本大概是叫做“阿貴”的。如果“阿Q”就是“二球”,那麼小說中的另外一些人物的名字也可想
而知了,這不僅很符合隴西、天水一帶的方言和習慣,也是與魯迅先生對小說中人物的命名習慣完全一致的。顯然,魯迅先生在初步完成小說構思的時候就巧妙利用
到了這一點,並且始終沒有提到任何有關阿Q的姓氏,這不合常理的不雅之名缺少了中國最重視的五行(金、木、水、火、土),數理毫無意義,從而無情的給阿Q
判了死刑,註定會造就他近乎黑色幽默的悲慘人生。
但,魯迅先生絕對不會給自己取這樣一個名字。魯迅先生取名,源於母姓是肯定的,而且,他的靈感也恰好來源於這個“魯”。在漢語中,“魯”的基本含義是有兩
個:一個是遲鈍、笨;另一個是莽撞、粗野,但在傳統周易學裡,“魯”卻代表了多才賢能,清雅伶俐。而“迅”的基本含義剛好是迅速(可引申為敏捷)的意思,
周易則引申為口快心直,勤儉伶俐之誘導。所以,“魯迅”這兩個字與“遲鈍愚魯”和“迅速敏捷”有關,應該取“清雅多才”和“勤儉口快”之義。況且,這種名
字在當時並不少見,比如“矛盾”,比如“柔石”等等,這也恰好反映了當時複雜黑暗的社會背景以及魯迅先生棄醫從文的因果波折,得到一代文豪之稱絕非偶然。
若不是對五行八卦和五格數理有一定的造詣,實難取出這樣的名字。
時至今日,多少魯迅先生的狂熱追隨者和評論家仍然對阿Q這個人物的名字及人生爭論不休,也許“阿Q精神”真是會永遠存在的吧,我相信魯迅先生賦予任何一個
小說人物的名字和靈魂都是永恆的,因為魯迅先生也永恆的活在每個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