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宋代王應麟“小學紺珠”中介紹,古代圭表記時器是日晷,日晷也叫日規,是古代用來觀測太陽射影定時刻的儀器。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日晷的國家,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周代“周禮考工記”上就有關於“”的記載。明末清初有日晷百餘種,而目前存留下來的不足十分之一。
吳魯衡(1702年至1760年),安徽休寧萬安鎮人,自幼習制日規,羅盤等,清朝康熙雍正年間,吳魯衡在休寧縣萬安鎮上街創立了“吳魯衡羅經店”。製作“日晷“,規盤採用優質木料,經過選坯,車圓磨光,分格,寫盤面,上油和安裝磁針等各道工序製成,規格雖小,但內容和功能多。如”日規“呈長方形,可以開合,上層面有刻度,其中間裝有一根與盤面垂直的規針分十二個時辰(含二十四小時);下層面也有刻度,分二十四節氣。規盤的下半部裝有指南針,使用時將規盤上層豎起,背面插針按節氣插定成斜角度,再對準指南針北極方向,規針便能在日光下顯影,並隨太陽運轉而移動,針影所至,便是時刻,分毫不誤。
萬安“老吳魯衡”嫡傳毓記羅經店,六代傳人吳慰蒼的產品在三四十年代,銷路頗佳,尤其受到山區農村的歡迎。在抗日戰爭初期,為適應戰爭環境,在1939年夏秋之交,全國曾推行標準時間,共分為中原隴蜀,回藏,崑崙和長白等五個區域,各地一律暫以隴蜀區的時間為標準。徽州山區那時絕少收音機,於是“日規“便成了人們把握時間的工具。近三百年來,萬安吳魯衡嫡傳毓記製造古日規已相傳七代人了,產品暢銷國內外,國內主銷東北,浙江,雲貴,閩,贛,粵及省內江北地區,國外遠銷朝鮮,日本,南洋群島,東南亞,印度與歐美諸國。特別經過第五代吳毓賢,第六代吳慰蒼的共同努力,古日規在民國四年(1915年)榮獲南京南洋勸業會“優等獎狀”,還被選送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展出,榮獲金質獎,成為我國最早獲國際大獎的產品之一。接着又榮獲民國政府農商部二等獎,民國十二年(1923年)再次被選送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展覽。
先人的成績只能說明歷史,給吳魯衡嫡傳第七代孫注入新的創作慾望,在繼承中華民族文化的基礎上,對日晷加以改進創作,多年來,傳統的工藝已被現代新興學科所取代和更新,古老的工藝幾近失傳。改革開放和黃山旅遊業蓬勃發展,特別是旅遊商品市場的興起,使這一古老傳統工藝又煥發了青春。吳水森通過對家傳產品的反覆研習製造,在“92黃山國際旅遊節”期間,把研究多年的古日規產品選送我省“92黃山工藝美術博覽會”展出,榮獲“優秀產品獎”。
目前,吳水森又開發了新穎別緻的新品,將各種功能兼溶一爐,選用質地堅韌,細密不顯紋理的稀有特等木料絲棉木做原料,制好的日規不會因天氣變化或年代久遠而變形走樣,而且顏色會自然變化,新產品潔白如玉,隨着時間流逝,逐漸失去失去本色,變得黃中透紅油光鋥亮,製成多種功能的“特種日規”,“月規“還有羅盤等產品。來源:黃山日報作者:古鎮言